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1731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3 01:31
一种船用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它包括由左船和右船构成的双体船,其特征左船的船体与右船的船体的内侧船舷之间分布有固定支架,且使左船的船体和右船的船体联成一体,左船的船体与右船的船体的内侧船舷的后、前端部处各设一左、右连接件,左船的船体与右船的船体的内侧船舷的后、前端部处各设一底面为推移网板的后、前收集筐,并在其内各分布无杆气缸,在其外各设一翻转气缸,左船的船体、右船的船体内的中部各设有左、右设备箱及垃圾挡板,左、右设备箱各下层设柴油发电机,中层设带电磁换向阀的空气压缩机,上层设为带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室,左、右设备箱上端面上各分布有输气管及总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船用水面垃圾收集装置适宜于小型船体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收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船用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同时周边生态环境状况也受到越来越重 视。 然而,随着生态的不平衡,水体富营养化的出现,藻类漂浮于水面,以及水面上的 生活垃圾污染水面。通常水面垃圾收集由人工打捞处理,这就需要消耗大量劳动力,并且效 率低下。后来使用专用船体上的铲斗型链网式收集方式或刮板式收集方式,但是这种船体 结构复杂,维修保养繁琐,而且机械结构上还存在油液污染水面。因此为了更好处理水面垃 圾收集,迫切需要针对上述问题实施进一步的改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船用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它不但能有效地清除水 面垃圾及收集处理,而且结构简洁,操作方便,装卸容易。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本技术的船用水面垃圾收 集装置包括一双体船,所述双体船由左船和右船所构成,所述左船的船体与右船的船体的 内侧船舷之间分布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由连接杆及连接杆两端端部处的呈倒"U"字 形状的左、右固定夹所构成,所述呈倒"U"字形状的左、右固定夹上各分布有带锁紧螺栓的 内螺纹孔,所述固定支架的连接杆两端端部的呈倒"U"字形状的左、右固定夹分别安置在 所述左船的船体与右船的船体的内侧船舷处,并由锁紧螺栓固定,且使所述左船的船体与 右船的船体联接成一体,所述左船的船体的内侧船舷后端部处设有一左连接件,所述左连 接件由为呈横向槽钢的左固定座、为呈横向槽钢的左固定座上端壁上的左前、后铰接件及 左中气缸支撑板构成,所述左中气缸支撑板的下端端部处还设有一左中铰接件,所述为呈 横向槽钢的左固定座上端壁上的两端端部处还分布有带锁紧螺栓的内螺纹孔,所述为呈横 向槽钢的左固定座与所述左船的船体的内侧船舷后端部处形成嵌接联接,并由其上端壁上 的两端端部处所还分布的内螺纹孔处的锁紧螺栓固定,所述左船的船体的内侧船舷的后端 部处设有一后收集筐,所述后收集筐由后左网板、后右网板及后左网板与后右网板的后端 端部之间的后后网板连成一体而形成,所述后左网板与后后网板的下端端部的交接处内设 有一其上带内螺纹孔的后左后无杆气缸座,所述后左后无杆气缸座上的内螺纹孔处螺纹联 接有一带呈横向"L"形状的且其上分布有后左后安装孔的后左后滑块的后左后无杆气缸, 所述后左后无杆气缸的缸体上带上、下进气孔,所述后右网板与后后网板的下端端部的交 接处内设有一其上带内螺纹孔的后右后无杆气缸座,所述后右后无杆气缸座上的内螺纹孔 处螺纹联接有一带呈横向"L"形状的且其上还分布有后右后安装孔的后右后滑块的后右 后无杆气缸,所述后右后无杆气缸的缸体上带上、下进气孔,所述后右网板下端端面的前端 端部处内设有一其上带内螺纹孔的后右前无杆气缸座,所述后右前无杆气缸座上的内螺纹 孔处螺纹联接有一带呈横向"L"形状的且其上还分布有后右前安装孔的后右前滑块的后 右前无杆气缸,所述后右前无杆气缸的缸体上带上、下进气孔,所述呈横向"L"形状的后左 后滑块上所分布的后左后安装孔处、所述呈横向"L"形状的后右后滑块上所分布的后右后 安装孔处及所述呈横向"L"形状的后右前滑块上所分布的后右前安装孔处上搁置有一相 对于所述后左后无杆气缸、后右后无杆气缸及后右前无杆气缸处均为设有相配缺口的后推 移网板,所述后推移网板上分别与所述呈横向"L"形状的后左后滑块上所分布的后左后安 装孔、所述呈横向"L"形状的后右后滑块上所分布的后右后安装孔及所述呈横向"L"形状 的后右前滑块上所分布的后右前安装孔相对处均分别分布有孔,并由螺栓及螺母形成联接 固定,所述后收集筐的后左网板的上端端面上还向上延伸有一后左档板,所述后收集筐的 后左网板的上端端部的左、右端部处还分别设有后左、右铰接件,中部处还设有一后中铰接 件,所述后收集筐的后左网板的上端端部的左、右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后左、右铰接件分别与 所述左连接件的为呈横向槽钢的左固定座上端面上的左前、后铰接件形成铰接联接,所述 后收集筐的后左网板的中部处所设的后中铰接件与所述左连接件的为呈横向槽钢的左固 定座上端面上的左中气缸支撑板下端端部处所设的左中铰接件之间设有一左翻转气缸,所 述左翻转气缸的气缸体下端部处带有一进气孔,下端端部处带有一铰接件,所述左翻转气 缸的伸缩杆上端部处带有一进气孔,上端端部处带有一铰接件,所述左翻转气缸的气缸体 下端端部处所带的铰接件与所述左连接件的为呈横向槽钢的左固定座上端面上的左中气 缸支撑板下端端部处所设的左中铰接件形成铰接联接,所述左翻转气缸的伸缩杆上端端部 处所带的铰接件与所述后收集筐的后左网板的中部处所设的后中铰接件形成铰接联接,所 述左船的船体内的中部处由后向前依次设有左垃圾挡板及左设备箱,所述左设备箱的下层 设有左柴油发电机,中层设有左空气压缩机,上层设为带左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室,所述左 设备箱的上端面上设有左输气管A、左输气管B、左输气管C、左输气管D、左输气管E、左输气 管F、左输气管G、左输气管H及左总开关,所述左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由气管与左电磁换向 阀?::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左电磁换向阀?:的左位出气口由气管与左电磁换向阀i的进气口连 通,所述左电磁换向阀的右位出气口由气管与左电磁换向阀Ii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左电磁 换向阀II的左位出气口由气管与所述左设备箱上端面上所设的左输气管A、左输气管B及左 输气管C的下端进气口形成并接连通,所述左电磁换向阀Π 的右位出气口由气管与所述左 设备箱上端面上所设的左输气管E、左输气管F及左输气管G的下端进气口形成并接连通, 所述左电磁换向阀通的左位出气口由气管与所述左设备箱上端面上所设的左输气管D的 下端进气口形成连通,所述左电磁换向阀IJI的右位出气口由气管与所述左设备箱上端面上 所设的左输气管H的下端进气口形成连通,所述左设备箱上端面上所设的左输气管A、左输 气管B及左输气管C的上端出气口依次分别由气管与所述后左后无杆气缸的缸体上所带下 进气孔、后右后无杆气缸的缸体上所带下进气孔及后右前无杆气缸的缸体上所带下进气孔 一一连通,所述左设备箱上端面上所设的左输气管E、左输气管F及左输气管G的出气口依 次分别由气管与所述后左后无杆气缸的缸体上所带上进气孔、后右后无杆气缸的缸体上所 带上进气孔及后右前无杆气缸的缸体上所带上进气孔连通,所述左设备箱上端面上所设的 左输气管D的上端出气口与所述左翻转气缸的气缸体下端部处所带的下进气孔由气管连 通,所述左设备箱上端面上所设的左输气管H的上端出气口与所述左翻转气缸的伸缩杆上 端部处所带的上进气孔由气管连通,所述左柴油发电机的输出电源线的另一端、左空气压 缩机的输入电源线的另一端、左电磁换向阀?输入电源线的另一端、左电磁换向阀的输入 电源线的另一端、左电磁换向阀IS的输入电源线的另一端及左总开关的控制线的另一端均 一一与所述左可编程控制器的相应的接线端子形成电连接,所述右船的船体的内侧船舷前 端部处设有一右连接件,所述右连接件由为呈横向槽钢的右固定座、为呈横向槽钢的右固 定座上端壁上的右前、后铰接件及右中气缸支撑板构成,所述右中气缸支撑板的下端端部 处还设有一右中铰接件,所述为呈横向槽钢的右固定座上端壁上的两端端部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用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它包括一双体船,所述双体船由左船和右船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船的船体(1)与右船的船体(2)的内侧船舷之间分布有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由连接杆(31)及连接杆(31)两端端部处的呈倒“U”字形状的左、右固定夹(32、33)所构成,所述呈倒“U”字形状的左、右固定夹(32、33)上各分布有带锁紧螺栓(34、35)的内螺纹孔,所述固定支架(3)的连接杆(31)两端端部的呈倒“U”字形状的左、右固定夹(32、33)分别安置在所述左船的船体(1)与右船的船体(2)的内侧船舷处,并由锁紧螺栓(34、35)固定,且使所述左船的船体(1)与右船的船体(2)联接成一体,所述左船的船体(1)的内侧船舷后端部处设有一左连接件(11),所述左连接件(11)由为呈横向槽钢的左固定座(111)、为呈横向槽钢的左固定座(111)上端壁上的左前、后铰接件(1111、1112)及左中气缸支撑板(1113)构成,所述左中气缸支撑板(1113)的下端端部处还设有一左中铰接件(11131),所述为呈横向槽钢的左固定座(111)上端壁上的两端端部处还分布有带锁紧螺栓(1114)的内螺纹孔,所述为呈横向槽钢的左固定座(111)与所述左船的船体(1)的内侧船舷后端部处形成嵌接联接,并由其上端壁上的两端端部处所还分布的内螺纹孔处的锁紧螺栓(1114)固定,所述左船的船体(1)的内侧船舷的后端部处设有一后收集筐(12),所述后收集筐(12)由后左网板(121)、后右网板(122)及后左网板(121)与后右网板(122)的后端端部之间的后后网板(123)连成一体而形成,所述后左网板(121)与后后网板(123)的下端端部的交接处内设有一其上带内螺纹孔的后左后无杆气缸座(124),所述后左后无杆气缸座(124)上的内螺纹孔处螺纹联接有一带呈横向“L”形状的且其上分布有后左后安装孔(132)的后左后滑块(131)的后左后无杆气缸(13),所述后左后无杆气缸(13)的缸体上带上、下进气孔(133、134),所述后右网板(122)与后后网板(123)的下端端部的交接处内设有一其上带内螺纹孔的后右后无杆气缸座(125),所述后右后无杆气缸座(125)上的内螺纹孔处螺纹联接有一带呈横向“L”形状的且其上还分布有后右后安装孔(142)的后右后滑块(141)的后右后无杆气缸(14),所述后右后无杆气缸(14)的缸体上带上、下进气孔(143、144),所述后右网板(122)下端端面的前端端部内处设有一其上带内螺纹孔的后右前无杆气缸座(126),所述后右前无杆气缸座(126)上的内螺纹孔处螺纹联接有一带呈横向“L”形状的且其上还分布有后右前安装孔(152)的后右前滑块(151)的后右前无杆气缸(15),所述后右前无杆气缸(15)的缸体上带上、下进气孔(153、154),所述呈横向“L”形状的后左后滑块(131)上所分布的后左后安装孔(132)处、所述呈横向“L”形状的后右后滑块(141)上所分布的后右后安装孔(142)处及所述呈横向“L”形状的后右前滑块(151)上所分布的后右前安装孔(152)处上搁置有一相对于所述后左后无杆气缸(13)、后右后无杆气缸(14)及后右前无杆气缸(15)处均为设有相配缺口的后推移网板(41),所述后推移网板(41)上分别与所述呈横向“L”形状的后左后滑块(131)上所分布的后左后安装孔(132)、所述呈横向“L”形状的后右后滑块(141)上所分布的后右后安装孔(142)及所述呈横向“L”形状的后右前滑块(151)上所分布的后右前安装孔(152)相对处均分别分布有孔,并由螺栓及螺母形成联接固定,所述后收集筐(12)的后左网板(121)的上端端面上还向上延伸有一后左档板(1211),所述后收集筐(12)的后左网板(121)的上端端部的左、右端部处还分别设有后左、右铰接件(1212、1213),中部处还设有一后中铰接件(1214),所述后收集筐(12)的后左网板(121)的上端端部的左、右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后左、右铰接件(1212、1213)分别与所述左连接件(11)的为呈横向槽钢的左固定座(111)上端面上的左前、后铰接件(1111、1112)形成铰接联接,所述后收集筐(12)的后左网板(121)的中部处所设的后中铰接件(1214)与所述左连接件(11)的为呈横向槽钢的左固定座(111)上端面上的左中气缸支撑板(1113)下端端部处所设的左中铰接件(11131)之间设有一左翻转气缸(51),所述左翻转气缸(51)的气缸体下端部处带有一进气孔(513),下端端部处带有一铰接件(515),所述左翻转气缸(51)的伸缩杆上端部处带有一进气孔(512),上端端部处带有一铰接件(514),所述左翻转气缸(51)的气缸体下端端部处所带的铰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珍杨佺李俊高衍人吕超白飞马迪红王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