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断式放油放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7299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4 01:58
一种通断式放油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接头、密封垫、T型顶针、滑动桩、密封胶圈、弹簧、调整垫和放油放气接头。此结构在接头上设有带限位装置的滑道,通过滑动桩在滑道内滑动、限位锁死,实现了装置的通断功能。当接头与发动机放油放气附件阀门连接后,此时装置仍处于断开状态,可有效消除现有放油放气装置连接后即接通,易发生油气喷溅的现象。该装置可在连接附件及放油软管后再接通附件,具有通断功能,不会发生油气喷溅,同时操作更加方便灵活、安全可靠,提高了发动机的维护效率。另外,还可以通过控制T型顶针上弹簧座漏油(气)口的直径及数量来调整放油放气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新型具有防喷溅功能的通断式放油放气装置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在使用维护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发动机附件进行放油、放气操作,以便开展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作监测,发动机启封,控制系统附件调节、更换等工作。目前,航空发动机上许多附件并无专用的放油放气装置,已有的放油放气装置结构过于简单,存在操作时易发生油、气喷溅、放油速度慢、操作不灵活等现象,因此,设计使用操作性强、方便灵活、安全可靠的放油放气装置非常必要。针对以上现状,需设计一种具有防喷溅功能的通断式放油放气装置,此结构在接头(1)上设有带限位装置的滑道,通过滑动粧(4)在滑道内滑动、限位锁死,实现了装置的通断功能,同时操作更加灵活、安全,提高了发动机的维护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特别提供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新型具有防喷溅功能的通断式放油放气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断式放油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接头1、密封垫2,T型顶针3、滑动粧4、密封胶圈5、弹簧6、调整垫7和放油放气接头8 ;其中,接头1前段为外螺纹,尺寸按发动机放油放气附件阀门内螺纹尺寸进行设计,螺纹末端设计安装密封垫片用环形槽;接头1后段圆柱体外壁沿轴向设有带限位结构的滑道,即在滑道的两端设有与轴向相垂直的转弯,滑动粧4卡在滑道两端的转弯处,起到限位作用;滑道数目可设为一条,也可沿周向均布数条;接头1尾部开有密封用环形槽;中心为圆柱通孔结构;放油放气接头8前段为圆柱形筒体结构,内壁尺寸按接头1末端外壁尺寸进行设计,形成间隙配合,使接头1后段可在筒体内前后活动;筒体前端根据接头1上滑道的数目设有1处或多处圆柱形通孔;筒体外壁进行滚花设计,增加摩擦力,使工作时操作更加方便;放油放气接头8后段中心为圆柱形通孔结构,直接与筒体空腔联通,后段外壁设计阶梯槽,直接连接耐油软管进行放油。接头1通过一端的螺纹与发动机放油放气附件阀门相连接;滑动粧4穿过放油放气接头8的通孔结构安装在接头1的滑道内;调整垫7位于放油放气接头8前段筒体的底部,弹簧6套在T型顶针3上,装于调整垫7前;T型顶针3的前端针体插在接头1的中心通孔内;密封垫2、密封胶圈5安装在接头1两端的环形槽内,以防止装置在关断状态下漏油漏气,整体构成该新型具有防喷溅功能的通断式放油放气装置。当滑动粧4处于接头1滑道远端(距发动机附件)限位处时,该装置处于关断状态,装置内无油、气,放油放气时,转动放油放气接头8,使滑动粧4脱离限位状态,同时向前推动接头8,使滑动粧4沿滑道直行段滑动,到达滑道最近端(距发动机附件)限位处后,转动滑动粧4至限位状态。在此过程中,放油(气)接头8推动T型顶针3向前顶开附件的单向阀门,使附件与放油放气装置相连通,此时装置处于接通状态,可从放油放气接头8的出口放油放气。当放油放气结束后,转动放油放气接头8,使滑动粧4脱离限位状态,利用弹簧回弹使T型顶针3从附件阀门中脱离,装置回到关断状态。所述T型顶针3与接头I内径保持间隙,保证油、气顺利排出。所述T型顶针3的针体截面为圆柱形或菱形;T型顶针3的弹簧座上设有漏油漏气口,均布在弹簧座上,避免遮挡。所述滑动粧4与放油放气接头8末端的通孔采用过盈配合,工作时两者无相对运动。所述调整垫7设计成不同厚度,用来调节锁紧弹簧6的松紧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特别提供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新型具有防喷溅功能的通断式放油放气装置。此结构在接头I上设有带限位装置的滑道,通过滑动粧4在滑道内滑动、限位锁死,实现了装置的通断功能。当接头I与发动机放油放气附件阀门连接后,此时装置仍处于断开状态,可有效消除现有放油放气装置连接后即接通,易发生油气喷溅的现象。该装置可在连接附件及放油软管后再接通附件,具有通断功能,不会发生油气喷溅,同时操作更加方便灵活、安全可靠,提高了发动机的维护效率。另外,还可以通过控制T型顶针3上弹簧座漏油漏气口的直径及数量来调整放油放气速度。【附图说明】图1防喷溅功能的通断式放油(气)装置(断开状态)示意图图2防喷溅功能的通断式放油(气)装置(接通状态)示意图图3本技术放油(气)装置(断开状态)示意图图4本技术T型顶针示意图图5本技术接头I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的T型顶针另一方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具有防喷溅功能的通断式放油放气装置,包含带Z字型滑道的连接头1、密封垫2,T型顶针3,滑动粧4、密封胶圈5,弹簧6、调整垫7、放油放气接头8。本实施例中,接头I通过接头的螺纹与发动机放油放气附件阀门相连接;滑动粧4穿过放油放气接头8的通孔结构安装在带滑道的连接头I的滑道内;弹簧6套在T型顶针3上,与调整垫(7) —起安装在放油放气接头8的活动腔内;密封垫2、密封胶圈5安装在带滑道的连接头I的环形槽内,防止装置在关断状态下发生漏油漏气,整体构成该新型具有防喷溅功能的通断式放油放气装置。其中,带滑道的连接头I上方和下方设有Z字型滑道,滑动粧4可带动放油放气接头8在滑道内滑动。当滑动粧4处于Z字型滑道远端(距发动机附件)转角处时,该装置处于关断状态,装置内无油、气。放油放气时,向右转动放油放气接头8,使滑动粧4脱离限位状态,同时向前推动接头8,使滑动粧4沿Z字型滑道直行段滑动,到达滑道最近端(距发动机附件)后,向右转至限位状态。在此过程中,放油放气接头8推动T型顶针3向前顶开附件的单向阀门,并利用弹簧6将装置锁紧,使附件与放油放气装置相连通,此时装置处于接通状态,可从放油放气接头8的出口放油放气。本实施例中,T型顶针3的针体设计成菱形,T型顶针3的弹簧座上均布4个漏油漏气口,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滑动粧4为两个圆柱形金属粧,要在放油放气接头8与接头I装配状态下插入,与放油放气接头8末端的通孔采用过盈配合,工作时两者无相对运动。为便于操作,放油放气接头8前段圆柱体外壁进行滚花设计,后段设计成阶梯槽,可直接连接耐油软管进行放油。接头I前端的螺纹尺寸按发动机放油放气附件阀门内螺纹尺寸进行设计,螺纹末端设计安装密封垫片用环形槽。【主权项】1.一种通断式放油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接头(I)、密封垫(2),T型顶针(3)、滑动粧(4)、密封胶圈(5)、弹簧¢)、调整垫(7)和放油放气接头(8);其中,接头(I)前段为外螺纹,螺纹末端设计安装密封垫片用环形槽;接头(I)后段圆柱体外壁沿轴向设有带限位结构的滑道,即在滑道的两端设有与轴向相垂直的转弯,滑动粧(4)卡在滑道两端的转弯处,起到限位作用;接头(I)尾部开有密封用环形槽;中心为圆柱通孔结构; 放油放气接头(8)前段为圆柱形筒体结构,内壁与接头(I)末端外壁形成间隙配合,使接头(I)后段可在筒体内前后活动;接头(8)后段中心为圆柱形通孔结构,直接与筒体空腔联通,后段外壁设计阶梯槽,直接连接耐油软管进行放油; 接头(I)通过一端的螺纹与发动机放油放气附件阀门相连接;滑动粧((4)穿过放油放气接头(8)的通孔结构安装在接头(I)的滑道内;调整垫(7)位于放油放气接头(8)前段筒体的底部,弹簧(6)套在T型顶针(3)上,装于调整垫(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断式放油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接头(1)、密封垫(2),T型顶针(3)、滑动桩(4)、密封胶圈(5)、弹簧(6)、调整垫(7)和放油放气接头(8);其中,接头(1)前段为外螺纹,螺纹末端设计安装密封垫片用环形槽;接头(1)后段圆柱体外壁沿轴向设有带限位结构的滑道,即在滑道的两端设有与轴向相垂直的转弯,滑动桩(4)卡在滑道两端的转弯处,起到限位作用;接头(1)尾部开有密封用环形槽;中心为圆柱通孔结构;放油放气接头(8)前段为圆柱形筒体结构,内壁与接头(1)末端外壁形成间隙配合,使接头(1)后段可在筒体内前后活动;接头(8)后段中心为圆柱形通孔结构,直接与筒体空腔联通,后段外壁设计阶梯槽,直接连接耐油软管进行放油;接头(1)通过一端的螺纹与发动机放油放气附件阀门相连接;滑动桩((4)穿过放油放气接头(8)的通孔结构安装在接头(1)的滑道内;调整垫(7)位于放油放气接头(8)前段筒体的底部,弹簧(6)套在T型顶针(3)上,装于调整垫(7)前;T型顶针(3)的前端针体插在接头(1)的中心通孔内;密封垫(2)、密封胶圈(5)安装在接头(1)两端的环形槽内,以防止装置在关断状态下漏油漏气,整体构成该新型具有防喷溅功能的通断式放油放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柳丽黄耀宇王晓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