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庞晓军专利>正文

一种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6710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3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器,包括蜗杆(2)、蜗轮(3)和安装在螺栓外围的阻尼臂(1),阻尼臂(1)上设有至少两个带有阻尼腔的紧固臂,螺栓穿过阻尼臂(1)上的阻尼腔将阻尼臂固定起来,阻尼臂(1)的阻尼腔中依次安装有相互啮合的蜗杆(2)和蜗轮(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阻尼器,采用蜗轮蜗杆具有自锁特性的原理,通过在螺栓外围设置阻尼臂,并在阻尼臂的阻尼腔中安装蜗轮和蜗杆,在工作状态下,当螺栓具有松动趋势时或者产生松动力时,蜗轮将松动力传递到蜗杆上,而蜗轮蜗杆间通过自身的自锁能力将螺栓产生的松动力消除掉,从而解决了各种工况下螺栓松动,使螺栓工作状态符合要求,进而使得用螺栓连接的零部件保持在安全裕度内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螺栓紧固件
,涉及一种阻尼器,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螺栓松动的阻尼器。
技术介绍
螺钉、螺杆或螺栓用来将两个或多个构件紧固在一起。这些带螺纹的连接件自锁时,螺纹支撑面上产生的摩擦力防止其松动。若由于打滑而预紧力为零时,螺纹之间不能相互压紧,螺钉在撞击或震动时就可能产生松动。因此螺栓的防松动一直是螺栓连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机械、设备的震动,时间长了,螺栓就会自行松动,甚至脱落;如一个螺栓松动、脱落,就会把机械、设备损坏,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经济损失不可估量。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止动垫来防止其松动,但是该方法无法适应在复杂工况下及大扭矩工作下的螺栓,此时的螺栓容易松动,严重时螺栓还会掉出,因此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且目前出现的一些防松动组件不仅结构复杂,且安装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安装简单且能够防止螺栓松动的阻尼器,避免了螺栓的脱落,防止了设备的损坏,保证了人员安全,从而使用螺栓连接的零部件保持在安全裕度内工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阻尼器,包括蜗杆、蜗轮和安装在螺栓外围的阻尼臂,阻尼臂上设有至少两个带有阻尼腔的紧固臂,螺栓穿过阻尼臂上的阻尼腔将阻尼臂固定起来,阻尼臂的阻尼腔中依次安装有相互啮合的蜗杆和蜗轮。所述的紧固臂中设有蜗轮安装腔、蜗杆安装腔和螺栓过孔,螺栓穿过阻尼臂上的螺栓过孔将阻尼臂固定起来,阻尼臂上的蜗轮安装腔中安装有蜗轮,阻尼臂上的蜗杆安装腔中安装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的蜗轮整体为一个外部为齿状的圆柱体,圆柱体内部中心形状为与螺栓相吻合的内六角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阻尼器,采用蜗轮蜗杆具有自锁特性的原理,通过在螺栓外围设置阻尼臂,并在阻尼臂的阻尼腔中安装蜗轮和蜗杆,在工作状态下,当螺栓具有松动趋势时或者产生松动力时,蜗轮将松动力传递到蜗杆上,而蜗轮蜗杆间通过自身的自锁能力将螺栓产生的松动力消除掉,从而解决了各种工况下螺栓松动,使螺栓工作状态符合要求,进而使得用螺栓连接的零部件保持在安全裕度内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阻尼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阻尼臂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蜗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蜗轮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阻尼臂;2为蜗杆;3为蜗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参见图1至图4,一种阻尼器,包括蜗杆2、蜗轮3和安装在螺栓外围的阻尼臂1,阻尼臂I上设有至少两个带有阻尼腔的紧固臂,所述的紧固臂中设有蜗轮安装腔、蜗杆安装腔和螺栓过孔,螺栓穿过阻尼臂I上的螺栓过孔将阻尼臂固定起来,阻尼臂I上的蜗轮安装腔中安装有蜗轮3,阻尼臂I上的蜗杆安装腔中安装有与蜗轮3啮合的蜗杆2。其中,所述的蜗轮3整体为一个外部为齿状的圆柱体,圆柱体内部中心形状为与螺栓相吻合的内六角形。本技术的安装过程:把阻尼臂放入螺栓的孔位上,同时在螺栓过孔中放入螺栓,螺栓紧固后螺栓和阻尼臂将成为一体,然后在装入蜗轮和蜗杆,形成啮合,阻止螺栓松动。本技术提供的阻尼器,采用蜗轮蜗杆具有自锁特性的原理,通过在螺栓外围设置阻尼臂,并在阻尼臂的阻尼腔中安装蜗轮和蜗杆,在工作状态下,当螺栓具有松动趋势时或者产生松动力时,蜗轮将松动力传递到蜗杆上,而蜗轮蜗杆间通过自身的自锁能力将螺栓产生的松动力消除掉,从而解决了各种工况下螺栓松动,使螺栓工作状态符合要求,进而使得用螺栓连接的零部件保持在安全裕度内工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蜗杆(2)、蜗轮(3)和安装在螺栓外围的阻尼臂(1),阻尼臂(I)上设有至少两个带有阻尼腔的紧固臂,螺栓穿过阻尼臂(I)上的阻尼腔将阻尼臂固定起来,阻尼臂(I)的阻尼腔中依次安装有相互啮合的蜗杆(2)和蜗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臂中设有蜗轮安装腔、蜗杆安装腔和螺栓过孔,螺栓穿过阻尼臂(I)上的螺栓过孔将阻尼臂固定起来,阻尼臂(I)上的蜗轮安装腔中安装有蜗轮(3),阻尼臂(I)上的蜗杆安装腔中安装有与蜗轮(3)啮合的蜗杆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轮(3)整体为一个外部为齿状的圆柱体,圆柱体内部中心形状为与螺栓相吻合的内六角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器,包括蜗杆(2)、蜗轮(3)和安装在螺栓外围的阻尼臂(1),阻尼臂(1)上设有至少两个带有阻尼腔的紧固臂,螺栓穿过阻尼臂(1)上的阻尼腔将阻尼臂固定起来,阻尼臂(1)的阻尼腔中依次安装有相互啮合的蜗杆(2)和蜗轮(3)。本技术提供的阻尼器,采用蜗轮蜗杆具有自锁特性的原理,通过在螺栓外围设置阻尼臂,并在阻尼臂的阻尼腔中安装蜗轮和蜗杆,在工作状态下,当螺栓具有松动趋势时或者产生松动力时,蜗轮将松动力传递到蜗杆上,而蜗轮蜗杆间通过自身的自锁能力将螺栓产生的松动力消除掉,从而解决了各种工况下螺栓松动,使螺栓工作状态符合要求,进而使得用螺栓连接的零部件保持在安全裕度内工作。【IPC分类】F16B39/10【公开号】CN204784087【申请号】CN201520512499【专利技术人】庞晓军, 张志孝 【申请人】庞晓军, 张志孝【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申请日】2015年7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蜗杆(2)、蜗轮(3)和安装在螺栓外围的阻尼臂(1),阻尼臂(1)上设有至少两个带有阻尼腔的紧固臂,螺栓穿过阻尼臂(1)上的阻尼腔将阻尼臂固定起来,阻尼臂(1)的阻尼腔中依次安装有相互啮合的蜗杆(2)和蜗轮(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晓军张志孝
申请(专利权)人:庞晓军张志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