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结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13515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30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转轴结构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产品领域,主要目的在于使电子设备能够通过该转轴结构在0至360度的范围内自由开合。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转轴结构,包括转动模组;转动模组具有主体连接部,转动模组配置为能够供外部主体在0至180度范围内翻转的模组;转动模组的数量为多组,多组转动模组中相邻的两组转动模组分别取为第一转动模组和第二转动模组;第一转动模组的主体连接部置于转轴结构的一端;第二转动模组的主体连接部置于转轴结构的另一端;转轴结构还包括:限位结构,用于限定第一转动模组和第二转动模组各自的位置,以使外部第一主体和外部第二主体两者能够通过第一转动模组和第二转动模组相对开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转轴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笔记本电脑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转轴结构。转轴结构的一端与第一主体的一端连接,转轴结构的另一端与第二主体的一端连接。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两者能够通过转轴结构相对开合。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中的笔记本电脑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只能在O至180度的范围内开合,不能实现在O至360度范围内的自由翻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转轴结构,主要目的在于使电子设备能够通过该转轴结构在O至360度的范围内自由开合。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转轴结构的电子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轴结构,包括转动模组,所述转动模组具有主体连接部,所述转动模组配置为能够供外部主体在O至180度范围内翻转的模组;所述转动模组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转动模组中相邻的两组转动模组分别取为第一转动模组和第二转动模组;所述第一转动模组的主体连接部置于所述转轴结构的一端,用于与外部第一主体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模组的主体连接部置于所述转轴结构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第二主体连接;所述转轴结构还包括: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所述第一转动模组和所述第二转动模组各自的位置,以使所述外部第一主体和所述外部第二主体两者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转动模组和所述第二转动模组相对开合。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转动模组包括:第一连接件,其上具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轴孔的中心线平行;第一转轴,其上周向固定地套置有主动啮合部件,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轴孔内,且与所述第一轴孔的内壁形成过渡配合;第二转轴,其上周向固定地套置有从动啮合部件,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轴孔内,且与所述第二轴孔的内壁形成过渡配合;所述从动啮合部件与所述主动啮合部件两者啮合连接;其中,所述主动啮合部件的一端设有所述的主体连接部。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模组的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三轴孔,所述第三轴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转动模组的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二轴孔的中心线平行;所述第一转动模组的第二转轴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三轴孔内,且与所述第三轴孔的内壁形成过渡配合。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转动模组的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三轴孔和第二轴孔为同一个贯穿所述第二转动模组的第一连接件两端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转动模组的第二转轴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动模组的第二转轴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通孔的另一端。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从动啮合部件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具有贯通两端的第一子轴孔;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壁上固设有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设有贯通两端的第二子轴孔,所述第一子轴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子轴孔的中心线平行;所述第二转轴周向固定地套置于所述第一子轴孔内;所述转动模组还包括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周向固定地套置于所述第二子轴孔内;所述转轴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具有贯通两端的第四轴孔;所述第一转动模组的第一转轴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四轴孔的一端,且与所述第四轴孔的内壁形成过渡配合;所述第二转动模组的第三转轴的一端插入所述第四轴孔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四轴孔的内壁形成过渡配合。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连接结构,用于与所述外部第一主体或所述外部第二主体连接。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相对;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的侧壁上的螺丝过孔;所述第一基板在所述第二端基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向外延伸并向一侧弯曲形成所述的第四轴孔;所述第一端上的螺丝过孔与所述外部第一主体上的螺丝过孔相适配,以通过外部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外部第一主体。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转动模组的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轴孔为贯通所述第二转动模组的第一连接件两端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转动模组的第一转轴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模组的第三转轴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通孔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形成过渡配合。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转动模组的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相对;所述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三端基于所述第三端的端面向外延伸并向一侧弯曲形成所述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基板在所述第四端基于所述第四端的端面向外延伸并向另一侧弯曲形成所述的第二通孔。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主动啮合部件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具有贯通两端、且与所述第一转轴相适配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转轴周向固定地套置在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壁上固设有所述的主体连接部。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主体连接部包括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五端和所述第六端相对;主体连接部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五端的端面和所述第六端的端面的侧壁,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通孔的一开口端的端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另一开口端的端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五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端的端面上设有贯通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U形槽;所述U形槽用于夹持所述外部第一主体的连接部或所述外部第二主体的连接部;所述U形槽的槽壁上设有第四通孔,用于与所述U形槽所夹持的所述外部第一主体的连接部上的螺丝过孔相适配,以通过外部螺栓连接所述主体连接部和所述外部第一主体;或用于与所述U形槽所夹持的所述外部第二主体的连接部上的螺丝过孔相适配,以通过外部螺栓连接所述主体连接部和所述外部第二主体。另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转轴结构,所述转轴结构为上述任一种所述的转轴结构;所述转轴结构的第一转动模组的主体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结构的第二转动模组的主体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主体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两者通过所述第一转动模组和所述第二转动模组相对开合。前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柔性覆盖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体的一端连接,所述柔性覆盖件覆盖在所述转轴结构的一侧;其中,在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两者相对闭合时,所述柔性覆盖件件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侧,且构成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观表面的一部分。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转轴结构及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因为转动模组配置为能够供外部主体在O至180度范围内翻转的模组。当第一转动模组上的主体连接部与外部第一主体连接时,由于第一转动模组的位置被限位结构所限定,使得第一主体可以通过该第一转动模组在O至180度范围内翻折;同样的,第二主体可以通过第二转动模组在O至180度范围内翻折;从而当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两者相互配合时,可以使电子设备能够在O至360度的范围内自由开合。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模组,所述转动模组具有主体连接部,所述转动模组配置为能够供外部主体在0至180度范围内翻转的模组;所述转动模组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转动模组中相邻的两组转动模组分别取为第一转动模组和第二转动模组;所述第一转动模组的主体连接部置于所述转轴结构的一端,用于与外部第一主体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模组的主体连接部置于所述转轴结构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第二主体连接;所述转轴结构还包括: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所述第一转动模组和所述第二转动模组各自的位置,以使所述外部第一主体和所述外部第二主体两者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转动模组和所述第二转动模组相对开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军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