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具有其的曲轴组件和活塞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6714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3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曲轴、具有其的曲轴组件和活塞式压缩机,曲轴包括:主轴,主轴内限定有下端开口的第一油道,主轴的外壁面设有第一上油孔、第二上油孔、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第二上油孔设在第一上油孔上方,第一上油孔与第一油道导通,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的下端分别与第一上油孔导通且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的上端分别与第二上油孔导通,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分别沿主轴的周向向两侧向上延伸,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相对于曲轴的旋向相反且对称设置;偏心轴,偏心轴设在主轴的上端且相对于主轴的轴线偏心设置,偏心轴内设有与第二上油孔导通的第二油道,第二油道的上端导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曲轴,无论是在正转还是在反转时均可以上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曲轴、具有其的曲轴组件和具有其的活塞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定速压缩机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出现电机引出线接错现象,从而会导致压缩机出现曲轴反转现象(这里定义顺时针旋转为正转,逆时针旋转为反转),曲轴反转导致曲轴不上油,各个摩擦副得不到润滑,短时间内将出现摩擦副卡死现象。变频压缩机的转向受控制板接线方式的影响,当控制板接线错误的时候,压缩机曲轴的旋向也发生错误,最终也会出现压缩机卡死现象。因此存在改进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曲轴,该曲轴结构简单,无论正转或反转均可以上油。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曲轴的曲轴组件。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曲轴的活塞式压缩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曲轴,包括:主轴,所述主轴内限定有下端开口的第一油道,所述主轴的外壁面设有第一上油孔、第二上油孔、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所述第二上油孔设在所述第一上油孔上方,所述第一上油孔与所述第一油道导通,所述第一油槽和所述第二油槽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油孔导通且所述第一油槽和所述第二油槽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上油孔导通,所述第一油槽和所述第二油槽分别沿所述主轴的周向向两侧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油槽和所述第二油槽相对于所述曲轴的旋向相反且对称设置;偏心轴,所述偏心轴设在所述主轴的上端且相对于所述主轴的轴线偏心设置,所述偏心轴内设有与所述第二上油孔导通的第二油道,所述第二油道的上端导通。根据本技术的曲轴,通过在主轴的外壁面上设置沿主轴的周向旋向相反且对称设置的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该结构的主轴无论是在正转还是在反转时均可以上油,解决了常规曲轴在反转时不能上油的问题,使得各个摩擦副能够充分润滑,避免出现摩擦副卡死现象,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曲轴,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上油孔和所述第二上油孔分别沿所述主轴的径向延伸,且所述第一上油孔和所述第二上油孔分别设在所述主轴的相对的两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分别相对于所述主轴的周向向上延伸半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偏心轴的朝向所述主轴的轴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油道导通的第三上油孔,所述第二油道的上端设有封闭所述第二油道的堵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上油孔设在所述偏心轴的下部,所述偏心轴的外壁面上设有第三油槽和第四油槽,所述第三油槽和第四油槽分别与所述第三上油孔导通且沿所述偏心轴的周向向两侧向上延伸。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堵头与所述第二油道过盈配合。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曲轴组件,包括:曲轴,所述曲轴为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曲轴;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套设在所述曲轴的偏心轴上;吸油栗,所述吸油栗设在所述曲轴的下方且与所述主轴的下端相连,所述吸油栗内设有上油叶片,所述吸油栗具有与所述第一油道导通的吸油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轴的下端的外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槽,所述吸油栗的上端套设在所述主轴的外壁面上且所述吸油栗与所述安装槽卡接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轴与所述吸油栗的内侧壁过盈配合。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的活塞式压缩机,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曲轴。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曲轴的正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曲轴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曲轴的后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曲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曲轴100 ;曲轴组件200 ;主轴10 ;第一油道11 ;第一上油孔12 ;第二上油孔13 ;第一油槽14 ;第二油槽15 ;偏心轴20 ;第二油道21 ;第三上油孔22 ;第三油槽23 ;第四油槽24 ;堵头30 ;连杆40;吸油栗50 ;上油叶片51 ;吸油孔5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曲轴100。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曲轴100包括主轴10和偏心轴20。具体而言,主轴10内限定有下端开口的第一油道11,主轴10的外壁面设有第一上油孔12、第二上油孔13、第一油槽14和第二油槽15,第二上油孔13设在第一上油孔12上方,第一上油孔12与第一油道11导通,第一油槽14和第二油槽15的下端分别与第一上油孔12导通且第一油槽14和第二油槽15的上端分别与第二上油孔13导通,第一油槽14和第二油槽15分别沿主轴10的周向向两侧向上延伸,第一油槽14和第二油槽15相对于曲轴的旋向相反且对称设置。偏心轴20设在主轴10的上端且相对于主轴10的轴线偏心设置,偏心轴20内设有与第二上油孔13导通的第二油道21,第二油道21的上端导通。换言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曲轴100主要由主轴10和偏心轴20两部分构成,本申请中以主轴10沿上下方向延伸为例进行说明。主轴10下方通常设置吸油栗,主轴10的下部设有第一油道11,第一油道11的下部开口以与吸油栗的吸油孔导通。其中,如图1所示,主轴10的外壁面上设有第一上油孔12和第二上油孔13,第一上油孔12和第二上油孔13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设置且第二上油孔13设在第一上油孔12上方,主轴10的外壁面上还设有第一油槽14和第二油槽15,第一油槽14和第二油槽15的下端分别与第一上油孔12导通,第一油槽14和第二油槽15的上端分别与第二上油孔13导通。第一油槽14沿顺时针方向向上倾斜延伸,第二油槽15沿逆时针方向向上倾斜延伸,第一油槽14和第二油槽15对称设置。偏心轴20与主轴10的上端相连且相对于主轴10偏心设置,偏心轴20内设有第二油道21,第二油道21的下端与第二上油孔13导通,第二油道21的上端敞开。该结构的曲轴100在使用时,吸油栗吸收的油从第一油道11的下部开口进入第一油道11,油从与第一油道11导通的第一上油孔12出来可以润滑主轴10底部与曲轴箱的配合部分,曲轴100转动,油通过离心力沿着主轴10外壁面的第一油槽14和第二油槽15上升至第二上油孔13,可以润滑主轴10上部与曲轴箱配合部分。接着,油沿着第二油道21上升至偏心轴20部分,油可以从第二油道21的上部流出润滑偏心轴20与连杆的配合部分。该结构的曲轴100在正向转动时,即顺时针转动时,第一上油孔12出来的油可以从顺时针方向延伸的第一油槽14上升至第二上油孔13,该结构的曲轴100在反向转动时,即逆时针转动时,第一上油孔12出来的油可以从逆时针方向延伸的第二油槽15上升至第二上油孔13。即无论曲轴100正向转动或者反向转动时,第一上油孔12内的油均可通过油槽上升至第二上油孔13,不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曲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所述主轴内限定有下端开口的第一油道,所述主轴的外壁面设有第一上油孔、第二上油孔、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所述第二上油孔设在所述第一上油孔上方,所述第一上油孔与所述第一油道导通,所述第一油槽和所述第二油槽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油孔导通且所述第一油槽和所述第二油槽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上油孔导通,所述第一油槽和所述第二油槽分别沿所述主轴的周向向两侧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油槽和所述第二油槽相对于所述曲轴的旋向相反且对称设置;偏心轴,所述偏心轴设在所述主轴的上端且相对于所述主轴的轴线偏心设置,所述偏心轴内设有与所述第二上油孔导通的第二油道,所述第二油道的上端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志奇夏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