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162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包装袋,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气体包装袋进气口打开不易的缺陷,提供一种包装袋进气口容易打开的包装袋。该进气口的下膜比上膜长,并且下膜的上端反向折叠后,与下膜一齐由热封线加以热封在一起,形成一进气口凸出部位。工作人员仅需将气体包装袋的凸出部由尖端朝外拉动,即能将进气口轻易打开,对气体包装袋进行充气,以改善现有包装袋的进气口不易打开的缺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包装袋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气包装袋,特别涉及一种包装袋的充气口。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气体包装袋,如图1所示,包装袋100由由若干个气室10、10...连接而成,气室10与气室10间以热封线31加以分割,各气室10的颈部处设有一气体入口部14,各个气体入口部14个个相连通,该进气体入口部14又有气路与各个气室10连通。因此当气体由充气包装袋100之进气口2进入后,即可循着进气体入口部14对各个气室10、10...进行充气操作。而欲对该气体包装袋进行充气时,首先须将进气口2打开,然后将充气嘴伸进进气口2内,扣压充气开关,使气体由进气口充入,沿着各气室的进气体入口部14进入到各气室,使气室10膨胀,从而完成气体包装袋100的充气。由于该进气口2是由两片薄膜组成,请参阅图1中A部放大图,该A部放大图是由黑色箭头所指示的方向看过去,对进气口2进行局部放大后绘制而成的视图。该进气口2是由上膜21及下膜22所组成,两片塑料膜片21、22的长度相同,并且在两片膜21、22的适当处以热封线37、38加以热封,形成一进气体入口部14。该两片塑料薄膜21、22相当的薄,在未充气时受到静电的影响,两者黏结在一-->起。因此,现有的气体包装袋100在作充气操作时,工作人员单仅打开进气口2使充气嘴能伸入,就必须花费相当多的时间,这样就影响了气体包装袋100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气体包装袋进气口打开不易的缺陷,提供一种包装袋进气口容易打开的包装袋。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气体包装袋,由若干个气室连接所组成,气室与气室之间以热封线加以分隔,各气室的颈部处设有一进气体入口部,各气体入口部互相连通,在气体包装袋的一侧设有一进气口,气体可由该进气口进入每一个气室,其特征是,该进气口是由上膜和下膜所组成,其中,下膜比上膜长,并且下膜的上端反向折叠后,与下膜一齐由热封线加以热封在一起,形成一进气口凸出部位。上述上膜和下膜可以是由塑料等类似薄膜材质制成。当进行充气操作时,工作人员仅需将气体包装袋的凸出部由尖端朝外拉动,即能将进气口轻易打开,对气体包装袋进行充气,改善了现有的气体包装袋充气不易的缺点。附图说明图1现有气体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1进气口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1的充气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一种气体包装袋由若干个气室10连接而成,该气室10与气室10之间以热封线31加以分隔,而各气室10颈部处设有气体入口部14,该气体入口部14互相连通,使气体由气体包装袋100的进气口2进入后,即可由相连通的各气体入口部14对各气室10进行进气操作。而该气室的两侧分别各设有一条热封线31、31,并且另设有封闭线37、38、40等,使气室10形成一个封闭的气袋空间。而斜向的气联结线32、39及防热压层33等,则构成气体进入气室10的通路。另外,它还设有折叠线41、42等,使气体包装袋100于充气完成后能弯折形成立体的袋体。接着请参阅图2中B部放大图,该B部放大图是由黑色箭头所指示的方向看过去,对进气口2所作的局部放大视图。该进气口2是是由上膜21和下膜22所组成,其中,下膜21比上膜22长,并且下膜22的上端反向折叠后,与下膜21一齐由热封线38加以热封在一起,形成一进气口凸出部位28。当进行充气操作时,工作人员仅需将气体包装袋100的凸出部28由尖端朝外拉动,如图3的C部放大图所示,此时上膜21下膜22即能轻易分离,将进气口2打开。接着工作人员将充气嘴伸入张开的进气口2,即能轻易对气体包装袋100进行充气。请参阅图4,当气体进入每一个气室10后,气室10即会膨胀,-->膨胀后的气体包装袋100于其所围成之空间内形成一容纳空间,以收容欲收容物,并借由其四周的充气保护,即可避免收容物在运送过程中因振动或冲击而遭受损坏。在本技术中,气室10及热封线31、封闭线37、38、40等围成一个独立的气袋空间,因此,即使其中有个别气室10在搬运过程中破裂,气体泄漏出来,其他气室能够保持其基本形状不变,可以继续保持良好的防震效果。所以,本技术中,即使有不定数目的气室10破裂,仍具有防震的功能。当然,该进气道14并非一定要设置于逆向止气片气体包装袋1的颈部,将其设于逆向止气片气体包装袋1的顶端,成为类似信封袋之形状,或其他位置处亦可行。另外,气体入口部14恰可当作封盖封住开口50,而该开口50是将收容物置入或取出气体包装袋的出入口。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对现有气体包装袋进气口的改进,凭借进气口凸出部的设置,可轻易拨开进气口对气体包装袋进行充气,在产业上具有利用价值;而该进气口凸出部下膜长于上膜的设计,即可改善传统技术进气口不易打开,而影响使用的方便性的缺点,使、具有增进功效的显著进步;另外本设计在本申请日之前并未见于刊物,具有新颖性。所以,本申请符合专利法各项的规定。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些公开的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将覆盖在专利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范围,以及权利要求范围的各种变型和等效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包装袋,由若干个气室(10)连接所组成,气室与气室之间以热封线(31)加以分隔,各气室(10)的颈部处设有一气体入口部(14),各气体入口部(14)个个相连通,在气体包装袋的一侧设有一进气口(2),气体可由该进气口(2)进入每一个气室(10);其特征是,    该进气口(2)是由上膜(21)和下膜(22)所组成,其中,下膜(22)比上膜(21)长,并且下膜(22)的上端反向折叠后,与上膜(21)一齐由热封线(38)加以热封在一起,形成一进气口凸出部位(2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包装袋,由若干个气室(10)连接所组成,气室与气室之间以热封线(31)加以分隔,各气室(10)的颈部处设有一气体入口部(14),各气体入口部(14)个个相连通,在气体包装袋的一侧设有一进气口(2),气体可由该进气口(2)进入每一个气室(10);其特征是,该进气口(2)是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黛华
申请(专利权)人:佳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