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树脂制管状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031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树脂制成的管状容器,其大直径的颈部(4)从管状主体(1)的圆筒部(3)竖起,从该颈部竖立起来的纵向圆筒(43)的上面被带挤出孔(6)的顶壁(5)封闭,上述挤出孔(6)被从可相对于上述颈部翻动的盖板(9)里面垂下的拴(11)封闭,上述纵向圆筒(43)的下部,通过固定在上述颈部(4)上或于其连续形成,与颈部不可分离地连接着,在该连接部位形成有将纵向圆筒上部切除用的分离部(44),拉断分离部用的、具可挠性的带状部(45)从与该分离部上方的纵向圆筒部分的一部分连续形成的共有壁部(46)开始突出出来,将除该共有壁部外的上述纵向圆筒部分围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合成树脂制成的管状容器的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这种容器,由管状主体与帽盖主体构成,管状主体具有在薄壁圆筒部上端经肩部竖立着的直径较小的颈部,帽盖主体用带挤出孔的顶壁封闭拧合在上述颈部外面的嵌合筒的上面、并在该顶壁的周缘部设有可通过薄壁的合页翻动的盖板,具有这种结构的管状容器被广泛使用。但是,在该容器中,为了将帽盖主体可靠地连接在颈部的外面,就必须在上述颈部的外面与嵌合筒的里面上下方向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相互嵌合的螺纹,因此颈部与嵌合简要有一定长度,造成材料白白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申请人专利技术过可以缩短从包括上述颈部在内的肩部上端至帽盖主体的长度的管状容器。在这类容器中,带挤出孔的顶壁的周缘部与管状主体的颈部上端连续形成,同时盖板通过嵌合在该颈部外面的固定筒等与上述颈部连接,嵌合固定在上述颈部外面的周壁从带挤出孔的顶壁周缘下垂,盖板通过合页与该顶壁的一部分连接,构成帽盖主体。但是,这类容器的上述带挤出孔的顶壁周缘部要与颈部成一体连续形成,或者要用难以分离的结构将上述顶壁与颈部连接,因此,管状容器中的收容物容易用剩。这就是说,在管状容器中的收容物变少时,残存在容器肩部内的收容物因该肩部的刚性较大,难以仅靠挤压取出。在颈部与顶壁一体化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象上述有顶嵌合筒拧合在颈部外面时,将该嵌合筒取下从而取出收容物的,另外,将顶壁下面垂下的短筒紧嵌在颈部外面的那种管状容器也难以做到这一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管状容器上装上在上述收容物变少时将上述顶壁除去的装置。与此相关的已有技术有例如在技术公开第121262/1992号日本专利公报中所公开的技术,即以顶壁来封闭容器颈部外面的嵌合用周壁的上面,并在由该顶壁中心部凹陷成有底圆筒形而形成的凹陷圆筒部的底板周缘形成断裂线,该断裂线里面的底板部分构成除去用板部,通过从该板部的后方周缘部竖立的支承片使拉断断裂线的环状把手向前突出。但是,这种已有技术,不过是与开始使用容器时拉动上述把手,将除去用板部除去,使容器开口的技术一样的技术而已,如上所述,它没有考虑到在为了将残存的一点收容物取出而除去底板的情况下,在容器上装上顶壁除去装置会不会给从容器开始使用到除去顶壁之间的通常操作,例如从挤出孔挤出液体的操作造成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方便取出残存的少量收容物用的、与颈部的上端面不可分离地连接着的顶壁的分离用断裂线等分离部,以及设有拉断该断裂部用的拉引片或带状部的管状容器。本专利技术的第2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在从容器开始使用到除去顶壁之间的通常使用状态下对容器的使用造成麻烦的、在容器上装着上述拉引片或带状部的管状容器。本专利技术的第3目的是提供能让断裂线的拉断作业变得容易的多种断裂线结构,以及由不同材料间的接合线形成的断裂线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成树脂制成的管状容器,其大直径的颈部从管状主体的圆筒部竖起,从该颈部竖立起来的纵向圆筒的上面被带挤出孔的顶壁封闭,上述挤出孔被从可相对于上述颈部翻动的盖板里面垂下的拴封闭,其特征是上述纵向圆筒的下部,通过固定在上述颈部上或于其连续形成,与颈部不可分离地连接着,在该连接部位形成有将纵向圆筒上部切除用的分离部,拉断分离部用的、具可挠性的带状部从与该分离部上方的纵向圆筒部分的一部分连续形成的共有壁部开始突出出来,将除该共有壁部外的上述纵向圆筒部分围位。上述纵向圆筒通过内凸缘从上述颈部竖起,同时在上述内凸缘上形成作为上述分离部的断裂线,上述盖板通过薄壁合页从与上述颈部外面嵌合的安装筒的上部突出出来。上述安装筒从上述纵向圆筒外面所设的外凸缘的外周部下面垂下,该安装筒与上述颈部的外面嵌合,在该安装筒内侧的外凸缘部分设置着一圈作为上述分离部的断裂线,上述盖板通过薄壁合页设置于上述外凸缘外周部的一部分上。上述纵向圆筒外面所设的外凸缘搁置在上述颈部的上端面上,外凸缘的下面与颈部的上端面被可剥离地焊接,该剥离面形成上述的分离部,上述盖板通过薄壁合页从与上述颈部外面嵌合的安装筒的上部突出出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容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容器的纵截面图。图3是图1的容器在开盖、除去了顶壁状态下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容器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容器在闭盖状态下的纵截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例的容器的纵截面图。图7是图6的容器的顶壁除去操作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图6的容器除去顶壁后状态的附图。图9是表示图6的容器的变形例的附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例的容器的纵截面图。图11是图10的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5实施例的容器的纵截面图。图13是图12的容器的盖体的底面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6实施例的容器的纵截面图。图15是表示图14的容器的开盖状态的立体图。图16是图14的容器的要部立体图。图17是表示图14的容器的帽盖主体嵌合装置的变形例的附图。图18是图14的容器的另一种变形例。图19是图14的容器的又一种变形例。图2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7实施例的容器的纵截面图。图21是图20的容器的另一种要部变形例的截面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8实施例的容器的纵截面图。图23是图22的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4是图22的容器的顶壁除去状态的说明图。图25是表示图22的容器的要部变形例的立体图。图2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9实施例的容器的纵截面图。图27是表示图26的容器的开盖状态的立体图。图28是图26的容器的要部横截面图。图29是图26的容器的顶壁除去状态的说明图。图3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0实施例的容器的纵截面图。图31是图30的容器的开盖状态的立体图。图32是图30的容器的顶壁除去状态的说明图。图33是图30的容器的另一种顶壁除去状态的说明图。图34是图30的容器的顶壁除去状态的立体图。图3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1实施例的容器的纵截面图。图36是图35的容器的顶壁除去状态的说明图。图37是图35的容器的另一种顶壁除去状态的说明图。图38是图35的容器的开盖状态的立体图。图39是图35的容器的顶壁除去状态的立体图。图4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2实施例的容器的纵截面图。图41是图40的容器的顶壁除去状态的说明图。图42是图40的容器的另一种顶壁除去状态的说明图。图43是图40的容器的开盖状态的立体图。图44是图40的容器的顶壁除去状态的立体图。图4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3实施例的容器的纵截面图。图46是图45的容器的顶壁除去状态的说明图。图47是图45的容器的另一种顶壁除去状态的说明图。图48是图45的容器的开盖状态的立体图。图49是图45的容器的顶壁除去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1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管状容器进行说明。该容器由管状主体1与帽盖主体2一体连接而成。该管状主体与帽盖主体分别用合成树脂制成。上述管状主体1具有上端开口、有弹性可挤压的圆筒部3。上述帽盖主体2,在上述圆筒部3的上端部,用超声波焊接或模压成型等方法连续形成与该圆筒部直径大致相同的大直径的颈部4的下端,在封闭该颈部上面的顶壁5的中心部,形成开有挤出孔6的喷嘴筒7,在上述顶壁外周的一部分(图中的后部)上通过三点合页结构8设置有盖板9。从该盖板的周缘以及里面,分别垂下短的盖板周壁10以及可嵌插在上述喷嘴筒7内的拴11。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树脂制成的管状容器,其大直径的颈部(4)从管状主体(1)的圆筒部(3)竖起,从该颈部竖立起来的纵向圆筒(43)的上面被带挤出孔(6)的顶壁(5)封闭,上述挤出孔(6)被从可相对于上述颈部翻动的盖板(9)里面垂下的拴(11)封闭,其特征是上述纵向圆筒(43)的下部,通过固定在上述颈部(4)上或于其连续形成,与颈部不可分离地连接着,在该连接部位形成有将纵向圆筒上部切除用的分离部(44),拉断分离部用的、具可挠性的带状部(45)从与该分离部上方的纵向圆筒部分的一部分连续形成的共有壁部(46)开始突出出来,将除该共有壁部外的上述纵向圆筒部分围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原和夫井田辰春岸隆生饭塚茂雄野濑和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