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富氧氰化的充气搅拌浸出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17110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3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富氧氰化的充气搅拌浸出槽,包括槽体,槽体的下端设有底板,底板置于底座上,槽体内设有搅拌桨,槽体的侧壁开口并在开口处设有两根通气管,通气管斜向下插入槽体内,通气管的内端开有小孔,小孔朝向所述底板。两根通气管分别在槽体的两侧沿圆周切线方向插入到槽体内,且插入方向与搅拌浆的旋转方向一致。通气管外有套管密封,套管采用楔性橡胶密封外以锁紧螺母锁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充气均匀且速度快、充气效果好,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工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有色冶金、化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富氧氰化的充气搅拌浸出槽
技术介绍
传统的黄金提取技术一般采取氰化法。但随着矿产资源的贫化和回收处理渣的要求,对提高浸出强度提高了进一步的要求。富氧氰化法在强化浸出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富氧氰化有多种方式,如加压充空气、常压通富氧等,前者的设备成本大,而后者简单易行,成本低,且可显著提高水中溶解氧。目前对于富氧氰化没有专门的浸出设备。专利200610113597提供了这样一种技术方案:即采用在浸出槽中插入空气喷嘴至槽底部通空气的方式,实现充气搅拌浸出的要求,但缺点是氧气分布不均匀,扩散速度慢,氧气仅从矿浆的一个点处开始扩散,不能和矿浆充分混合;专利201310692302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采用以中空搅拌轴为核心部件的充气搅拌设备,从中空的搅拌轴内部通入空气,通过大伞形齿轮和小伞形齿轮之间的啮合实现边搅拌边通气的目的,空气随着搅拌从矿浆下部开始向上扩散,但搅拌装置需要复杂的设计和加工,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充气效果好的用于富氧氰化的充气搅拌浸出槽。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用于富氧氰化的充气搅拌浸出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的下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置于底座上,所述槽体内设有搅拌桨,所述槽体的侧壁开口并在开口处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斜向下插入所述槽体内,所述通气管的内端开有小孔,所述小孔朝向所述底板。由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富氧氰化的充气搅拌浸出槽,由于槽体的侧壁开口并在开口处设有通气管,通气管斜向下插入槽体内,通气管的内端开有小孔,小孔朝向底板,这样使得高速气体打到槽体后反弹,一方面加强对底部沉积物的搅动,另一方面使气泡打碎后气液充分混合,结构简单、充气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富氧氰化的充气搅拌浸出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富氧氰化的充气搅拌浸出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通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的用于富氧氰化的充气搅拌浸出槽,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包括槽体,所述槽体的下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置于底座上,所述槽体内设有搅拌桨,所述槽体的侧壁开口并在开口处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斜向下插入所述槽体内,所述通气管的内端开有小孔,所述小孔朝向所述底板。所述槽体的侧壁在距底板30mm高度处开口,所述的通气管与垂直方向成45度斜插进入所述槽体内。所述槽体的平面投影为圆形,所述的通气管有两根,两根通气管在平面投影上分别在所述槽体的两侧沿圆周切线方向插入到所述槽体内,且插入方向与所述搅拌浆的旋转方向一致。所述通气管的内端开有三个0.5mm的小孔。所述的通气管外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通气管之间设有楔性橡胶密封垫并以锁紧螺母锁紧。本技术的用于富氧氰化的充气搅拌浸出槽,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充气不均匀、设备复杂的缺点,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充气均匀且速度快、充气效果好等优点。且对于其它需要充气和搅拌同时进行的反应,本技术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适应性强、可工业化应用。本技术中,通气管角度与垂直方向成45度斜插进入槽体,这样使得高速气体打到槽体后反弹,一方面加强对底部沉积物的搅动,另一方面使气泡打碎后气液充分混合;所述的通气管角度在圆周切线方向,与机械搅拌一致,使整个槽体底部沉积物沿圆周方向高速旋转,然后在机械搅拌的提升作用下,进入气固对流层。通气管内端密闭开小孔,形成高速射流与槽底或槽壁碰撞后进一步被打碎成微小气泡,气液得以充分混合;通气管外有套管密封,套管采用楔性橡胶密封外以锁紧螺母锁紧,保证矿浆不外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充气均匀,气液固三相得到充分快速的混合,高速气流撞击槽壁后,迅速破裂与液体充分混合,且气流可沿圆周旋转,使沉积物搅动提升;(2)设备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不需要复杂的电机设备,通过机械加工即可制成;⑶成本低;(4)氰化浸出率高。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搅拌槽主要由槽体1、底板2、放料口 3、套管4、通气管5、底座6、挡流板7组成。图3中的8处即为通气管顶端开小孔处,9处为密封胶垫,10处为锁紧螺母。本实例中的搅拌槽体积为2.5L,各部件的尺寸及材质如下:槽体1:直径110mm,高350mm,厚5mm,有机玻璃制成;底板2:长120mm,宽120臟,厚10mm,有机玻璃制成;放料口 3:1”,长40mm,有机玻璃制成,出口处有螺纹球阀;套管4:1/2”,长50mm,有机玻璃制成,计2个;通气管5:1/4”,长250mm,不锈钢制成,中部有螺纹球阀,计2个;底座6:长330mm,宽280mm,高300mm,不锈钢制成;挡流板7:长330mm,宽15mm,厚5mm,有机玻璃制成,计2个;小孔8:位于通气管顶端,直径0.5mm,计3个;密封胶垫9:与套管4匹配;锁紧螺母10:在密封胶垫外,与套管4匹配。在距离槽体底板2向上30mm处的槽体I两侧有开口,连接通气管5,该通气管5外侧由套管4密封。放料口 3位于槽体底部,槽体I的内部有2块挡流板7。当搅拌槽工作时,气体通过通气管5内端的小孔8进入槽体1,所述的通气管5的角度与垂直方向成45度,这样使得高速气体打到槽体I后反弹,一方面加强对底部沉积物的搅动,另一方面使气泡打碎后气液充分混合;所述的两个通气管5的角度在圆周切线方向,与机械搅拌一致,使整个槽体底部沉积物沿圆周方向高速旋转,然后在机械搅拌的提升作用下,进入气固对流层。所述的通气管5内端密闭开小孔,形成高速射流与槽底或槽壁碰撞后进一步被打碎成微小气泡,气液得以充分混合;所述的通气管5外有套管4密封,套管4采用楔性橡胶垫9密封外以锁紧螺母10锁紧,保证矿浆不外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主权项】1.一种用于富氧氰化的充气搅拌浸出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所述槽体的下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置于底座上,所述槽体内设有搅拌桨,所述槽体的侧壁开口并在开口处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斜向下插入所述槽体内,所述通气管的内端开有小孔,所述小孔朝向所述底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富氧氰化的充气搅拌浸出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侧壁在距底板30mm高度处开口,所述的通气管与垂直方向成45度斜插进入所述槽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富氧氰化的充气搅拌浸出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平面投影为圆形,所述的通气管有两根,两根通气管在平面投影上分别在所述槽体的两侧沿圆周切线方向插入到所述槽体内,且插入方向与所述搅拌浆的旋转方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富氧氰化的充气搅拌浸出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内端开有三个0.5mm的小孔。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富氧氰化的充气搅拌浸出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管外设有套管,所述套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富氧氰化的充气搅拌浸出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所述槽体的下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置于底座上,所述槽体内设有搅拌桨,所述槽体的侧壁开口并在开口处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斜向下插入所述槽体内,所述通气管的内端开有小孔,所述小孔朝向所述底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李云徐晓辉韦其晋张淼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