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转轴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2820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9:58
一种断路器转轴的安装结构,包括断路器本体的基座底板、转轴和安装件,所述的安装件包括固定部和弯折部,所述的固定部上设有第一固定孔,在基座底板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通过连接件与基座底板相连接,并且连接件分别与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内壁接触连接,所述弯折部的内凹侧形成了限位槽,转轴与限位槽的侧壁相连接并能够相对限位槽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件直接作用在安装件的本体上,使得断路器的安装结构强度高。此外,通过弯折部使得安装件与转轴之间无需装嵌轴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断路器转轴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万能式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安装结构一般由压条和拉杆组成,拉杆穿过压条上的螺孔螺纹连接使得转轴通过压条安装在基座底板上,这种安装结构复杂、强度不高,在大的短路电流时容易发生退让,导致短时耐受能力试验的失败。另一种操作机构的安装结构为支撑装置中嵌装轴承,该结构虽强度较好,但是安装复杂,对工艺要求较高,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强度高、装配简便、结构简单的断路器转轴的安装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转轴的安装结构,包括基座底板1、转轴3和安装件4,转轴3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件4安装在基座底板1上,所述的安装件4包括固定部41和弯折部42,所述的固定部41上设有第一固定孔411,在基座底板1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固定孔411对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的第一固定孔411和第二固定孔通过连接件5与基座底板1相连接,并且连接件5分别与第一固定孔411和第二固定孔的内壁接触连接,所述弯折部42的内凹侧形成了限位槽43,转轴3与限位槽43的侧壁相连接并能够相对限位槽43转动。可选的,所述弯折部42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部41,固定部41上第一固定孔411的圆心之间的连线穿过弯折部42正投影所得的平面。可选的,所述的固定部41上设有平面412,所述的平面412上设有第一固定孔411,并且第一固定孔411是通孔。可选的,所述的固定部41上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上设有第一固定孔411,并且第一固定孔411是沉孔。可选的,所述的固定部41和弯折部42一体成型,并且弯折部42的横截面积大于固定部41的横截面积。可选的,所述的安装件4分别设置在基座底板1侧壁的两端,转轴3两端的轴头31安装在限位槽43内。可选的,所述的限位槽43为设置在弯折部42的中部的半圆形限位槽,并且半圆形限位槽与基座底板1上对应的圆形凹槽11形成圆形型腔,所述的圆形型腔能够与转轴3两端的轴头31配合。可选的,所述的连接件5是对拉螺栓。本技术的断路器转轴的安装结构通过连接件直接作用在安装件的本体上,使得断路器的安装结构强度高且成本低。此外,通过弯折部使得安装件与转轴之间直接相连,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降低了加工工艺的要求,提高了安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断路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安装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转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转轴的一个装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至4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断路器转轴的安装结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断路器转轴的安装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的断路器转轴的安装结构,包括断路器本体的基座底板1、操作机构2和转轴3,转轴3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件4安装在基座底板1上,所述基座底板1的一侧与操作机构2相连接,所述的操作机构2能够带动断路器导电系统的动触头与静触头触碰和分离实现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所述的转轴3安装在操作机构2上用于实现断路器各极之间的联动,转轴3通过安装件4安装在基座底板1的同一侧壁上,所述的安装件4包括固定部41和弯折部42,所述的固定部41上设有第一固定孔411,在基座底板1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固定孔411对应的第二固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的第一固定孔411和第二固定孔通过连接件5与基座底板1相连接,并且连接件5分别与第一固定孔411和第二固定孔的内壁接触连接,所述弯折部42的内凹侧形成了限位槽43,转轴3与限位槽43的侧壁相连接并能够相对限位槽43转动。并且优选的,所述的固定部41上设有平面412,所述的平面412上设有第一固定孔411,并且第一固定孔411是通孔,或所述的固定部41上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上设有第一固定孔411,并且第一固定孔411是沉孔。本技术通过连接件5直接作用在安装件4的本体上,使得断路器的安装结构强度高。此外,通过弯折部42使得安装件4与转轴3之间采用滑动连接,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寿命长可靠性高,确保断路器既能满足经济型的要求,又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安装件4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的弯折部42设置在安装件4的中部,所述弯折部42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部41,所述固定部41上第一固定孔411的圆心之间的连线穿过弯折部42正投影所得的平面,确保转轴安装和转动的稳定性。具体的,弯折部42的两端分别设有平面412,所述平面412上的第一固定孔411是通孔;或者弯折部42的两端分别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的第一固定孔411是沉孔;再或者弯折部42一端的固定部41上设有平面412,并且平面412上的第一固定孔411是通孔,另一端的固定部41上设有凸台,并且凸台上的第一固定孔411是沉孔。优选的,所述的固定部41和弯折部42一体成型,并且弯折部42的横截面积大于固定部41的横截面积。本技术采用一体成型结构的安装件4支撑转轴3,使得转轴3的安装结构强度高。如图3和图4所示的本技术的转轴3的一个安装实施例,所述的安装件4分别设置在基座底板1侧壁的两端,连接件5通过固定部41将安装件4固定安装在基座底板1上,转轴3两端的轴头31安装在限位槽43内并与弯折部42的内壁接触连接。具体的,安装件4为拱门型结构,所述的限位槽43为设置在弯折部42的中部的半圆形限位槽,并且半圆形限位槽与基座底板1上对应的圆形凹槽11形成圆形型腔,所述的圆形型腔能够与轴头31紧密配合使得转轴3能在圆形型腔中转动。优选的,所述的连接件5是对拉螺栓,平面412上的第一定固定孔411以及基座底板1上的第二固定孔上分别设有配合对拉螺栓的螺纹,所述对拉螺栓的一端安装在固定部41上,另一端穿过安装件4和基座底板1的侧壁安装在基座底板1的表面,将安装件4和基座底板1固定为一体。本技术采用安装件4上的双边前后对拉螺栓与基座底板1相连接,使得断路器具有较高的整体性、强度和刚度,而且成本较低。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路器转轴的安装结构,包括基座底板(1)、转轴(3)和安装件(4),其特征在于:转轴(3)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件(4)安装在基座底板(1)上,所述的安装件(4)包括固定部(41)和弯折部(42),所述的固定部(41)上设有第一固定孔(411),在基座底板(1)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固定孔(411)对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的第一固定孔(411)和第二固定孔通过连接件(5)与基座底板(1)相连接,并且连接件(5)分别与第一固定孔(411)和第二固定孔的内壁接触连接;所述弯折部(42)的内凹侧形成了限位槽(43),转轴(3)与限位槽(43)的侧壁相连接并能够相对限位槽(43)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转轴的安装结构,包括基座底板(1)、转轴(3)和安装件(4),其特征在于:转轴(3)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件(4)安装在基座底板(1)上,所述的安装件(4)包括固定部(41)和弯折部(42),所述的固定部(41)上设有第一固定孔(411),在基座底板(1)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固定孔(411)对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的第一固定孔(411)和第二固定孔通过连接件(5)与基座底板(1)相连接,并且连接件(5)分别与第一固定孔(411)和第二固定孔的内壁接触连接;所述弯折部(42)的内凹侧形成了限位槽(43),转轴(3)与限位槽(43)的侧壁相连接并能够相对限位槽(43)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转轴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42)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部(41),固定部(41)上第一固定孔(411)的圆心之间的连线穿过弯折部(42)正投影所得的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路器转轴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41)上设有平面(412),所述的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柳德金傅震远李景新王琬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