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液压增力式自行车,包括车架、后轮毂、飞轮、脚踏板、踏板轴、踏板齿条、传动箱、调整齿轮、调整螺杆、盖板、传动杆、传动销、小液压缸活塞、小液压缸缸筒、液控单向阀、大液压缸缸筒、大液压缸活塞、棘轮、内花键轴、支架、输出轮、增力箱、增力箱输入轮、增力箱轴、增力小齿轮、增速箱、增速箱输入轮、增速箱轴、增速大链轮、调整架,调整齿轮滑动安装在调整架上;调整螺杆安装在传动箱的中间弧形槽内,传动箱两侧滑动安装踏板齿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脚踏板可以垂直蹬踏,没有运动死点,人可以持续发力,另外通过增力机构可以输出大扭矩,增速时可以使用大传动比,增力时可以获得大扭矩。同时采用轮缘驱动,更易获得较大扭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增力式自行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省力驱动自行车,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增力式自行车,属于交通
技术介绍
目前,日常生活中的自行车的驱动装置都是回转蹬踏式的,在脚踏板处于上下死点附近时,人的蹬踏效率极低,车速受限,尤其在上坡的时候,无法连续发力,导致自行车上坡骑行及其困难。本专利技术采用油液压助力机构,垂直脚踏板,可以连续发力不间断,结构合理、输出扭矩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增力式自行车,其结构合理、输出扭矩大。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压增力式自行车,包括车架、后轮毂、飞轮、脚踏板、踏板轴、踏板齿条、传动箱、调整齿轮、调整螺杆、盖板、传动杆、传动销、小液压缸活塞、小液压缸缸筒、液控单向阀、大液压缸缸筒、大液压缸活塞、棘轮、内花键轴、支架、输出轮、增力箱、增力箱输入轮、增力箱轴、增力小齿轮、增速箱、增速箱输入轮、增速箱轴、增速大链轮、调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齿轮滑动安装在调整架上,调整架与调整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的调整螺杆安装在传动箱的中间弧形槽内,传动箱两侧分别滑动安装两个踏板齿条,两个踏板齿条上下对称布置分别与调整齿轮啮合,踏板齿条外侧与踏板轴固定连接,踏板轴另一侧与脚踏板滑动连接;所述的传动箱固定安装在车架的前梁上,盖板与传动箱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两个小液压缸缸筒的有杆腔分别与紧邻的大液压缸缸筒的有杆腔通过油管连接,小液压缸缸筒的无杆腔连接有两个单向阀,其中一个单向阀与油箱连接,另一个单向阀分别连接大液压缸筒的无杆腔和液控单向阀,同时连接相对的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所述的两个小液压缸缸筒与两个小液压缸活塞配合,两个大液压缸缸筒与两个大液压缸活塞配合,并均安装在液压增力盒中;所述的传动杆一端与踏板轴滑动配合,另一端与小液压缸活塞铰接,中间部位的孔铰接在液压增力盒上;所述的大液压缸活塞的端部加工有齿条,与棘轮啮合;所述的棘轮与输出轮一起安装在内花键轴上,内花键轴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的两个输出轮一个与增力输入轮连接,另一个与增速输入轮连接;所述的增力箱轴安装在增力箱的孔中,一端与增力输入轮键连接,另一端与增力小齿轮键连接;所述的增速箱轴安装在增速箱的孔中,一端与增速输入轮键连接,另一端与增速大链轮键连接;所述的后轮毂加工有内齿圈,并与增力小齿轮啮合;所述的增速大链轮和飞轮通过链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内花键轴心部安装有小轴,可沿内花键轴滑动,通过推动小轴的轴向移动,可以控制内花键轴分别带动两个输出轮。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箱中间位置加工有弧形槽,调整螺杆可放置在其中;所述的传动箱端部加工有T型槽,与踏板齿条配合。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脚踏板可以垂直蹬踏,没有运动死点,人可以持续发力;(2)运用帕斯卡原理,通过增力机构可以输出大扭矩,增速时可以使用大传动比,增力时可以获得大扭矩;(3)采用轮缘驱动,更易获得较大扭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蹬踏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蹬踏机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蹬踏机构内部传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增力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增力机构液压原理简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增力轮机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增速轮机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车架;2-后轮毂;3-飞轮;4-脚踏板;5-踏板轴;6-踏板齿条;7-传动箱;8-调整齿轮;9-调整螺杆;10-盖板;11-传动杆;12-传动销;13-小液压缸活塞;14-小液压缸缸筒;15-液控单向阀;16-大液压缸缸筒;17-大液压缸活塞;18-棘轮;19-内花键轴;20-支架;21-输出轮;22-增力箱;23-增力箱输入轮;24-增力箱轴;25-增力小齿轮;26-增速箱;27-增速箱输入轮;28-增速箱轴;29-增速大链轮;30-调整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一种液压增力式自行车,包括车架1、后轮毂2、飞轮3、脚踏板4、踏板轴5、踏板齿条6、传动箱7、调整齿轮8、调整螺杆9、盖板10、传动杆11、传动销12、小液压缸活塞13、小液压缸缸筒14、液控单向阀15、大液压缸缸筒16、大液压缸活塞17、棘轮18、内花键轴19、支架20、输出轮21、增力箱22、增力箱输入轮23、增力箱轴24、增力小齿轮25、增速箱26、增速箱输入轮27、增速箱轴28、增速大链轮29、调整架30。调整齿轮8滑动安装在调整架30上,调整架30与调整螺杆9螺纹连接。调整螺杆9安装在传动箱7的中间弧形槽内,传动箱7两侧分别滑动安装两个踏板齿条6,两个踏板齿条6上下对称布置分别与调整齿轮8啮合,踏板齿条6外侧与踏板轴5固定连接,踏板轴5另一侧与脚踏板4滑动连接。传动箱7固定安装在车架1的前梁上,盖板10与传动箱7螺栓连接。两个小液压缸缸筒14的有杆腔分别与紧邻的大液压缸缸筒16的有杆腔通过油管连接,小液压缸缸筒14的无杆腔连接有两个单向阀,其中一个单向阀与油箱连接,另一个单向阀分别连接大液压缸筒16的无杆腔和液控单向阀,同时连接相对的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两个小液压缸缸筒14与两个小液压缸活塞13配合,两个大液压缸缸筒16与两个大液压缸活塞17配合,并均安装在液压增力盒中。传动杆11一端与踏板轴5滑动配合,另一端与小液压缸活塞13铰接,中间部位的孔铰接在液压增力盒上。大液压缸活塞17的端部加工有齿条,与棘轮18啮合,棘轮18与输出轮21一起安装在内花键轴19上,内花键轴19安装在支架20上,两个输出轮21一个与增力输入轮23连接,另一个与增速输入轮27连接。增力箱轴24安装在增力箱22的孔中,一端与增力输入轮27键连接,另一端与增力小齿轮25键连接。增速箱轴28安装在增速箱26的孔中,一端与增速输入轮27键连接,另一端与增速大链轮29键连接。后轮毂2加工有内齿圈,并与增力小齿轮25啮合;所述的增速大链轮29和飞轮3通过链条连接。为了控制增力小齿轮25轮转动还是增速大链轮29转动,内花键轴19心部安装有小轴,可沿内花键轴19滑动,通过推动小轴的轴向移动,可以控制内花键轴19分别带动两个输出轮21。为了控制调整齿轮8的高度,以适应不用的腿长,传动箱7中间位置加工有弧形槽,调整螺杆9可放置在其中;为了控制脚踏板4的垂直运动,传动箱7端部加工有T型槽,与踏板齿条6配合。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通过两个脚踏板4的上下往复蹬踏,带动传动杆11往复旋转,进而通过传动销12带动小液压缸活塞13往复运动,调节内花键轴19分别带动增力小齿轮25或者增速大链轮29转动,进而实现大扭矩爬坡或者大传动比快速行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增力式自行车,包括车架(1)、后轮毂(2)、飞轮(3)、脚踏板(4)、踏板轴(5)、踏板齿条(6)、传动箱(7)、调整齿轮(8)、调整螺杆(9)、盖板(10)、传动杆(11)、传动销(12)、小液压缸活塞(13)、小液压缸缸筒(14)、液控单向阀(15)、大液压缸缸筒(16)、大液压缸活塞(17)、棘轮(18)、内花键轴(19)、支架(20)、输出轮(21)、增力箱(22)、增力箱输入轮(23)、增力箱轴(24)、增力小齿轮(25)、增速箱(26)、增速箱输入轮(27)、增速箱轴(28)、增速大链轮(29)、调整架(3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齿轮(8)滑动安装在调整架(30)上,调整架(30)与调整螺杆(9)螺纹连接;所述的调整螺杆(9)安装在传动箱(7)的中间弧形槽内,传动箱(7)两侧分别滑动安装两个踏板齿条(6),两个踏板齿条(6)上下对称布置分别与调整齿轮(8)啮合,踏板齿条(6)外侧与踏板轴(5)固定连接,踏板轴(5)另一侧与脚踏板(4)滑动连接;所述的传动箱(7)固定安装在车架(1)的前梁上,盖板(10)与传动箱(7)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两个小液压缸缸筒(14)的有杆腔分别与紧邻的大液压缸缸筒(16)的有杆腔通过油管连接,小液压缸缸筒(14)的无杆腔连接有两个单向阀,其中一个单向阀与油箱连接,另一个单向阀分别连接大液压缸筒(16)的无杆腔和液控单向阀,同时连接相对的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所述的两个小液压缸缸筒(14)、小液压缸活塞(13)配合,两个大液压缸缸筒(16)与两个大液压缸活塞(17)配合,并均安装在液压增力盒中;所述的传动杆(11)一端与踏板轴(5)滑动配合,另一端与小液压缸活塞(13)铰接,中间部位的孔铰接在液压增力盒上;所述的大液压缸活塞(17)的端部加工有齿条,与棘轮(18)啮合;所述的棘轮(18)与输出轮(21)一起安装在内花键轴(19)上,内花键轴(19)安装在支架(20)上;所述的两个输出轮(21)一个与增力输入轮(23)连接,另一个与增速输入轮(27)连接;所述的增力箱轴(24)安装在增力箱(22)的孔中,一端与增力输入轮(23)键连接,另一端与增力小齿轮(25)键连接;所述的增速箱轴(28)安装在增速箱(26)的孔中,一端与增速输入轮(27)键连接,另一端与增速大链轮(29)键连接;所述的后轮毂(2)加工有内齿圈,并与增力小齿轮(25)啮合;所述的增速大链轮(29)和飞轮(3)通过链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增力式自行车,包括车架(1)、后轮毂(2)、飞轮(3)、脚踏板(4)、踏板轴(5)、踏板齿条(6)、传动箱(7)、调整齿轮(8)、调整螺杆(9)、盖板(10)、传动杆(11)、传动销(12)、小液压缸活塞(13)、小液压缸缸筒(14)、液控单向阀(15)、大液压缸缸筒(16)、大液压缸活塞(17)、棘轮(18)、内花键轴(19)、支架(20)、输出轮(21)、增力箱(22)、增力箱输入轮(23)、增力箱轴(24)、增力小齿轮(25)、增速箱(26)、增速箱输入轮(27)、增速箱轴(28)、增速大链轮(29)、调整架(3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齿轮(8)滑动安装在调整架(30)上,调整架(30)与调整螺杆(9)螺纹连接;所述的调整螺杆(9)安装在传动箱(7)的中间弧形槽内,传动箱(7)两侧分别滑动安装两个踏板齿条(6),两个踏板齿条(6)上下对称布置分别与调整齿轮(8)啮合,踏板齿条(6)外侧与踏板轴(5)固定连接,踏板轴(5)另一侧与脚踏板(4)滑动连接;所述的传动箱(7)固定安装在车架(1)的前梁上,盖板(10)与传动箱(7)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两个小液压缸缸筒(14)的有杆腔分别与紧邻的大液压缸缸筒(16)的有杆腔通过油管连接,小液压缸缸筒(14)的无杆腔连接有两个单向阀,其中一个单向阀与油箱连接,另一个单向阀分别连接大液压缸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庆东,
申请(专利权)人:吕庆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