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确定下穿铁路工程刚度匹配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基基础工程
,涉及一种确定下穿铁路工程刚度匹配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逐渐转向地下空间,地铁和公路隧道的建设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的案例也越来越多。然而盾构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对地层产生扰动,引发土体的较大位移并导致路基产生差异沉降,特别是在软土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路基的差异沉降必然导致轨道结构的变形,影响列车的舒适性,甚至会威胁列车的安全运行。为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在盾构穿越前,有必要对路基下方一定范围内的土体进行预加固处理。通过对既有案例的分析,认为多数盾构下穿铁路路基的地基加固方案并不合理,多为大范围单一模量注浆加固,且加固区域土体强度较高,方案缺乏设计依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不仅造成了较大浪费,而且加固效果不一定理想。因此对于盾构隧道下穿铁路工程,亟需一套安全可靠、科学合理、成本较低的刚度匹配设计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确定下穿铁路工程刚度匹配的方法,合理确定加固范围并分区,确定各分区的匹配刚度,既可以减小铁路路基的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确定下穿铁路工程刚度匹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确定路基下方岩土体工程性质,然后在隧道横断面方向上,以隧道为中心的相关区域进行刚度匹配设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下穿铁路工程刚度匹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确定路基下方岩土体工程性质,然后在隧道横断面方向上,以隧道为中心的相关区域进行刚度匹配设计;所述隧道横断面方向上,以隧道为中心的相关区域进行刚度匹配设计包括:隧道周边范围(4)内的土体与隧道结构刚度进行匹配,匹配弹性模量为E1,所述隧道周边范围(4)内的土体,是指横断面方向上,隧道上方0.5R~1.0R、隧道两侧1.0R~1.5R、隧道下方0.3R~0.5R范围内的土体,R为隧道半径;隧道周边范围(4)的上方范围(5)内的土体与隧道结构刚度进行匹配,匹配弹性模量为E2,所述隧道周边范围(4)的上方范围(5)内的土体,是指E1区域上方0.5R~1.0R范围内的土体,R为隧道半径;隧道周边范围(4)的两侧范围(6)内的土体与隧道结构刚度进行匹配,匹配刚度由E1向周边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顺华,刘建红,陈翰,宫全美,赵忠成,肖军华,季昌,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