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控制与保护开关触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39799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6 03:47
一种新型控制与保护开关触头系统,由动触头(1)和静触头(2)组成,动触头(1)为双断点动触头的其中一端,静触头(2)为与此动触头断点相对应的部分,其特点是静触头入线端(7)在触头系统闭合时位于动触头(1)上方,在入线端左侧分成第一水平连接板(6)和第二水平连接板(11),分别延伸至静触头的第一竖直连接板(5)和第二竖直连接板(8),第一竖直连接板(5)和第二竖直连接板(8)将第一水平连接板(6)和第二水平连接板(11)同静触头触点基板(4)相连接,静触头触点基板(4)与静触头触点(3)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短路保护使动时间短、动作速度快、吹弧磁场强、对控制与保护开关机体冲击小的特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触头,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电流控制与保护开关触头系统,属于电器开关
,。
技术介绍
控制与保护开关触头系统一般采用双断点直动式结构。即,每个动触头有两个触点,动触头通过导杆与机构相连,对应每个动触头触点有一个静触头。传统控制与保护开关触头系统中静触头一般采用U型结构。U型回路靠近动触头触点的一端安装静触头触点,另一端与接线端子相连。这种结构在控制与保护开关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大电流的控制与保护开关中,存在以下问题。1、当短路电流产生时,静触头U型回路靠近动触头一端对动触头的电动力为斥力,静触头U型回路另一端对动触头的电动力为吸力。在短路情况下,动触头受到的电动斥力为这两个力之差。通过上述陈述可以看出,传统控制与保护开关触头系统中,静触头U型回路其中一端对静触头的弹开有阻碍作用,其造成的影响是,短路电流产生时动触头动作时间长、电弧分断时间变长,触点材料寿命缩短。2、当电弧产生时,动触头与静触头U型回路上端构成电流回路产生的吹呼磁场对电弧的磁吹方向为吹向灭弧室。而静触头U型回路本身电流回路产生的吹呼磁场对电弧的磁吹方向为拉出灭弧室。即,传统的触头系统结构中,静触头U型回路本身产生的吹呼磁场对灭弧起到消极作用,不利于电弧熄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通过反复研究和大量试验筛选,设计出一种大电流控制与保护开关触头系统。本专利技术克服传统触头系统中U型静触头两端中的一端对动触头电动斥力以及电弧分断造成的负面影响,具有动触头使动时间短、短路电弧分断时间短、动触头对控制与保护开关机体冲击小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给出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新型控制与保护开关触头系统,由动触头I和静触头2组成,所述动触头I为双断点动触头的其中一端,所述静触头2为与此动触头断点相对应的部分,其特点是:所述静触头2有上下两个平行部分和中间两个垂直部分,静触头入线端7在触头系统闭合时位于动触头I上方,在入线端左侧分成第一水平连接板6和第二水平连接板11两部分,并分别延伸至静触头的第一竖直连接板5和第二竖直连接板8部分,静触头的第一竖直连接板5和第二竖直连接板8将静触头的第一水平连接板6和第二水平连接板11两部分同静触头触点基板4相连接,静触头触点基板4与静触头触点3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所述动触头在短路电流产生时受到静触头两个水平部分的电动斥力方向相同,即动触头受到静触头的电动斥力为静触头两个水平部分电动斥力之和。2、所述静触头本身形成的电流通路产生的吹呼磁场方向与动触头同静触头下端水平部分所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对电弧均有吹向灭弧室的作用,有利有短路电弧的熄灭。3、所述动触头在移动到超过静触头上端水平部分后,静触头上端水平部分对静触头的电动斥力方向向下,对电弧分断后期动触头的速度有减弱作用,即动触头对控制与保护开关机体冲击较小。【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中标记:1.动触头,2.静触头,3.静触头触点,4.静触头触点基板,5.第一竖直连接板,6.第一水平连接板,7.静触头入线端,8.第二竖直连接板,9.动触头触点基板,10.动触头触点,11第二水平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这种新型控制与保护开关触头系统由动触头I和静触头2两部分组成,所述静触头2有上下两个平行部分和中间两个垂直部分,静触头入线端7在触头系统闭合时位于动触头I上方,在入线端左侧分成第一水平连接板6和第二水平连接板11两部分,分别延伸至静触头的第一竖直连接板5和第二竖直连接板8部分,静触头的第一竖直连接板5和第二竖直连接板8将静触头的第一水平连接板6和第二水平连接板11两部分同静触头触点基板4相连接,静触头触点基板4与静触头触点3相连。如图1?图3所示,动触头I与动触头直动机构相连接,动触头触点基板9同动触头触点10相连接。静触头触点3与静触头触点基板4相连接,静触头触点基板4固定在绝缘壳体上并与静触头的第一竖直连接板5、第二竖直连接板8相连接。静触头的第一竖直连接板5、第二竖直连接板8分别同静触头的第一水平连接板6、第二水平连接板11相连接。静触头的第一水平连接板6、第二水平连接板11同静触头入线端7相连接。【主权项】1.一种新型控制与保护开关触头系统,由动触头I和静触头2组成,所述动触头(I)为双断点动触头的其中一端,所述静触头(2)为与此动触头断点相对应的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2 )有上下两个平行部分和中间两个垂直部分,静触头入线端(7 )在触头系统闭合时位于动触头(I)上方,在入线端左侧分成第一水平连接板(6)和第二水平连接板(11)两部分,分别延伸至静触头的第一竖直连接板(5)和第二竖直连接板(8)部分,静触头的第一竖直连接板(5)和第二竖直连接板(8)将静触头的第一水平连接板(6)和第二水平连接板(11)两部分同静触头触点基板(4)相连接,静触头触点基板(4)与静触头触点(3)相连。【专利摘要】<b>一种</b><b>新型控制与保护开关触头系统,由动触头(1)和静触头(2)组成,动触头(1)为双断点动触头的其中一端,静触头(2)为与此动触头断点相对应的部分,其特点是静触头入线端(7)在触头系统闭合时位于动触头(1)上方,在入线端左侧分成第一水平连接板(6)和第二水平连接板(11),分别延伸至静触头的第一竖直连接板(5)和第二竖直连接板(8),第一竖直连接板(5)和第二竖直连接板(8)将第一水平连接板(6)和第二水平连接板(11)同静触头触点基板(4)相连接,静触头触点基板(4)与静触头触点(3)相连。</b><b>本专利技术具有短路保护使动时间短、动作速度快、吹弧磁场强、对控制与保护开关机体冲击小的特征。</b>【IPC分类】H01H1/06, H01H9/30【公开号】CN105097307【申请号】CN201410204651【专利技术人】蔡志远, 郭占男, 马少华 【申请人】沈阳工业大学【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申请日】2014年5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控制与保护开关触头系统,由动触头1和静触头2组成,所述动触头(1)为双断点动触头的其中一端,所述静触头(2)为与此动触头断点相对应的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2)有上下两个平行部分和中间两个垂直部分,静触头入线端(7)在触头系统闭合时位于动触头(1)上方,在入线端左侧分成第一水平连接板(6)和第二水平连接板(11)两部分,分别延伸至静触头的第一竖直连接板(5)和第二竖直连接板(8)部分,静触头的第一竖直连接板(5)和第二竖直连接板(8)将静触头的第一水平连接板(6)和第二水平连接板(11)两部分同静触头触点基板(4)相连接,静触头触点基板(4)与静触头触点(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远郭占男马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