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活性物质用复合金属的合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54160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9 0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负极活性物质用复合金属的合金方法,更详细地,涉及负极活性物质用复合金属的合金方法,作为由Si、Ni以及过渡金属构成的合金,由SixNiyMz(M为过渡金属,x、y、z分别为原子%)构成,以使上述x、y、z为50≤x≤90、1≤y≤49、1≤z≤49、以及x+y+z=100的方式将复合金属进行合金化,使得在合金内的基体(Matrix)上存在非晶区域,或存在微细结晶区域和非晶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更详细而言,涉及将可用于充 电?放电容量高且容量的维持率优异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复合金属进行合金化 的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使用锂金属作为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但是用锂金属时,由于形成枝晶 (dendrite)而发生电池的短路,有爆发的危险性,因此代替锂金属大多是用碳系物质作为 负极活性物质。作为上述碳系活性物质,有石墨和人造石墨这样的晶系碳以及软质碳(soft carbon)和硬质碳(hard carbon)这样的非晶系碳。然而,上述非晶系碳的容量大,但在充 电?放电的过程存在非可逆性大这样的问题。作为晶系碳,可代表性地使用石墨,理论极限 的容量为372mAh/g,容量高因而可用作负极活性物质。 但是,这样的石墨或碳系活性物质可以说理论容量有些高但也不超过380mAh/g 左右,在今后的高容量锂电池开发时,有无法使用上述负极的问题。 为了改善这样的问题,现在正积极研究的物质是金属系或金属间化合物 (intermetallic compounds)系的负极活性物质。例如,正在研究活用错、锗、娃、锡、锌、铅 等金属或半金属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锂电池。这样的材料为高容量且具有高能量密度,能 够吸留?释放与利用了碳系材料的负极活性物质相比更多的锂离子,能够制造具有高容量 和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例如,已知纯硅具有4017mAh/g的高理论容量。但是,与碳系材料相比时,循环特性降低,实用化还成为障碍,这是由于,作为负极 活性物质,将上述硅等直接作为锂的吸留和释放物质使用时,在充电?放电的过程中活性物 质之间的导电性因体积的变化而降低,或者发生负极活性物质从负极集电体剥离的现象。 艮P,负极活性物质中含有的上述硅等通过充电来吸留锂,从而体积膨胀至约300至400%左 右,放电时释放锂则无机质粒子收缩。若反复进行这样的充电?放电循环,则有时因负极活性物质的裂纹而发生电绝缘, 寿命急剧降低,因此在用于锂电池时存在问题。 因此,为了改善这样的问题,进行了以下研究,即,作为硅粒子使用纳米尺寸级别 的粒子,或者使硅具有多孔性,从而其对于体积变化具有缓冲效果。 韩国公开专利第2004-0063802号涉及"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 法以及锂二次电池",使用了使硅与镍等其他金属进行合金化后,使该金属溶出的方法;韩 国公开专利第2004-0082876号涉及"多孔性硅及纳米尺寸硅粒子的制造方法和作为锂二 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应用",并公开了以下技术,即,将粉末状态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与氧 化硅等的硅前体混合之后进行热处理,然后用酸进行溶出。 上述专利有如下问题,即,因多孔性结构带来的对合金金属的缓冲效果能够提高 初始容量维持率,但由于仅仅使用导电性降低的多孔性硅粒子,因此如果粒子不是纳米尺 寸,则在制造电极时,粒子间的电导率下降,初始效率、容量维持的特性降低。 因此,要求开发负极活性物质用复合金属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利用合金金属制造 负极活性物质时,能够提高初始效率和容量维持特性,同时即使反复实施充电?放电,也能 够将电压和电流量维持到几乎恒定。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充电?放电时体积 变化少且不容易发生电绝缘的负极活性物质用金属。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初始效和容量维持特性优异的负极活性物 质用金属。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作为 由Si、Ni以及过渡金属构成的合金,由Si xNiyMz(M为过渡金属,X、y、Z分别为原子% )构 成,以使上述 x、y、z 为 50 < x < 90、1 < y < 49、1 < z < 49、以及 x+y+z = 100 的方式将 复合金属进行合金化,使得在合金内的基体(Matrix)上存在非晶区域,或存在微细结晶区 域和非晶区域。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其特征在于,上述过 渡金属是选自Al、Cu、Ti以及Fe中的一种以上。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其特征在于,上述非 晶区域的非晶化程度或上述微细结晶区域及非晶区域的非晶化程度为30%以上。 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复合金属的XRD谱图的衍射角度2 0 = 20 °~100 °的范围,非晶化程度为30~45%。 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的负极活性物质用复合金属应用于二次电池时,由于充电?放电 时体积变化少且不容易发生电绝缘,因此具有延长寿命的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的负极活性物质用复合金属应用于二次电池时,具有初始效率和 容量维持特性优异的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的负极活性物质用复合金属应用于二次电池时具有即使反复实 施充电?放电也能够将电压和电流量维持到几乎恒定的效果。【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负极活性物质的SEM测定结果。 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负极活性物质的XRD测定结果。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晶化程度测定结果。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充电?放电容量。 图5是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负极活性物质而制造的电池以0.5C反复充电?放 电50次后,测定根据循环的容量的变化的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本专利技术的附图详细说明。首先,附图中,必须注意的是相同构成要素或 部件等尽可能用相同的参照符号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中,为了不模糊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省略对 相关公知功能或构成的具体说明。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程度的用语"约"、"实际上"等,是在所提及的意思中可使用提 示有固有制造和物质允许误差时该数值或接近该数值的意思,是为了理解本专利技术,并防止 侵权者不正当利用提及有正确或绝对数值的公开内容而使用。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单位" % "在没有特别另外规定的情况下,表示"原子% "。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作为由Si、Ni以及过渡金 属构成的合金,由Si xNiyMz (M为过渡金属,x、y、z分别为原子% )构成,以使上述x、y、z为 50<x<90、l<y<49、l<z<49、以及x+y+z = 100的方式将复合金属进行合金化, 使得在合金内的基体(Matrix)上存在微细结晶区域和非晶区域。 反复进行充电?放电循环时,因负极活性物质的体积的扩张和缩小而产生裂纹,从 而产生电绝缘,由此产生寿命急剧降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通过在合金的基体 (Matrix)上存在非晶区域,或者存在微细结晶区域和非晶区域,从而具有相对于体积变化 的缓冲(buffer)效果,由此能够抑制二次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时的体积的变化。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金属的制造含有Si和Ni,由于在Si中存在上述Ni,从而有强 度优异且对高强度的基体有利的特性。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金属可以由SixNiyM z构成的合金构成,这里M为过渡金属,X、 y、z分别为原子%的意思。 优选上述 x、y、z 为原子%,由 50 < x < 90、1 < y < 49、1 < z < 49、x+y+z = 100 构成。在上述范围内制造复合金属时,在非晶化程度为30%以上的合金内的基体(Matrix) 上存在非晶区域,或者存在微细结晶区域和非晶区域。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4/CN105074030.html" title="负极活性物质用复合金属的合金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负极活性物质用复合金属的合金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极活性物质用复合金属的合金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由Si、Ni以及过渡金属构成的合金,由SixNiyMz构成,其中,M为过渡金属,x、y、z分别为原子%,以使所述x、y、z为50≤x≤90、1≤y≤49、1≤z≤49、以及x+y+z=100的方式将复合金属进行合金化,使得在合金内的基体上存在非晶区域,或存在微细结晶区域和非晶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享渊裴永山林慧敏成旻锡
申请(专利权)人:日造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