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气罐安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5193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9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气罐安装机构,包括可拆卸安装在车身底架上的储气罐安装支架、与储气罐安装支架紧密配合的箍带、可拆卸连接在箍带两端的第一拧紧连接块与第二拧紧连接块以及用于将第一拧紧连接块与第二拧紧连接块可拆卸连接为一体的螺栓和螺母。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消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适用于多种型号储气罐的安装,并且能够根据需要对安装位置进行各向调节,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和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气罐安装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客车
,具体涉及一种储气罐安装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将储气罐牢稳地安装在新能源客车上,通常先将成型的卡箍焊接在钢板上,再将二者焊接在客车底架上。但是,由于该储气罐安装机构的卡箍为成型设置,大小不可调,因此,该储气罐安装机构无法适用于多种型号储气罐的安装,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此外,由于卡箍与钢板焊接过程中存在焊接误差,且二者是在客车底架上焊接死的,因此,当由于误差的存在导致储气罐无法顺利安装时,现有的储气罐安装机构无法根据需要进行各个方向的调节,增加了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气罐安装机构,该安装机构能够消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适用于多种型号储气罐的安装,并且能够根据需要对安装位置进行各向调节,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和装配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储气罐安装机构,包括可拆卸安装在车身底架上的储气罐安装支架、与储气罐安装支架紧密配合的箍带、可拆卸连接在箍带两端的第一拧紧连接块与第二拧紧连接块以及用于将第一拧紧连接块与第二拧紧连接块可拆卸连接为一体的螺栓和螺母。进一步的,所述储气罐安装支架包括车身底架安装板和对称设置在车身底架安装板前后两端的两个箍带安装部。所述箍带安装部为U型,包括连接在车身底架安装板端部的第一限位板、连接在第一限位板端部的箍带连接板和连接在箍带连接板端部且与第一限位板位于箍带连接板同侧的第二限位板。所述车身底架安装板上设有若干个车身底架连接孔。进一步的,所述箍带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拧紧连接块固定部、箍带主体和第二拧紧连接块固定部。所述第一拧紧连接块固定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卡槽,且第一卡槽的外侧设有第一卡合凸起;所述第二拧紧连接块固定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二卡槽,且第二卡槽的外侧设有第二卡合凸起;所述第一卡合凸起和第二卡合凸起均倾斜指向箍带主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拧紧连接块和第二拧紧连接块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依次相连的凸台和底板;所述凸台上设有螺栓连接孔;在凸台前后前侧的底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卡合凸起连接孔和第二卡合凸起连接孔。进一步的,所述车身底架连接孔为腰形孔。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能够消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适用于多种型号储气罐的安装,并且能够根据需要对安装位置进行各向调节,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和装配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储气罐安装支架的主视图;图3是储气罐安装支架的侧视图;图4是储气罐安装支架的俯视图;图5是车身底架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箍带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一拧紧连接块和第二拧紧连接块的主视图;图8是第一拧紧连接块和第二拧紧连接块的侧视图;图9是第一拧紧连接块和第二拧紧连接块的俯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俯视图。其中:1、储气罐安装支架,11、车身底架安装板,12、箍带连接板,13、第二限位板,14、第一限位板,111-118均为车身底架连接孔,2、箍带,21、第一拧紧连接块固定部,22、箍带主体,23、第二拧紧连接块固定部,24、第一卡槽,25、第一卡合凸起,26、第二卡槽,27、第二卡合凸起,3、螺母,4、第一拧紧连接块,41、底板,42、凸台,43、螺栓连接孔,44、第一卡合凸起连接孔,45、第二卡合凸起连接孔,5、螺栓,6、储气罐,7、第二拧紧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储气罐安装机构,包括可拆卸安装在车身底架上的储气罐安装支架1、与储气罐安装支架1紧密配合的箍带2、可拆卸连接在箍带2两端的第一拧紧连接块4与第二拧紧连接块7以及用于将第一拧紧连接块与第二拧紧连接块可拆卸连接为一体的螺栓5和螺母3。如图2-图4所示,所述储气罐安装支架包括车身底架安装板11和对称设置在车身底架安装板前后两端的两个箍带安装部。在安装储气罐时,通常采用前后两条箍带来固定储气罐的前后两端,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车身底架安装板的前后两端设置两个箍带安装部,能够实现通过一个储气罐安装支架就能将两条箍带固定住,降低了装配成本。所述箍带安装部为U型,包括连接在车身底架安装板端部的第一限位板14、连接在第一限位板14端部的箍带连接板12和连接在箍带连接板12端部且与第一限位板14位于箍带连接板12同侧的第二限位板13。如图5所示,所述车身底架安装板11上设有8个车身底架连接孔(111—118),所述车身底架连接孔为腰形孔。其中,图5中111、112、113和114这四个车身底架连接孔为一组,115、116、117和118这四个车身底架连接孔为一组。从图5中可以看出,这两组车身底架连接孔上下交错排列,111和112在第一排,115和116在第二排,113和114在第三排,117和118在第四排。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组车身底架连接孔,能够对储气罐在车身底架上的安装位置进行上下方向上的调节。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各个车身底架连接孔设计为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的腰形孔,能够对储气罐在车身底架上的安装位置进行前后方向上的调节(上下方向、前后方向是相对于储气罐来讲的,储气罐的轴向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储气罐的径向宽度方向为上下方向)。由于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车身底架安装板对储气罐的安装位置进行上下前后四个方向上的调节,从而能够消除各个部件的制造误差,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和准确性。如图6所示,所述箍带2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拧紧连接块固定部21、箍带主体22和第二拧紧连接块固定部23。所述第一拧紧连接块固定部2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卡槽24,且第一卡槽24的外侧设有第一卡合凸起25;所述第二拧紧连接块固定部2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二卡槽26,且第二卡槽26的外侧设有第二卡合凸起27;所述第一卡合凸起25和第二卡合凸起27均倾斜指向箍带主体22。所述箍带可伸缩,且能够紧密地包裹在储气罐外侧。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合凸起,用于将第一拧紧连接块可拆卸安装在箍带的一端。所述第二卡槽和第二卡合凸起,用于将第二拧紧连接块可拆卸安装在箍带的另一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若干个第一卡槽及与第一卡槽数量相同的若干个第一卡合凸起,能够实现第一拧紧连接块在箍带上安装位置的调节;通过设置若干个第二卡槽及与第二卡槽数量相同的若干个第二卡合凸起,能够实现第二拧紧连接块在箍带上安装位置的调节;综上,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第一拧紧连接块和第二拧紧连接块在箍带上安装位置的调节,能够使箍带适用于不同直径大小的储气罐,根据储气罐直径来选择合适的卡槽来安装拧紧连接块,从而提高本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且保证储气罐安装的牢固度。如图7-图9所示,所述第一拧紧连接块4和第二拧紧连接块5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依次相连的凸台42和底板41。所述凸台42上设有螺栓连接孔43。在凸台42前后前侧的底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卡合凸起连接孔44和第二卡合凸起连接孔45。所述第一拧紧连接块和第二拧紧连接块均采用硬橡胶材料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一卡合凸起连接孔,用于与第一卡合凸起相互配合,将第一拧紧连接块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拧紧连接块固定部上。所述第二卡合凸起连接孔,用于与第二卡合凸起相互配合,将第二拧紧连接块可拆卸连接在第二拧紧连接块固定部上。所述螺栓连接孔,用于螺栓穿过。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装配过程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储气罐安装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气罐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安装在车身底架上的储气罐安装支架、与储气罐安装支架紧密配合的箍带、可拆卸连接在箍带两端的第一拧紧连接块与第二拧紧连接块以及用于将第一拧紧连接块与第二拧紧连接块可拆卸连接为一体的螺栓和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气罐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安装在车身底架上的储气罐安装支架、与储气罐安装支架紧密配合的箍带、可拆卸连接在箍带两端的第一拧紧连接块与第二拧紧连接块以及用于将第一拧紧连接块与第二拧紧连接块可拆卸连接为一体的螺栓和螺母;所述箍带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拧紧连接块固定部、箍带主体和第二拧紧连接块固定部;所述第一拧紧连接块固定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卡槽,且第一卡槽的外侧设有第一卡合凸起;所述第二拧紧连接块固定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二卡槽,且第二卡槽的外侧设有第二卡合凸起;所述第一卡合凸起和第二卡合凸起均倾斜指向箍带主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气罐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朋黄叶明张志超何晨刘飞孟龙灿倪良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