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尾防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7685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4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窑尾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罩、吸尘管道,与设置在所述吸尘管道上与其相配套的蝶阀,所述防尘罩前侧设置与回转窑筒体对接的圆形开口,后侧设置与上升烟道对接的开口,所述防尘罩上方设有吸尘管道接口。所述吸尘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防尘罩上方的接口紧密相连,另一端与外部的增湿塔筒体下部开设的接口紧密相连。所述蝶阀用于控制吸尘管道的开度,是与吸尘管道配套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了增湿塔与窑尾的压力差从而保证了防尘罩内部产生负压,不仅防止了冒灰由防尘罩缝隙冒出,还具有收集冒灰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防尘效果好,有效解决了回转窑窑尾冒灰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除尘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解决回转窑窑尾冒灰的窑尾防N.ο【
技术介绍
】熟料厂在进行熟料煅烧的过程中,由于窑尾上升烟道与回转窑之间活动连接,窑内产生正压时容易从结合部位冒灰。虽然采用了一定的密封措施,但由于下料不稳、塌料,窑的热工制度不稳定,煤粉发生爆燃等等情况的发生,仍会造成窑尾冒灰现象。在煅烧硫铝熟料等液相量较大的熟料时更容易发生冒灰现象,大量冒灰污染厂区环境和工人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窑尾防尘装置,结构简单,防尘效果好,有效解决了回转窑窑尾冒灰的现象,改造方便,成本低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窑尾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罩、吸尘管道,与设置在所述吸尘管道上与其相配套的蝶阀,所述防尘罩前侧设置与回转窑筒体对接的圆形开口,后侧设置与上升烟道对接的开口,所述防尘罩上方设有吸尘管道接口。进一步,所述吸尘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防尘罩上方的接口紧密相连,另一端与外部的增湿塔筒体下部开设的接口紧密相连。所述防尘罩两侧还设置有铁门,方便人工清理防尘罩下部积灰。所述防尘罩是由角钢构成的骨架结构和铁板焊接而成的密闭体,防尘罩的密闭空间保证了窑尾冒灰有一定缓冲作用,且密闭性较好,消除了冒灰的必要条件。防尘罩前侧设置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直径略大于回转窑筒体直径,两者之间间距5-10mm。较佳地,所述吸尘管道是由直径为30cm的弯管和直管连接而成。所述蝶阀用于控制吸尘管道的开度,是与吸尘管道配套的装置,安装于所述吸尘管道上,蝶阀开度越大则防尘罩内部负压越低,吸入增湿塔风量越大,调节蝶阀开度直到无冒灰现象发生为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了增湿塔与窑尾的压力差从而保证了防尘罩内部产生负压,不仅防止了冒灰由防尘罩缝隙冒出,还具有收集冒灰的作用。吸尘管道装有蝶阀,用于调整风量大小,保证高效的利用增湿塔负压。本技术利用增湿塔产生的负压效果,从而避免了另外加设收尘装置,节约了改造费用。具有结构简单、改造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尘罩角钢骨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尘罩,2、吸尘管道,3、蝶阀,4、铁门,5、回转窑筒体,6、上升烟道,7、增湿塔,8、圆形开口,9、吸尘管道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图2与图3,一种窑尾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罩1、吸尘管道2,与设置在所述吸尘管道2上与其相配套的蝶阀3,蝶阀3位于距离增湿塔7较近处。防尘罩I前侧设置与回转窑筒体5对接的圆形开口 8,后侧设置与上升烟道6对接的开口,防尘罩I上方设有吸尘管道接口 9。吸尘管道2的一端与吸尘管道接口 9紧密相连,另一端与外部的增湿塔7筒体下部开设的接口紧密相连。防尘罩I两侧还设置有铁门4,方便人工清理防尘罩I下部积灰。如图2所示,防尘罩I是由角钢构成的骨架结构和铁板焊接而成的密闭体,防尘罩I的密闭空间保证了窑尾冒灰有一定缓冲作用,且密闭性较好,消除了冒灰的必要条件。防尘罩前侧设置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直径略大于回转窑筒体直径,两者之间间距5-10mm。防尘罩I后侧设有上升烟道6开口且开口与上升烟道6紧密对接,上方设置吸尘管道接口 9,下方与平台紧密连接。吸尘管道2是由直径为30cm左右的弯管和直管连接而成。蝶阀3是与吸尘管道2配套的装置,用于控制吸尘管道2的开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首先关闭蝶阀3,严密关闭防尘罩I的铁门4保证无漏风。当回转窑正常运转后,增湿塔7内部会产生较大负压,此时如果发现窑尾有冒灰现象则通过调节蝶阀3开度来调整通过防尘罩I吸入增湿塔7的风量大小。蝶阀3开度越大则防尘罩I内部负压越低,吸入增湿塔7风量越大。调节蝶阀3开度直到无冒灰现象发生为止。当防尘罩I底部有较多积灰且窑冒灰较少时,则关闭蝶阀3,打开铁门4用铁锹清理,清理完积灰关好铁门4,再打开蝶阀3即可继续工作。本技术利用了增湿塔7与窑尾的压力差从而保证了防尘罩I内部产生负压,不仅防止了冒灰由防尘罩I缝隙冒出,还具有收集冒灰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窑尾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尘罩、吸尘管道,与设置在所述吸尘管道上与其相配套的蝶阀,所述防尘罩前侧设置与回转窑筒体对接的圆形开口,后侧设置与上升烟道对接的开口,所述防尘罩上方设有吸尘管道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尾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防尘罩上方的接口紧密相连,另一端与外部的增湿塔筒体下部开设的接口紧密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尾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两侧还设置有铁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尾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是由角钢构成的骨架结构和铁板焊接而成的密闭体。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窑尾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管道是由直径为30cm的弯管和直管连接而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窑尾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罩、吸尘管道,与设置在所述吸尘管道上与其相配套的蝶阀,所述防尘罩前侧设置与回转窑筒体对接的圆形开口,后侧设置与上升烟道对接的开口,所述防尘罩上方设有吸尘管道接口。所述吸尘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防尘罩上方的接口紧密相连,另一端与外部的增湿塔筒体下部开设的接口紧密相连。所述蝶阀用于控制吸尘管道的开度,是与吸尘管道配套的装置。本技术利用了增湿塔与窑尾的压力差从而保证了防尘罩内部产生负压,不仅防止了冒灰由防尘罩缝隙冒出,还具有收集冒灰的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防尘效果好,有效解决了回转窑窑尾冒灰的现象。【IPC分类】F27D17/00【公开号】CN204787868【申请号】CN201520383092【专利技术人】柴东先, 邓勇 【申请人】湖北拓远建材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申请日】2015年6月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窑尾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尘罩、吸尘管道,与设置在所述吸尘管道上与其相配套的蝶阀,所述防尘罩前侧设置与回转窑筒体对接的圆形开口,后侧设置与上升烟道对接的开口,所述防尘罩上方设有吸尘管道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东先邓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拓远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