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高品质发酵驼乳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4478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高品质发酵驼乳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植物乳杆菌Grx16(Lactobacillus plantarum Grx16)并组合其他菌株作为发酵剂,制备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发酵驼乳。特别是植物乳杆菌Grx16、干酪乳杆菌grx12、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grx33和发酵乳杆菌grx07以1:1:1:1(v/v)的比例混合作为发酵剂,发酵制备的发酵驼乳不仅风味良好,且后酸化较弱,同时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还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血脂水平,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高品质发酵驼乳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生活、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 或相对不足的疾病,常见发病特征为机体内在糖、脂肪和蛋白代谢紊乱,外在表现为多饮、 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同时糖尿病还会诱发各种并发症,据统计,糖尿病的全球发病率均 在飙升,预计到2030年全球患者人数将增至3. 66亿,糖尿病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慢性非传 染性疾病。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科手术、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糖尿病药物治疗 又分为两大类,即胰岛素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口服降糖西药包括双胍类药物、磺脲类药 物、噻唑烷二酮药物、非磺脲类药物和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5大类。尽管近年来这些口服 降糖西药有了迅速的发展,但它们基本上只起到了单一的促进降糖作用,不能改善机体的 其它机能,对糖尿病的并发症基本上没有治疗的效果,而且这些药物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 副作用,即使直接使用胰岛素注射也可引发注射部位肌肉萎缩、视力模糊等副作用,这使得 药物和胰岛素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近年来,多种乳酸菌已被证实应用于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中对糖尿病具有预防或 治疗的作用,乳酸菌通过调节机体内相关酶的活性,调节体内糖代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 生物调节剂,作用温和且几乎无毒副作用,开辟了有效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研究新思路, 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利用天然骆驼乳在调节血糖方面的优势,利用筛选出的 具有优秀体外a-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的乳酸菌进行发酵,进而制备出具有调节血糖、促 进身体健康功能的保健型发酵食品类,逐渐开创我国功能食品消费的新市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高品质发酵驼乳的制备方法,通 过该方法制备的发酵驼乳酸甜适口,口感细腻,并具有辅助降血糖的功能。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的:纯驼乳中添加3% -6% (w/w)蜂蜜,添加 2%-4% (w/w)低聚果糖,经均质,适当热处理后,接种混合菌种发酵剂,再经发酵制备而 成。 本专利技术所述混合乳酸菌发酵剂菌株包括:植物乳杆菌Grxl6(Lactobaci1lus plantarumGrxl6),保藏号是CGMCCNO. 7. 205;干酪乳杆菌grxl2(Lactobacilluscasei grxl2),保藏号是CGMCCNO. 7696,专利申请号是CN201310312784. 7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 亚亚种grx33(Lactobacillusdelbrueckiisubsp.Bulgaricusgrx33),保藏号是CGMCC NO. 7694,专利申请号是CN201310310725. 6 ;发酵乳杆菌grx07(Lactobacillusfermentum grx07),保藏号是CGMCCNO. 8874,专利申请号是CN201410156237. 9。 本专利技术所述混合乳酸菌发酵剂的菌株由植物乳杆菌grxl6、干酪乳杆菌grxl2、德 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grx33和发酵乳杆菌grx07组成,其混合比例为1:1:1:1 (v/v)。 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发酵驼乳,通过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以格 列美脲为药物对照组,研究骆驼乳和发酵驼乳的体内的辅助降血糖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 模型组,发酵驼乳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的饮水量、采食量和体重(P〈〇. 05);干预第4周 后,大鼠血糖浓度下降了 17. 87%,且效果显著(P〈0. 05),同时提高了糖尿病大鼠的葡萄糖 耐受量,其血液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果糖胺(FMN)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由 此表明骆驼发酵乳在降低大鼠血糖的同时,还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血脂水平,提高其抗 氧化能力。【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菌株的形态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菌株16S rDNAPCR扩增产物电泳图;泳道M :100+2+3Kb DNAmaker; 泳道1为:grxl616S rDNA扩增产物。 图3(&)为菌株组合八1、八2、八3、八4、八5、八6的生长曲线; 图3〇3)为菌株组合厶7、厶8、厶9、厶10、81、82的生长曲线; 图3 (c)为菌株组合B3、B4、B5、B6、B7、B8、B9的生长曲线; 图3((1)为菌株组合810、(:1、〇2、〇3、〇4、〇5、01的生长曲线。 图4为11种不同菌株组合的表观粘度随剪切时间变化曲线。 图5 (a)为Bl、B4、B5菌株组合的发酵驼乳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变化曲线; 图5 (b)为B7、B8、B10菌株组合的发酵驼乳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变化曲线; 图5 (c)为Cl、C2、D1菌株组合的发酵驼乳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变化曲线; 图5 (d)为C3、C5菌株组合的发酵驼乳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变化曲线。 图6 (a)为Bl、B4、B5菌株组合的发酵驼乳G'和G"的扫描图; 图6 (b)为B7、B8、B10菌株组合的发酵驼乳G'和G"的扫描图; 图6 (c)为Cl、C2菌株组合的发酵驼乳G'和G"的扫描图; 图6 (d)为C3、C5、D1菌株组合的发酵驼乳G'和G"的扫描图。 图7A为发酵驼乳对糖尿病大鼠采食量的影响。 图7B为发酵驼乳对糖尿病大鼠饮水量的影响。 图8发酵驼乳对糖尿病大鼠和平均体重的变化影响。 图9发酵驼乳对糖尿病大鼠葡萄糖耐受量的影响。 植物乳杆菌Grxl6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Grxl6),于2015年8月7日保藏 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 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保藏 号是CGMCC NO. 10921。【具体实施方式】 本研究采用传统涂布平板法从广西巴马长寿村采集的样品中分离乳酸菌,通过模 拟人体胃肠道环境筛选出耐酸耐胆盐能力较强的菌株,并研究其还原活性、DPPH自由基清 除能力以及耐药性,最后通过体外试验筛选出具有较高a-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的菌株, 并组合其他菌株作为发酵剂,制备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高品质发酵驼乳。 1?样品米集 采集广西巴马长寿村中长寿人群及其家族人群的粪便样品,加入lmL灭菌液体石 蜡油密封后,迅速置于冰盒内,分离样品中的乳酸菌。 2.乳酸菌的分离 将采集的样品经梯度稀释后,分别接种于MRS固体培养基、LBS固体培养基和PTYG 固体培养基中,37°C厌氧培养48h,挑取平板上的典型菌落,划线分离得到纯菌落。挑取各平 板上的纯菌落于MRS液体培养基中,37°C厌氧培养24h后,4°C冰箱冷藏备用或冻干保藏。 3.乳酸菌的生理生化试验 对分离到的乳酸菌进行革兰氏染色,于显微镜下观察菌体形态,并进行接触酶、运 动性、硝酸盐还原及吲哚等生理生化试验。 结果表明,从采集的样品中分离获得197株菌株,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发现180株菌 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形状为杆状、短杆状或球状,在15°C及45°C环境下均能生长,接触酶、 运动性、硝酸盐还原、吲哚、产H2S及明胶液化试验均为阴性,所以将180株菌初步鉴定为乳 酸菌。 4.乳酸菌凝乳性的筛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2/CN105053202.html" title="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高品质发酵驼乳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高品质发酵驼乳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高品质发酵驼乳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植物乳杆菌Grx16(Lactobacillus plantarum Grx16)并组合其他菌株作为发酵剂,制备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发酵驼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瑞霞石雪晨印伯星孟茜陈霞黄玉军瞿恒贤蒋欣荣瓦云超陈大卫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