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机、笔记本电脑的3C产品主要采用锂离子电池供电,锂离子电池的理论比能量在400-600Wh/kg,锂离子电池需要一些必要的辅助材料:如集流体、隔膜、电解液及包装材料,所以实际生产的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远低于理论比能量,一般处于90-200Wh/kg之间。随着智能手机和电动车等高耗电产品的发展,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已难以全面满足这些产品的苛刻要求。近十几年,各种新型的高比能量电池材料被开发出来,其中有机正极材料由于其组成元素简单易得、结构多样而成为研究热点。常见的有机正极材料主要利用碳氧双键的可逆嵌脱锂来实现其储锂功能,如蒽醌及聚硫醚蒽醌【Z.P.Song,H.Zhan andY.H.Zhou, Chemical Communicat1ns, 2009, 448-450.】,酸酐【X.Y.Han, C.X.Chang, L.J.Yuan, T.L.Sun and J.T.Sun, Advanced Materials, 2007,19,1616-1621 】,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苯二酚溶液、浓盐酸和甲醛溶液混合均匀,加热反应,自然冷却、过滤、乙醇洗涤、干燥,得到含酚羟基的聚合物;(2)、将步骤(1)制备的含酚羟基的聚合物加入到氧化剂溶液中,加热搅拌反应,过滤,水洗涤,乙醇洗涤后,干燥,得到聚合物正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绍忠,王秀田,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