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5305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9 0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方法及其装置,包含有:步骤一:位于导向块下方的两块挡块闭合,从而使得管状件进入导向块的孔内;步骤二:前摆动杆和后夹紧杆闭合夹紧针型零件顶部的钢针,且钢针位于挡块直孔的正下方,且两者数量相对应;步骤三:打开挡块,从而使得导向块孔内的管状件通过挡块直孔掉落至钢针上,从而完整整个自动落料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方法及其装置,能够高效快捷的将管状件自动套入针型零件的钢针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方法及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方法及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将管状件自动套入针型零件的方法及其装置,是管状件(如电子陶瓷管)检测装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管状件的检测,尤其是将管状件套入相应针型零件中的作业,均通过手工方式;如管状物料的电子陶瓷管(电子陶瓷管是一种在电子工业中能够利用电、磁性质的陶瓷,其可用于燃气具点火等装置),检测前,需要将其套在一根点火针上,点火时与另一根点火针放电,放电产生电弧,激起火花,则点火成功;而电子陶瓷管的作用是隔离套在其中的点火针上,使之只有外露的一点在放电,为此陶瓷管的绝缘性必须非常可靠;所以在生产电子陶瓷管的企业里往往投入大量的人工去检测电子陶瓷管的绝缘性;而常规的人工检测环境昏暗,检测工人的双手也需要一直接触放电的点火针,这样对检测工人的视力和身体都有损害,且人工检测效率低下,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效率高的管状件对准落料方法及其装置,其能够高效快捷的将管状件自动套入针型零件的钢针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方法,所述方法为:步骤一:上料,一排管状件位于一排针状件的上方;步骤二:夹针,夹紧针状件,并使得针状件位于管状件的正下方,且一一对应;步骤三:落料,管状件向下掉落套装至对应的针状件上。本专利技术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方法,具体的讲:步骤一中位于导向块下方的两块挡块闭合,从而使得管状件进入导向块的孔内;步骤二中利用前摆动杆和后夹紧杆闭合夹紧针状件,且针状件夹置于后夹紧杆的钢针斜卡槽内;步骤三中打开挡块,从而使得导向块孔内的管状件通过挡块直孔掉落至针状件上。本专利技术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方法,步骤一中的导向块,步骤二中的前摆动杆和后夹紧杆均通过基准轴进行定位对准。本专利技术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装置,所述装置包含有水平前后设置的两块挡块,所述挡块的侧面均匀设置有直孔槽,所述直孔槽顶部设置有斜孔槽,两块挡块前后合并后斜孔槽和直孔槽分别形成斜孔和直孔;所述挡块上方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均匀设置有锥度孔,所述锥度孔与直孔的数量相对应;所述挡块下方设置有前摆动杆和后夹紧杆,所述前摆动杆和后夹紧杆前后平行设置,所述后夹紧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钢针斜卡槽,且钢针斜卡槽的数量与直孔的数量相对应;使用时,针型零件的钢针位于钢针斜卡槽内,并由前摆动杆提供压紧作用;本专利技术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装置,所述挡块由位于左右两端的挡料气爪驱动。本专利技术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装置,所述挡块的侧面还置有紧固螺纹孔槽和基准轴孔槽;两块挡块前后合并后紧固螺纹孔槽和基准轴孔槽分别形成紧固螺纹孔二和基准轴孔二;所述导向块上还设置有紧固螺纹孔一和基准轴孔一,所述基准轴孔一和基准轴孔二相对应;所述前摆动杆上设置有基准轴卡槽一,所述后夹紧杆上还设置有基准轴卡槽二,且前摆动杆和后夹紧杆对合后基准轴卡槽一和基准轴卡槽二构成一基准轴卡孔,有一基准轴插入上述基准轴卡孔、基准轴孔一和基准轴孔二内;从而对导向块、前摆动杆和后夹紧杆起到定位对准作用,使得其定位方便且作业精度更高。本专利技术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装置,所述前摆动杆和后夹紧杆分别与摆动气缸和双轴气缸驱动相连。本专利技术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装置,所述前摆动杆和后夹紧杆的下方设置有放置针型零件的针型零件轴座,所述针型零件轴座的驱动轴经联轴器与伺服电机驱动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机械化自动落料及对准,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减低了作业时间,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装置的导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装置的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装置的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装置的后夹紧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装置的前摆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装置的电子陶瓷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导向块1、挡料气爪2、摆动气缸3、摆动连接杆4、双轴气缸5、前摆动杆6、基准轴7、针型零件轴座8、针型零件9、轴承座10、电机座11、伺服电机12、联轴器13、后夹紧杆14、挡块15、气缸连接板16;锥度孔1.1、紧固螺纹孔一1.2、基准轴孔一1.3;基准轴卡槽一6.1;连接螺纹孔14.1、钢针斜卡槽14.2、基准轴卡槽二14.3;斜孔15.1、紧固螺纹孔二15.2、直孔15.3、基准轴孔二15.4。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7,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方法,所述方法为:步骤一:位于导向块下方的两块挡块闭合,从而使得管状件进入导向块的孔内;步骤二:前摆动杆和后夹紧杆闭合夹紧针型零件顶部的钢针,且钢针位于挡块直孔的正下方,且两者数量相对应;步骤三:打开挡块,从而使得导向块孔内的管状件通过挡块直孔掉落至钢针上,从而完整整个自动落料过程;上述方法可采用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装置实现,所述装置包含有水平前后设置的两块挡块15,所述挡块15由位于左右两端的挡料气爪2驱动,所述挡块15的侧面均匀设置有直孔槽,所述直孔槽顶部设置有斜孔槽,所述挡块15的侧面还置有紧固螺纹孔槽和基准轴孔槽;两块挡块15前后合并后斜孔槽、紧固螺纹孔槽、直孔槽和基准轴孔槽分别形成斜孔15.1、紧固螺纹孔二15.2、直孔15.3和基准轴孔二15.4;所述挡块15上方设置有导向块1,所述导向块1上均匀设置有锥度孔1.1,所述锥度孔1.1与斜孔15.1、直孔15.3的数量相对应;所述导向块1上还设置有紧固螺纹孔一1.2和基准轴孔一1.3,所述基准轴孔一1.3和基准轴孔二15.4相对应;所述挡块15下方设置有前摆动杆6和后夹紧杆14,所述前摆动杆6和后夹紧杆14前后平行设置,所述前摆动杆6和后夹紧杆14分别与摆动气缸3和双轴气缸5驱动相连,所述前摆动杆6上设置有基准轴卡槽一6.1,所述后夹紧杆1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钢针斜卡槽14.2,且钢针斜卡槽14.2的数量与直孔15.3的数量相对应,所述后夹紧杆14上还设置有基准轴卡槽二14.3,且前摆动杆6和后夹紧杆14对合后基准轴卡槽一6.1和基准轴卡槽二14.3构成一基准轴卡孔,有一基准轴7插入上述基准轴卡孔、基准轴孔一1.3和基准轴孔二15.4内,从而引导定位作用;所述前摆动杆6和后夹紧杆14的下方设置有放置针型零件的针型零件轴座8,所述针型零件轴座8的驱动轴经联轴器13与伺服电机12驱动相连;用于检测完成后,对针型零件轴座8进行翻转,以便提出不合格品及合格品下料;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步骤一:上料,一排管状件位于一排针状件的上方;步骤二:夹针,夹紧针状件,并使得针状件位于管状件的正下方,且一一对应;步骤三:落料,管状件向下掉落套装至对应的针状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装置,所述装置包含有水平前后设置的两块挡块(15),所述挡块(15)的侧面均匀设置有直孔槽,所述直孔槽顶部设置有斜孔槽,两块挡块(15)前后合并后斜孔槽和直孔槽分别形成斜孔(15.1)和直孔(15.3);所述挡块(15)上方设置有导向块(1),所述导向块(1)上均匀设置有锥度孔(1.1),所述锥度孔(1.1)与直孔(15.3)的数量相对应;所述挡块(15)下方设置有前摆动杆(6)和后夹紧杆(14),所述前摆动杆(6)和后夹紧杆(14)前后平行设置,所述后夹紧杆(1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钢针斜卡槽(14.2),且钢针斜卡槽(14.2)的数量与直孔(15.3)的数量相对应;所述方法为:步骤一:上料,一排管状件位于一排针状件的上方;步骤二:夹针,夹紧针状件,并使得针状件位于管状件的正下方,且一一对应;步骤三:落料,管状件向下掉落套装至对应的针状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位于导向块下方的两块挡块闭合,从而使得管状件进入导向块的孔内;步骤二中利用前摆动杆和后夹紧杆闭合夹紧针状件,且针状件夹置于后夹紧杆的钢针斜卡槽内;步骤三中打开挡块,从而使得导向块孔内的管状件通过挡块直孔掉落至针状件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导向块,步骤二中的前摆动杆和后夹紧杆均通过基准轴进行定位对准。4.一排管状件对准落入一排针状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含有水平前后设置的两块挡块(15),所述挡块(15)的侧面均匀设置有直孔槽,所述直孔槽顶部设置有斜孔槽,两块挡块(15)前后合并后斜孔槽和直孔槽分别形成斜孔(15.1)和直孔(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宝蒋彪王栋石晓青黄晓亮刘显明曾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恒康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