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条窗的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43200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3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具体是一种设有条窗的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包括多个面板单元和条窗单元,所述面板单元和条窗单元的四周均设有边框,面板单元和条窗单元通过与边框固定连接的可调式连接件安装在建筑物结构梁上;所述边框上设有插槽和密封胶条,相邻的面板单元的插槽中或相邻的条窗单元的插槽中或相邻的面板单元与条窗单元的插槽中插接有与插槽匹配的插芯,相邻的面板单元的密封胶条或相邻的条窗单元的密封胶条或相邻的面板单元与条窗单元的密封胶条接触;多个条窗单元组成条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易装配、装配精度高、工厂化程度高、抗震性能和防风性能优越、便于运输和吊装、保温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具体是。
技术介绍
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现有的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的施工需要先在建筑物结构梁上安装龙骨,然后将多个面板单元通过连接件安装在龙骨上,多个面板单元拼接成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面板单元上预留有条窗安装位置,待面板安装完成后在条窗安装位置处安装条窗。现有的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存在装配误差以及面板单元和连接件的加工误差,面板单元安装后可能会出现位置偏差,需要对其进行找正和位置调整,而现有的面板单元不易找正,也不易进行位置调整,影响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的整体施工质量,尤其是导致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整体前表面的平面度较低,需要在室外对设有条窗的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进行抹灰、涂刷外饰面等二次处理,费时费力;(2)现有的面板单元安装完毕后需要在相邻面板单元的接缝处打胶,作密封防水处理,由于是现场操作,施工质量难以保证;(3)现有的面板单元强度较低,抗震、防风性能低,而且重量大,不易运输和吊装;(4)现有的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保温效果差;(5)现有的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是在面板单元上预留条窗安装位置,施工时将面板单元安装完毕后再安装条窗,由于是现场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装配、装配精度高、工厂化程度高、抗震性能和防风性能优越、便于运输和吊装、保温效果好的设有条窗的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设有条窗的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包括多个面板单元和条窗单元,所述面板单元和条窗单元的四周均设有边框,面板单元和条窗单元通过与边框固定连接的可调式连接件安装在建筑物结构梁上;所述边框上设有插槽和密封胶条,相邻的面板单元的插槽中或相邻的条窗单元的插槽中或相邻的面板单元与条窗单元的插槽中插接有与插槽匹配的插芯,相邻的面板单元的密封胶条或相邻的条窗单元的密封胶条或相邻的面板单元与条窗单元的密封胶条接触;多个条窗单元组成条窗。安装完成后密封胶条、插芯和边框合围形成等压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可调式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左右调节长孔和前后调节长孔,第一连接件通过穿过左右调节长孔的第一螺栓固定在建筑物结构梁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边框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上下调节长孔,所述上下调节长孔的下端开放,第二连接件通过贯穿前后调节长孔和上下调节长孔的第二螺栓及与第二螺栓配合的螺母固定在第一连接件上,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与其螺纹配合并且垂直设置的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的下端能够与第二螺栓接触。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左右调节长孔、前后调节长孔和上下调节长孔可以分别调整面板单元的左右、前后和上下位置。由于上下调节长孔的下端开放,安装时可以将面板单元通过第二连接件直接挂在第二螺栓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件与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位于面板单元的内部并且与边框固定连接,第三连接件的端部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第三连接件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端部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上设有与第一卡接部匹配的卡槽,第二卡接部位于容纳腔内并通过卡槽与第一卡接部卡接,所述容纳腔内还设有将第二卡接部挤压固定的楔形钉。在面板单元的运输过程中,第二连接件不与第三连接件连接,此时的面板单元为板状,表面无突出物,易于叠放。到达施工现场时,先将第二卡接部插入容纳腔并与第一卡接部卡接,然后将楔形钉插入容纳腔将第二卡接部挤压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可调式连接件在面板单元或条窗单元的两侧对称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面板单元包括由前到后依次固定连接的前面板、保温板和后面板。采用本技术方案,前面板可以直接作为外墙装饰面,后面板可以直接作为内墙装饰面,保温板可以提高设有条窗的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的保温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为水泥压力板或硅酸钙板,所述保温板为岩棉带。采用本技术方案,水泥压力板或硅酸钙板具有轻质、高强、防水、防腐、防火、加工性好等优点,而岩棉带具有防火、保温、吸音、抗拉和抗压强度高等优点,采用这种复合材料的面板单元防火、防水、防腐、保温、吸音效果好,强度高,而且易于加工、运输和吊装。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插芯的截面为菱形。菱形造型流线形更好,摩擦阻力小,便于施工安装,力学性能佳。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密封胶条分别设在插槽的两侧。采用本技术方案,在插芯的两侧各形成一个等压腔,防水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边框为金属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设有条窗的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第一块面板单元或条窗单元通过可调式连接件安装在建筑物结构梁上,作为装配基准; B、在第一块面板单元或条窗单元的相邻位置初步安装第二块面板单元或条窗单元,在第一块面板单元或条窗单元的插槽中与第二块面板单元或条窗单元的插槽中插入插芯,以第一块面板单元或条窗单元为基准配合插芯和可调式连接件对第二块面板单元或条窗单元进行位置调整; C、重复步骤B直至所有面板单元和条窗单元安装完毕,多个条窗单元组成条窗。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设有条窗的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的有益效果为:(I)面板单元和边框、条窗单元和边框均在工厂中制作成一体,工厂化程度高,节省了现场施工时间,而且加工和安装质量高;(2)边框包覆在面板单元或条窗单元四周,能够提高面板单元或条窗单元的强度,从而提高外围护系统的抗震性能和防风性能;(3)通过插芯能够使面板单元和条窗单元准确定位,配合可调式连接件能够方便的对面板单元和条窗单元找正,装配精度高,装配完成后外围护系统整体外表面平面度高,不需要在室外对其进行抹灰、涂刷外饰面等二次处理,省时省力;(4)密封胶条在工厂中固定在边框上,不需要现场打胶且加工质量高,安装后与插芯和边框共同形成等压腔,防水效果好;(5)前面板和后面板为水泥压力板或硅酸钙板,保温板为岩棉带,面板单元的防火、防水、防腐、保温、吸音效果好,强度高,而且易于加工、运输和吊装。【附图说明】图1为设有条窗的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向视图。图3为图1B向视图。图4为图1C向视图。图5为图2D部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5E部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3F部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4G部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OH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第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边框,2、建筑物结构梁,3、插槽,4、密封胶条,5、插芯,6、第一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8、左右调节长孔,9、前后调节长孔,10、第一螺栓,11、上下调节长孔,12、第二螺栓,13、第三螺栓,14、第三连接件,15、第一卡接部,16、容纳腔,17、第二卡接部,18、卡槽,19、楔形钉,20、前面板,21、保温板,22、后面板,23、面板单元、24、条窗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0/CN105113684.html" title="一种设有条窗的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设有条窗的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有条窗的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包括多个面板单元(23)和条窗单元(24),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单元(23)和条窗单元(24)的四周均设有边框(1),面板单元(23)和条窗单元(24)通过与边框(1)固定连接的可调式连接件安装在建筑物结构梁(2)上;所述边框(1)上设有插槽(3)和密封胶条(4),相邻的面板单元(23)的插槽(3)中或相邻的条窗单元(24)的插槽(3)中或相邻的面板单元(23)与条窗单元(24)的插槽(3)中插接有与插槽(3)匹配的插芯(5),相邻的面板单元(23)的密封胶条(4)或相邻的条窗单元(24)的密封胶条(4)或相邻的面板单元(23)与条窗单元(24)的密封胶条(4)接触;多个条窗单元(24)组成条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慎伟刘肖敏刘京勇王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津单幕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