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结构外墙与围护排桩一体化竖向受荷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3420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3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固定建筑物基坑支护领域的一种地下结构外墙与围护排桩一体化竖向受荷构造。基本技术方案是:围护排桩嵌入地下结构外墙侧壁内,所述围护排桩上设有压顶圈梁,圈梁连接插筋的一端预埋在所述压顶圈梁内,另一端插入地下结构顶板内形成整体浇注连接;或者利用底板连接插筋的一端预埋在所述围护排桩内,另一端插入地下结构底板内整体浇注连接。由于上述地下结构外墙与围护排桩一体化竖向受荷构造的使用,实现了地下结构外墙与围护排桩共同作用,满足了地下结构边跨竖向受荷的要求,从而节省了常规工程中地下结构的边跨工程桩,减少钢筋混凝土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固定建筑物基坑支护领域与地下结构中利用基坑临时围护排粧共同作用并作为正常使用阶段地下结构边跨竖向受荷的一种地下结构外墙与围护排粧之间的构造,能被广泛应用于采用钻孔灌注粧作为围护体的基坑支护工程中。
技术介绍
当前软土地区深大基坑支护工程通常采用大量的钻孔灌注排粧和水平支撑或锚杆等临时结构作为支挡。设置的多道临时水平支撑通常在工作半年至一年后拆除,而临时的钻孔灌注围护粧在施工完成后被遗弃于地下,在基坑周围地层遗留下大量固体障碍物,对地层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存在着能耗高、资源浪费等问题。基坑围护排粧由于挡土稳定性要求通常插入基础底板以下一定的深度,而地下结构由于边跨受荷要求,通常在地下室外墙下方设置一定数量的工程粧,以抵抗地下结构边跨的水浮力或者压力。常规基坑围护排粧和地下室外墙之间的间距不大,满足地下室外墙施工即可,基坑围护排粧与地下室边粧之间的距离通常在三倍粧径范围内,并且地下室边粧和基坑围护排粧分别按照正常阶段和临时基坑开挖阶段不同工况受力计算,不考虑共同作用。如能够将地下室边粧和基坑支围护排粧相结合,考虑临时钻孔灌注排粧作为正常使用阶段地下室边粧,将常规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结构外墙与围护排桩一体化竖向受荷构造,其特征在于:围护排桩(2)嵌入地下结构外墙(5)侧壁内,所述围护排桩(2)上设有压顶圈梁(3),圈梁连接插筋(1)的一端预埋在所述压顶圈梁(3)内,另一端插入地下结构顶板(6)内形成整体浇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东翁其平陈永才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