盐碱地改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43561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改良系统,包括铺设在盐碱地(1)上的隔淋层(2)和覆盖在该隔淋层(2)上的微地形(3),该微地形(3)形成为具有梯形横截面的斜坡,所述盐碱地(1)上开设有排水沟(4),该排水沟(4)位于所述微地形(3)的坡底且沿所述微地形(3)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隔淋层(2)中埋设有多个并行的盲管(6),该盲管(6)从所述微地形(3)的坡顶一侧朝向该微地形(3)的坡底一侧倾斜向下延伸以伸入所述排水沟(4)中。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盐碱地改良系统中,通过将微地形构建成具有梯形横截面的斜坡,能够抑制盐分沉积面的形成,使微地形中的盐碱含量更具层次性,有助于植物群落的形成,并能产生更好的景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盐碱地生态修复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盐碱地改良系统
技术介绍
盐碱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它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一种土壤类型,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5%,总计约10余亿公顷,分布在世界各大洲干旱地区,主要集中在欧亚大陆、非洲和北美西部。我国约有盐碱地0.27亿公顷,其中0.06亿公顷耕地,0.21亿公顷盐碱荒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内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沿海地带。由于土地使用的不合理性,每年还以总耕地面积的5%再不断地增长和扩大。因此,探索研究治理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盐碱地改良系统,该盐碱地改良系统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盐碱状况,并且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盐碱地改良系统,包括铺设在盐碱地上的隔淋层和覆盖在该隔淋层上的微地形,该微地形形成为具有梯形横截面的斜坡,所述盐碱地上开设有排水沟,该排水沟位于所述微地形的坡底且沿所述微地形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隔淋层中埋设有多个并行的盲管,该盲管从所述微地形的坡顶一侧朝向该微地形的坡底一侧倾斜向下延伸以伸入所述排水沟中。优选地,所述盐碱地改良系统还包括挡土板和多个排水管,所述挡土板竖立在所述微地形与所述排水沟的交界处,所述挡土板的下部开设有多个出水口,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水口,另一端伸入所述排水沟中。优选地,所述隔淋层形成为斜坡,所述盲管顺着所述隔淋层的坡降方向设置。优选地,相邻的两个盲管的间距在15cm至25cm之间。优选地,所述盐碱地改良系统还包括布设在所述微地形上的灌溉管道。优选地,所述排水沟的沟底具有坡降,所述盐碱地改良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水沟下游的渗水井,所述排水沟与该渗水井连通。 优选地,所述隔淋层上铺设有土工布。优选地,所述微地形上种植的植物包括从所述微地形的顶部到底部依次种植的柳树、榆树、怪柳、丁香、黑果枸杞。优选地,所述微地形的坡顶高度在1.2m至1.8m之间,坡底高度在0.3m至0.7m之间,宽度在8m至10m之间。优选地,所述微地形设置在道路的一侧,所述排水沟平行于所述道路的延伸方向。在本技术的盐碱地改良系统中,一方面,通过在微地形和盐碱地之间设置隔淋层,能够打破土壤的毛管空隙,抑制盐碱地中的盐分向上运移,减小微地形中的盐分积聚,有效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另一方面,通过盲管和排水沟组成完整的排盐管网,结合灌水洗盐措施,能够使微地形3中的盐分随水进入盲管排走;再一方面,通过将微地形构建成具有梯形横截面的斜坡,能够抑制盐分沉积面的形成,使微地形中的盐碱含量更具层次性,有助于植物群落的形成,并能产生更好的景观效果。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盐碱地改良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盐碱地改良系统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盐碱地改良系统应用在道路两侧盐碱地上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盐碱地2隔淋层3微地形4排水沟5盲管沟6盲管7灌溉管道71水源接口72主管73支管74毛管75承插直通76旁通8渗水井9挡土板91出水口10排水管11柳树12榆树13怪柳14 丁香15黑果枸杞16道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盐碱地改良系统,该盐碱地改良系统包括铺设在盐碱地I上的隔淋层2和覆盖在隔淋层2上的微地形3,微地形3形成为具有梯形横截面的斜坡,盐碱地I上开设有排水沟4,该排水沟4位于微地形3的坡底并且沿微地形3的长度方向延伸,在隔淋层2中埋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盲管6,每个盲管6从微地形3的坡顶一侧朝向该微地形3的坡底一侧倾斜向下延伸以伸入排水沟4中。在本技术的盐碱地改良系统中,一方面,通过在微地形3和盐碱地I之间设置隔淋层2,能够打破土壤的毛管空隙,抑制盐碱地I中的盐分向上运移,减小微地形3中的盐分积聚,有效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另一方面,通过盲管6和排水沟4组成完整的排盐管网,结合灌水洗盐措施,能够使微地形3中的盐分随水进入盲管6排走;再一方面,通过将微地形3构建成具有梯形横截面的斜坡,能够抑制盐分沉积面的形成,使微地形3中的盐碱含量更具层次性(即,坡底的盐碱含量较高,坡顶的盐碱含量较低),有助于植物群落的形成,并能产生更好的景观效果。作为本领域的常规设备,盲管6具有极高的表面渗水能力和内部通水能力,隔淋层2中的洗盐水能够容易地渗入盲管6中,并通过盲管6排放到排水沟4中。这里,盲管6倾斜设置,使得其中的洗盐水能够自动流向排水沟4。相邻的两个盲管6之间的距离可以在15cm至25cm之间。为了方便盲管6的铺设,优选地,隔淋层2中开设有盲管沟5,盲管沟5内铺设有粗砂,每个盲管6对应地设置在各自的盲管沟5中。优选地,隔淋层2也形成为斜坡,盲管沟5顺着隔淋层2的坡降方向设置。隔淋层2的厚度在20cm至30cm之间,可以由碎石、炉渣或粗砂等构成。隔淋层2上铺设有作为过滤层的土工布,土工布能够防止盐分随地下水上升进入到微地形3中。为了防止微地形3 土壤流失,造成滑坡,优选地,在微地形3与排水沟4的交界处竖立有挡土板9。更优选地,挡土板9的下部开设有沿微地形3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出水口 91,排水管10的一端连接于出水口 91,另一端伸入排水沟4中,用于将积聚在挡土板9处的土壤中的洗盐水排到排水沟4中。微地形3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微地形3的坡顶高度可以在1.2m至1.8m之间,坡底高度可以在0.3m至0.7m之间,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盐碱地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盐碱地(1)上的隔淋层(2)和覆盖在该隔淋层(2)上的微地形(3),该微地形(3)形成为具有梯形横截面的斜坡,所述盐碱地(1)上开设有排水沟(4),该排水沟(4)位于所述微地形(3)的坡底且沿所述微地形(3)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隔淋层(2)中埋设有多个并行的盲管(6),该盲管(6)从所述微地形(3)的坡顶一侧朝向该微地形(3)的坡底一侧倾斜向下延伸以伸入所述排水沟(4)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禹王宝驹冀春雷赵晋灵周邦社
申请(专利权)人: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亿利首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