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固结合高精度刀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32963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6 0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稳固结合高精度刀杆,其包括有一刀杆本体、一筒夹、一刀具及一固定盖;其中,刀具穿置于筒夹,筒夹连同刀具安装于刀杆本体,固定盖锁固于刀杆本体且使刀具突出固定盖;本创作的刀杆本体设有一固结部且于筒夹设有一环沟,藉由将固结部之固结部端面与环沟的结合部环面两者之间相差的距离限制于0.1mm~0.6mm之间来增加刀杆本体与筒夹的接触面积,能解决现有刀杆因刀杆本体与筒夹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所导致的夹持力度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能稳固夹持筒夹而达到精密切削的稳固结合高精度刀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床零件,尤其与一种能稳定夹固筒夹的稳固结合高精度刀杆有关。
技术介绍
一种如图4所示的现有刀杆,其包括有一刀杆本体60、一筒夹70、一刀具80及一固定盖90;其中,刀具80穿置于筒夹70,筒夹70连同刀具80安装于刀杆本体60,固定盖90锁固于刀杆本体60且使刀具80突出固定盖90;刀杆本体60具有二端且设有一固结部61及一内孔62,固结部61设置于刀杆本体60的其中一端且设有外螺纹611及一固结部端面612,内孔62与固结部61设置于刀杆本体60的同一端,内孔62系为自刀杆本体60的其中一端面朝另一端延伸的圆锥形孔,筒夹70具有二端且设有一结合部71、一固定盖抵部72及一环沟73,筒夹70的其中一端对应内孔62而设置成圆锥状的结合部71,固定盖抵部72设置于筒夹70的另一端,环沟73则设置于结合部71与固定盖抵部72之间,环沟73具有与径向平行的一结合部环面731与一抵部环面732,结合部环面731位于环沟73靠近结合部71的一侧,抵部环面732则位于环沟73靠近抵靠部72的一侧。现有的刀杆由于刀杆本体60的内孔62与筒夹70的结合部71两者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得筒夹70突出刀杆本体60的距离较大,让刀杆本体60的固结部端面612与筒夹70的结合部环面731相差的距离W落在3.5mm~3.7mm之间,较小的接触面积导致刀杆本体60夹持筒夹70的力度不够,在加工时容易形成刀具80偏摆的情况;况且现有刀杆的刀杆本体60与固定盖90系以螺锁的方式来相互结合,刀杆本体60与固定盖90两者的螺纹间隙在刀杆高速旋转时容易产生振动,因而无法确切地抵紧筒夹70,上述的两种问题都会造成刀杆的平衡度不佳与加工精度下降的问题,由此可知现有的刀杆在结构设计上仍有改良、进步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刀杆因刀杆本体夹持筒夹的力度不够、刀杆本体与固定盖两者的螺纹间隙在高速旋转时产生振动所导致的加工精度低落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稳固结合高精度刀杆,将刀杆本体的固结部端面与筒夹的结合部环面相差的距离缩减于0.1mm~0.6mm之间、提升刀杆本体夹持部与筒夹的结合部的接触面积,来达到强化夹持力度的目的,此外,本新型于刀杆本体与固定盖分别设有相对应的抵面与抵部,藉由刀杆本体与固定盖两者间的相互抵靠,解决现有刀杆高速旋转时容易产生振动的问题。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固结合高精度刀杆,其包括:一刀杆本体,其具有二端且设有一固结部,该固结部在端面形成一固结部端面且设有一内孔;一筒夹,其结合于该刀杆本体且具有二端且设有一结合部、一环沟及一穿孔,该结合部位于该筒夹的其中一端且对应所述内孔来设置,该结合部穿置于该内孔,该环沟邻接于该结合部且具有与径向平行的一结合部环面,该结合部环面位于该环沟靠近该结合部的一侧,该结合部环面与该固结部端面相距0.1~0.6mm,该穿孔自该结合部轴向贯穿该筒夹;一刀具,其结合于该筒夹且设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的外径配合该穿孔之孔径来设置,该结合部穿置于该穿孔;以及一固定盖,其结合于该固结部。进一步地,所述固结部设有第一螺锁部及第一抵面,该第一螺锁部位于该固结部的外周面、靠近该固结部端面处且设有螺纹,该第一抵面邻接该第一螺锁部;所述固定盖设有第二螺锁部及第一抵部,该第二螺锁部设有对应该第一螺锁部的螺纹,该第一抵部邻接该第二螺锁部且对应第一抵面来设置,该第一螺锁部与该第二螺锁部相互螺锁,该第一抵面与该第一抵部相互抵靠。进一步地,所述固结部设有第二抵面,该第二抵面邻接所述第一螺锁部;所述固定盖设有第二抵部,该第二抵部邻接该第二螺锁部且对应第二抵面来设置,该第二抵面与该第二抵部相互抵靠。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抵面之外径小于所述第二抵面之外径;所述第一抵部之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抵部之内径。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的稳固结合高精度刀杆,将刀杆本体的固结部端面与筒夹的结合部环面相差的距离缩减至0.1mm~0.6mm之间,有助于提升刀杆本体的内孔与筒夹的结合部的接触面积,并藉此达到强化夹持力度及稳固结合筒夹的目的;(2)本技术于刀杆本体的固结部设有第一抵面及第二抵面、于固定盖设有相对应的第一抵部及第二抵部,藉由第一抵面抵靠于第一抵部、第二抵面抵靠于第二抵部,可解决现有刀杆高速旋转时容易产生振动而无法达到稳定切削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为本现有技术的剖面图;符号说明10刀杆本体11固结部111固结部端面112第一螺锁部113第一抵面114第二抵面115内孔20筒夹21结合部22固定盖抵部23环沟231结合部环面232抵部环面24穿孔30刀具31切削32筒夹结合部40固定盖41通孔42筒夹抵部43第二螺锁部44第一抵部45第二抵部60刀杆本体61固结部611外螺纹612固结部端面62内孔70筒夹71结合部72固定盖抵部73环沟731结合部环面732抵部环面80刀具90固定盖W距离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及图2所示,本新型所述一种稳固结合高精度刀杆,其包括有一刀杆本体10、一筒夹20、一刀具30及一固定盖40;其中,该刀具30穿置于该筒夹20,该筒夹20连同该刀具30安装于该刀杆本体10,该固定盖40锁固于该刀杆本体10且使该刀具30突出该固定盖40。如图2及图3所示,该刀杆本体10具有二端且设有一固结部11,该固结部11在端面形成一固结部端面111且设有第一螺锁部112、第一抵面113、第二抵面114及一内孔115;其中,该第一螺锁部112位于该固结部11的外周面、靠近该固结部端面111处且设有螺纹,该第一抵面113及该第二抵面114分别设置于该第一螺锁部112的两侧,该第一抵面113位于靠近该固结部端面111处,该第一抵面113的外径小于该第二抵面114的外径,该内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稳固结合高精度刀杆,其包括:一刀杆本体,其具有二端且设有一固结部,该固结部在端面形成一固结部端面且设有一内孔;一筒夹,其结合于该刀杆本体且具有二端且设有一结合部、一环沟及一穿孔,该结合部位于该筒夹的其中一端且对应所述内孔来设置,该结合部穿置于该内孔,该环沟邻接于该结合部且具有与径向平行的一结合部环面,该结合部环面位于该环沟靠近该结合部的一侧,该结合部环面与该固结部端面相距0.1~0.6mm,该穿孔自该结合部轴向贯穿该筒夹;一刀具,其结合于该筒夹且设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的外径配合该穿孔之孔径来设置,该结合部穿置于该穿孔;以及一固定盖,其结合于该固结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固结合高精度刀杆,其包括:
一刀杆本体,其具有二端且设有一固结部,该固结部在端面形成一固结部端面且
设有一内孔;
一筒夹,其结合于该刀杆本体且具有二端且设有一结合部、一环沟及一穿孔,该
结合部位于该筒夹的其中一端且对应所述内孔来设置,该结合部穿置于该内孔,该环
沟邻接于该结合部且具有与径向平行的一结合部环面,该结合部环面位于该环沟靠近
该结合部的一侧,该结合部环面与该固结部端面相距0.1~0.6mm,该穿孔自该结合部
轴向贯穿该筒夹;
一刀具,其结合于该筒夹且设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的外径配合该穿孔之孔径来
设置,该结合部穿置于该穿孔;以及
一固定盖,其结合于该固结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固结合高精度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结部设有第一螺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堆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升源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