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闽伟专利>正文

附带有吸管与微型气筒的饮料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2438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饮料瓶,此瓶的底部安插有一段软质的塑料吸管;此吸管的首端上设有小阀门及吸嘴;整条的吸管既可缠绕与储藏在瓶体下部为其特设的圆环状的仓室内,也可将此吸管解开、取出饮用。此瓶的瓶盖上固装有一个微型气筒,饮用者可用它适时地向瓶内充气、加压,以促使瓶内的碳酸饮料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味。此瓶可为饮用者提供方便、卫生的饮用条件。此瓶适用于包装各种碳酸饮料、矿泉水、茶、啤酒等液体物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料瓶,特别是涉及容量为1.25升的碳酸饮料塑料瓶的设计与制造
现有的碳酸饮料瓶,特别是容量为1.25升的各种品牌的汽水、可乐包装瓶,大多是由一个塑料瓶体再加一个塑料盖子所组成。这样的饮料瓶,结构固然简单、造价也相对低廉,但不足之处也是明显的。其一是饮用者饮用时,必须以嘴与瓶口对接后方可饮用,或者是将瓶内的饮料倒入另备的容器后再饮用。如此产生的问题是,要么就是不卫生,要么就是不方便。其二是若一个人饮用一瓶饮料(1.25升)的话,饮用者大多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饮料饮用完的。换言之,饮用者必须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分若干次,方可将饮料饮用完毕。也就是说,饮用者要若干次地拧开瓶盖和若干次地拧紧瓶盖。这样,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便一次次地、大量地逸出瓶外,由此,瓶内饮料的原味也随之逐步地消失,甚至完全失去原味。有不少的饮用者常常因此而遗弃瓶内尚存的饮料。这就造成了浪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饮料瓶所存在的缺点,并提供一种附带有吸管与微型气筒的饮料瓶。饮用者可用附带的吸管饮用饮料,既卫生又方便;饮用者可用手指或手掌适时地按压微型气筒上的推杆,便可向瓶内充气、加压,瓶内的碳酸饮料即可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1、市场上可常见到的容量为1.25升的碳酸饮料塑料瓶,其瓶体的基底部分的制作,一种是半球状的(参见图1)。为使此瓶能有站立能力,必须在半球状的基底上,用粘合剂粘接上底座。而本专利技术为了使此类饮料瓶的底座附带有安插与储藏吸管的功能,必须对此底座及其吸管作特殊的设计与布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设计的(参见图1)①首先在瓶体(18)的半球状基底(10)的最底端,设置一个出液口(2)。②底座(9)上也设有一个半球状的接触面,此接触面通过粘合剂正好与瓶体(18)的半球状基底(10)相粘合;底座(9)的下部是由圆管状的立脚(5)和圆环状的平脚(6),二者相连而组成;底座(9)的上部设有一个圆环状的螺纹基座(11)及其螺纹(12);在此底座(9)上设有一个环绕基底(10)的、圆环状的仓室(8)。③圆环状的仓室(8)的外围设有一个圆管状的仓室门(14);它(14)的内面上设有螺纹(13),螺纹(13)与螺纹(12)二者是相啮合的关系,即整个圆管状的仓室门(14),它可朝着一个方向旋转着下移(仓室门关闭)、也可朝着另一个反方向旋转着上移(仓室门开启);圆环状的平脚(6)的外沿上,也设有螺纹(7),当仓室门(14)旋转下移并与螺纹(7)相触时,仓室门内的螺纹(13)便可与螺纹(7)相螺接,即仓室门(14)彻底关闭;仓室门(14)的上端,设有一个与之连成一体的限位环(16),此环的作用是,当仓室门(14)旋转下移至终点时,此环(16)可与螺纹基座(11)上端的环状平面(15)相触,即限止仓室门(14)不再下移;当仓室门(14)旋转上移至终点时,此环(16)可与设置在瓶体上的另一个环状平面(17)相触,即限止仓室门(14)不再上移;④底座(9)的中心位置上开有一个小孔(1),瓶体的基底(10)上的出液口(2)可穿过此小孔(1),而与软质的塑料吸管(3)的末端相紧固地对接;底座(9)上的圆管状立脚(5)的圆壁上也开有一个小孔(4),软质的塑料吸管(3)的末端是先穿过此小孔(4)后,才与出液口(2)相对接的。⑤整条的吸管(3)连同固装在此吸管首端上的小阀门(38),可整个地缠绕与储藏在圆环状的仓室(8)内。(注吸管在此仓室内缠绕几圈,可视具体的情况而定,大致以3-6圈为宜。)⑥上述的仓室门(14),其上移(开启)与下移(关闭),是通过旋转螺纹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此仓室门(14)的开启或关闭,其速度会慢一些。若要提高此速度的话,可更换一种方式来开启与关闭仓室门(14)。此方式是这样的(参见图2、3、4)a、取消图1中的三处螺纹(13、12、7),即将仓室门(14)的内圆壁(46)制作成光滑的圆壁(参见图2);在底座(9)的上部设置一个光滑的圆环状的导向圆壁(45);在此导向圆壁(45)底端的环状平面(44)的外沿圆周上,固装着若干个倒立的锁扣(43),此锁扣的锁身有弹性,可里、外弹动(参见图4),锁扣的头部设有圆弧状的凸块(42)。b、圆环状的平脚(6)上端面的外沿圆周上,也固装着若干个站立的锁扣(39)(参见图2、3),此锁扣(39)与上述的锁扣(43)一样,其锁身也有弹性,可里、外弹动,其头部也设有圆弧状的凸块(40)。c、仓室门(14)的内圆壁(46)的下端上,沿着内圆壁的圆周,固装着一圈圆弧状的凸圈(41)(参见图2)。d、当要关闭或开启仓室门(14)时,只要朝瓶体的竖直方向将仓室门(14)拉下或推上即可。即当仓室门(14)被加上外力拉下后,其上的凸圈(41)与底部的锁扣(39)及其凸块(40)相触(参见图4-Ⅰ);凸圈(41)可滑过锁扣(39)上的凸块(40),同是迫使锁身往里弹动(参见图4-Ⅱ),直至凸圈(41)越过凸块(40)到达锁定位置A(参见图4-Ⅲ),此时锁身便往外回弹与回位(参见图4,Ⅰ、Ⅱ、Ⅲ,三图对比)。即此时的仓室门(14)处于关闭的状态,并且不会自行松脱。同理,当仓室门(14)被加上外力推上时,其上的凸圈(41)向上滑过底部的锁扣(39)及其凸块(40)之后,它(41)又接着与上部的锁扣(43)及其凸块(42)相触与相滑,直至它(41)进入上部的锁定位置B。即此时的仓室门(14)处于开启的状态,并且不会自行松脱。此状态可为饮用者在圆环状仓室(8)内拿取吸管(3)或藏入吸管(3)提供方便。2、市场上可常见到的容量为1.25升的碳酸饮料塑料瓶,其瓶体的基底部分的制作,另一种是五爪式的,即在吹塑瓶体时连同基底下的五个爪一次性地吹塑而成(参见图5),此类饮料瓶是依靠五个爪而获得站立能力的。而本专利技术为了使此类饮料瓶的基底附带有安插与储藏吸管的功能,必须对此基底及其吸管作特殊的设计与布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设计的(参见图5、6)①在基底(52)下的五个爪(48)中的其中两个相邻爪之间,设有一个较深的、上宽下窄的凹沟(50),在此凹沟中开有一个小孔(51)(参见图5)。②在基底(52)的上部,设有一圈环绕瓶体(54)的、外宽里窄的凹槽(53)。③凹沟(50)上部的宽阔处与环绕瓶体的凹槽(53)的一处相贯通;④在瓶底的中心位置上,设有一个口朝下的凹坑(56)(参见图6),在此凹坑(56)顶部的中心位置上,设有一个圆筒状的、开口朝下的小仓室(57)。⑤软质的塑料吸管(3)的末端与凹沟(50)中的一个小孔(51)相紧固地对接;此小孔(51)的里侧(即瓶内)也对接有一小段硬质的塑料小管(49),此小管的另一端可铺设在瓶底的最底端。⑥、软质的塑料吸管(3)的末端与小孔(51)对接后,此吸管(3)附贴着凹沟(50)向上延伸,并倾斜地进入环绕瓶体的凹槽(53)(参见图5),而后便在此凹槽(53)中缠绕若干圈;然后吸管(3)又回到凹槽(53)与凹沟(50)的贯通处,并倾斜地进入凹沟(50);它(3)再顺着凹沟(50)向下到达其底端的拱顶(47)后(参见图5);便向里拐入了瓶底中心的凹坑(56)(参见图6),最后将吸管(3)首端上的小阀门(38)整个儿地塞入凹坑(56)顶部的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附带有吸管与微型气筒的饮料瓶,此瓶也有瓶体和瓶盖,其特征在于:a.在瓶体的基底(10)上,粘有一个底座(9);此底座上设有一个环绕基底(10)的、圆环状的仓室(8);此仓室的外围设有一个圆管状的仓室门(14);此仓室门可上移或下移, 即可开启或关闭;b.吸管(3)的末端与基底(10)底端上的出液口(2)相对接;吸管(3)的首端上设有小阀门(38);c.可将整条的吸管(3)及其小阀门(38),缠绕与储藏在圆环状的仓室(8)内;也可将它们(3、38)解开、取出; d.瓶盖(33)上固装有一个可伸入瓶内的微型气筒(22);此微型气筒的底端固装有一个气门心(19);此微型气筒的顶部设有密封件;此微型气筒的内部设有螺旋拉伸弹簧(23),此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于一个环状平面(25)上,另一端则固定于一个圆形挡板(2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闽伟
申请(专利权)人:金闽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