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滑杆类件拆卸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14949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30 03:25
光滑杆类件拆卸工具,包括套筒、底座、弹簧夹头、锥杆以及连接杆,所述底座固定在套筒的前端内腔中,所述底座的后端面开有凹槽,凹槽的侧壁设有内螺纹,凹槽的底壁开有卡槽,所述弹簧夹头以其头部卡接在卡槽内,所述锥杆从套筒的后端伸入套筒内,且锥杆与套筒活动配合,所述锥杆的前端面设有凸台,凸台的外周面设有与凹槽的侧壁上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凸台的前端面开有用于压缩弹簧夹头的锥台形槽,所述连接杆的前端连接在锥杆的后端,所述底座的前端面开有通向卡槽的通孔,用于光滑杆类件通过以伸入弹簧夹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有效拆卸深孔中的光滑杆类件且不会造成光滑杆类件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滑杆类件拆卸工具
技术介绍
通过过渡配合安装过后的光滑杆类件需要维修拆卸时,由于光滑杆类件表面光滑(若工作中,光滑杆类件要接触油脂类工作介质,则会使光滑杆类件表面的摩擦系数变的更低)和受深孔零件内壁的限制导致徒手无法将其拆卸。使用钳子等通用工装拆卸时容易损坏光滑杆类件的表面质量,从而对光滑杆类件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拆卸深孔中的光滑杆类件且不会造成光滑杆类件损坏的拆卸工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光滑杆类件拆卸工具,包括套筒、底座、弹簧夹头、锥杆以及连接杆,所述底座固定在套筒的前端内腔中,所述底座的后端面开有凹槽,凹槽的侧壁设有内螺纹,凹槽的底壁开有卡槽,所述弹簧夹头以其头部卡接在卡槽内,所述锥杆从套筒的后端伸入套筒内,且锥杆与套筒活动配合,所述锥杆的前端面设有凸台,凸台的外周面设有与凹槽的侧壁上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凸台的前端面开有用于压缩弹簧夹头的锥台形槽,所述连接杆的前端连接在锥杆的后端,所述底座的前端面开有通向卡槽的通孔,用于光滑杆类件通过以伸入弹簧夹头内。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外套有护套。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后端面开有用于卡入扳手的槽口。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后端设有手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后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的外侧面开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手柄的一端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内。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上滑动套装有撞块,撞块介于锥杆和限位螺母之间。进一步的,所述锥杆的后端面开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连接杆的前端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内,并通过一锁紧螺母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焊接在套筒的前端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前部呈锥形、后部呈柱形。进一步的,所述锥台形槽的底壁开有用于伸入光滑杆类件的盲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弹簧夹头夹紧光滑杆类件,这种夹紧方式接触面积大、安全可靠、不会对光滑杆类件的表面造成任何破坏,从而保证拆卸下来的光滑杆类件的完整性和再使用性,避免了不必要的破坏,节约了维修成本;另外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快速、省力地拆卸深孔中的光滑杆类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套筒后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套筒、11槽口、2底座、21凹槽、211内螺纹、212卡槽、22通孔、3弹簧夹头、4护套、5锥杆、51凸台、511外螺纹、512锥台形槽、513盲孔、52第二螺纹孔、6锁紧螺母、7撞块、8连接杆、9限位螺母、91第一螺纹孔、10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滑杆类件拆卸工具,包括套筒1、底座2、弹簧夹头3、锥杆5以及连接杆8,所述底座2固定在套筒I的前端内腔中,所述底座2的后端面开有凹槽21,凹槽21的侧壁设有内螺纹211,凹槽21的底壁开有卡槽212,所述弹簧夹头3以其头部卡接在卡槽212内,所述锥杆5从套筒I的后端伸入套筒I内,且锥杆5与套筒I活动配合,所述锥杆5的前端面设有凸台51,凸台51的外周面设有与凹槽21的侧壁上的内螺纹211相配合的外螺纹511,凸台51的前端面开有用于压缩弹簧夹头3的锥台形槽512,所述连接杆8的前端连接在锥杆5的后端,所述底座2的前端面开有通向卡槽212的通孔22,用于光滑杆类件通过以伸入弹簧夹头3内。本实施例中,套筒1、底座2、锥杆5以及连接杆8的外形均为圆柱形,凸台51呈圆柱形,凹槽21的内腔也相应的为圆柱形,并且所述套筒1、底座2、弹簧夹头3、锥杆5、连接杆8、凸台51、凹槽21和通孔22共轴线。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I外套有护套4。护套4的材料可选用软塑料或PVC管,在拆卸光滑杆类件时,套筒I可能会碰撞到深孔零件的内表面,而护套4则能够防止因碰撞而损坏深孔零件的内表面。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I的后端面开有用于卡入扳手的槽口 11。槽口 11可用于在旋转连接杆8时固定套筒I,具体操作是将扳手卡在槽口 11内,通过扳手卡住套筒I。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8的后端设有手柄10。设置手柄10可以方便操作,节省力气。为了使手柄10在不需要时能够拆卸下来,在所述连接杆8的后端螺纹连接限位螺母9,所述限位螺母9的外侧面开有第一螺纹孔91,然后将手柄10的一端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91内。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8上滑动套装有撞块7,撞块7介于锥杆5和限位螺母9之间。使用本技术拆卸光滑杆类件时,用撞块7撞击限位螺母9,从而可以利用惯性将光滑杆类件拔出,大大降低工作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锥杆5的后端面开有第二螺纹孔52,所述连接杆8的前端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52内,并通过一锁紧螺母6锁紧。这种连接方式,安装牢固,且方便拆装。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焊接在套筒I的前端内壁上。这种固定方式牢固、稳定,可以提高底座2和套筒I之间的连接强度。当然,底座2和套筒I还可以是过盈配合或一体成型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22的前部呈锥形、后部呈柱形。这种设计具有引导作用,从而更方便、快捷地令光滑杆类件插入弹簧夹头3内,本技术优选ER型弹簧夹头。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台形槽512的底壁开有用于伸入光滑杆类件的盲孔513。在使用本技术拆卸光滑杆类件时,对于一些安装特别紧的光滑杆类件,光滑杆类件与弹簧夹头3之间可能会发生相对位移,导致光滑杆类件逐渐从弹簧夹头3内脱出,需要重新操作,而设置的盲孔513可以使光滑杆类件向后多伸入一段距离,从而增加位移余量,进一步简化操作。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滑杆类件拆卸工具的工作过程为:使用本技术拆卸光滑杆类件时,将光滑杆类件经通孔22伸入弹簧夹头3内,然后固定住套筒1,旋转连接杆8,连接杆8带动锥杆5旋转,从而令凸台51向着凹槽21的方向移动,而在凸台51向着凹槽21的方向移动过程中,弹簧夹头3逐渐伸入锥台形槽512内,并被锥台形槽512压缩而使弹簧夹头3的中心孔直径变小,从而夹紧光滑杆类件,最后用力拔出光滑杆类件即可,反向旋转连接杆8,弹簧夹头3从锥台形槽512内脱出,弹簧夹头3不再受压缩而恢复之前尺寸,可以松开光滑杆类件。本技术通过弹簧夹头3夹紧光滑杆类件,这种夹紧方式接触面积大、安全可靠、不会对光滑杆类件的表面造成任何破坏,从而保证拆卸下来的光滑杆类件的完整性和再使用性,避免了不必要的破坏,节约了维修成本;另外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快速、省力地拆卸深孔中的光滑杆类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例子和实施方式仅为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它做出各种修改或变化,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实质的情况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光滑杆类件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I)、底座(2)、弹簧夹头(3)、锥杆(5)以及连接杆(8),所述底座(2)固定在套筒(I)的前端内腔中,所述底座(2)的后端面开有凹槽(21),凹槽(21)的侧壁设有内螺纹(211),凹槽(21)的底壁开有卡槽(2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光滑杆类件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底座(2)、弹簧夹头(3)、锥杆(5)以及连接杆(8),所述底座(2)固定在套筒(1)的前端内腔中,所述底座(2)的后端面开有凹槽(21),凹槽(21)的侧壁设有内螺纹(211),凹槽(21)的底壁开有卡槽(212),所述弹簧夹头(3)以其头部卡接在卡槽(212)内,所述锥杆(5)从套筒(1)的后端伸入套筒(1)内,且锥杆(5)与套筒(1)活动配合,所述锥杆(5)的前端面设有凸台(51),凸台(51)的外周面设有与凹槽(21)的侧壁上的内螺纹(211)相配合的外螺纹(511),凸台(51)的前端面开有用于压缩弹簧夹头(3)的锥台形槽(512),所述连接杆(8)的前端连接在锥杆(5)的后端,所述底座(2)的前端面开有通向卡槽(212)的通孔(22),用于光滑杆类件通过以伸入弹簧夹头(3)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纯美邵京京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