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9387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06:13
一种连接器装置(1),设置有:线束侧连接器(2),其设置有安置阴端子(T1)的第一壳体部(4);和传感器侧连接器(3),其设置有安置阳端子(T2)的第二壳体部(19)。阴端子(T1)和阳端子(T2)在完成第一壳体部(4)与第二壳体部(19)嵌合在一起的位置处连接在一起。线束侧连接器(2)设置有第三连接器(5),其可旋转地装接于第一壳体部(4)。第三连接器(5)设置有第三壳体部(9),其中,连接器嵌合部(6)的朝向由于第一壳体部(4)的旋转方向而变化。旋转防止肋(10)设置到第三壳体部(9)。第一壳体部(4)设置有:旋转容许环形槽(11);多个旋转防止壁(12),其成间隔地、比旋转容许环形槽(11)更进一步位于嵌合方向上地设置;和多个肋嵌合槽(13),其形成在相邻的旋转防止壁(12)之间的间隙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嵌合在两个壳体部之间而将各自端子互相电连接的连接器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这种类型的连接器装置,传统地,已经提出了各种装置(参见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图1中图示出这种连接器装置的第一传统实例。在图1中,根据第一传统实例的连接器装置50安装在发动机的气缸盖70中,以获取内置的燃油压力传感器元件(未示出)的输出。连接器装置50包括线束侧连接器51和传感器侧连接器60。线束侧连接器51包括壳体部52。第一端子53安置在壳体部52的一端侧上的内部中。外部端子54安置在壳体部52的另一端侧上的内部中。第一端子53通过容纳在壳体部52中的电线W连接到外部端子54。壳体部52包括容纳外部端子54的连接器嵌合部52a。外部连接器(未示出)嵌合到连接器嵌合部52a。传感器侧连接器60包括:传感器本体部61,传感器元件(未示出)安置在该传感器本体部61中;和壳体部63,该壳体部63固定于传感器本体部61,并且第二端子62安置在该壳体部63中。螺纹部61a形成在传感器本体部61的外周上。通过将传感器本体部61螺合到气缸盖70的螺纹孔70a内,传感器侧连接器60安装在气缸盖70中。利用上述构造,将传感器侧连接器60安装在气缸盖70中,并且其后,将顶盖71安装在气缸盖70上。然后,将线束侧连接器51插入到顶盖71的孔71a内并且嵌合到传感器侧连接器60。另外,作为第二传统实例,还提出了图2所示的连接器装置。在图2中,根据第二传统实例的连接器装置80具有圆形横截面,并且连接到电热塞(未示出),作为内燃机的插入式连接器。连接器装置80包括:树脂基体84,其具有三个同轴布置的触靴81至83;壳体部帽件85,其具有用于将连接器装置80锁定于其它电热塞连接器的锁定装置(未示出);和多个接触凸耳86,其通过电线(未示出)连接到发动机控制单元(未示出)。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2000-182702A专利文献2:US2010/0003841A1
技术实现思路
在第一传统实例中,传感器侧连接器60螺纹紧固到气缸盖70的螺纹孔70a。因此,传感器侧连接器60的壳体部63的旋转位置(朝向)是不恒定,导致产生形成在线束侧连接器51的壳体部51中的连接器嵌合部52a的开口的朝向变化的问题。由于该原因,已经要求根据外部连接器的电线的布线位置和方向将连接器嵌合部52a布置成期望的方向。另外,注意:当嵌合线束侧连接器51时,传感器侧连接器60的壳体部63位于顶盖71的孔71a中的深处。因此,不能清楚地识别传感器侧连接器60的壳体部63,使得难以将线束侧连接器51的壳体部52相对于传感器侧连接器60的壳体部63以正规嵌合旋转位置对准,从而引起嵌合可操作性差的问题。根据第二传统实例的连接器装置80存在相同的要求和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外部连接器所嵌合到的连接器嵌合部布置成期望的朝向的连接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的连接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其包括安置第一端子的第一壳体部;和第二连接器,其包括安置第二端子的第二壳体部。通过将第一壳体部与第二壳体部嵌合在一起,在第一壳体部与第二壳体部的嵌合完成位置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能够旋转地装接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第三连接器。所述第三连接器包括第三壳体部,该第三壳体部包括连接器嵌合部。所述连接器嵌合部的朝向由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旋转方向而变化。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三壳体部中的一个设置有旋转防止肋。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三壳体部中的另一个设置有:旋转容许环形槽,所述旋转防止肋能够能旋转地安置在该旋转容许环形槽中;多个旋转防止壁,该多个旋转防止壁间隔地设置,并且处于比所述旋转容许环形槽更进一步位于嵌合方向上的位置中;和多个肋嵌合槽,每个肋嵌合槽都形成在相邻的所述旋转防止壁之间的间隙中,并且该多个肋嵌合槽能够嵌合所述旋转防止肋。所述旋转防止肋可以设置有滑动凹槽。设置有所述旋转容许环形槽的所述第一壳体部或所述第三壳体部可以设置有能够插入到所述滑动凹槽内的环状滑动凸部。然后,在旋转防止肋能够旋转地布置在旋转容许环形槽中的情况下,所述滑动凸部插入到所述滑动凹槽内。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中的一个设置有引导肋。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中的另一个可以设置有旋转方向引导部,该旋转方向引导部以下面的方式引导所述引导肋:即使引导肋定位在任意旋转位置处,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也将进入正规嵌合旋转位置,直到当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开始互相进行接触时之前的位置为止。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的连接器装置,在旋转防止肋布置在旋转容许环形槽中的情况下,第一壳体部相对于第三壳体部能够旋转。从而,只要将第一壳体部的朝向设定为使得连接器嵌合部的开口的朝向变为期望的朝向,并且另外,在该朝向的情况下,使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在加深它们的嵌合的方向上移位,使得旋转防止肋嵌合到任意肋嵌合槽,则第三连接器在该旋转位置处固定于第一连接器。因此,由于能够在连接器嵌合部以期望朝向布置的情况下使第三连接器嵌合到第一连接器,所以能够将连接器嵌合部布置成与外部连接器的电线的布线位置或方向相对应的期望朝向。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传统实例中的连接器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是第二传统实例中的连接器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3是图示出将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安装在发动机的气缸盖中的状态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是处于嵌合之前的状态的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的透视图。图5(a)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并且图5(b)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的引导肋的前视图。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的传感器侧连接器的透视图。图7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一壳体部的前视图。图8(a)是沿着图7的线D-D截取的截面图,并且图8(b)是图8(a)的部分A的放大截面图。图9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一壳体部的前视图。图10是沿着图9的线E-E切割的部分的透视图。图11(a)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三连接器的透视图,并且图11(b)是图11(a)的部分B的放大透视图。图12(a)是在线束侧连接器的旋转期间,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的透视图,并且图12(b)是在旋转防止肋与肋嵌合槽接合之前,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的截面透视图。图13(a)是降低线束侧连接器的状态下,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的透视图,并且图13(b)是在旋转防止肋与肋嵌合槽接合的状态下,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的截面透视图。图14(a)至14(d)是图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的各个连接器的各嵌合过程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将参考图3至14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1一体地包括的燃烧压力传感器元件(未示出),并且安装在发动机20的气缸盖21中。如图4和5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1包括作为第一连接器的线束侧连接器2和作为第二连接器的传感器侧连接器3。线束侧连接器2包括第一壳体部4和可旋转地装接于该第一壳体部4的第三连接器5,作为第一端子的阴端子T1安置该第一壳体部4中。第三连接器5包括第三壳体部9。第三壳体部9包括:包括连接器嵌合部6的本体部7,该连接器嵌合部6容纳作为第三端子的外部端子T3;和筒状部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连接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部,第一端子安置在该第一壳体部中;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部,第二端子安置在该第二连接器中,其中由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部嵌合在一起,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部的嵌合完成位置处,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可旋转地装接到所述第一壳体部的第三连接器,所述第三连接器包括第三壳体部,该第三壳体部包括连接器嵌合部,所述连接器嵌合部的朝向由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旋转方向而变化,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三壳体部中的一者设置有旋转防止肋,并且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三壳体部中的另一者设置有:旋转容许环形槽,所述旋转防止肋能够可旋转地安置在该旋转容许环形槽中;多个旋转防止壁,该多个旋转防止壁间隔地设置,并且处于比所述旋转容许环形槽更进一步位于嵌合方向上的位置中;和多个肋嵌合槽,该多个肋嵌合槽中的每个都形成在相邻的所述旋转防止壁之间的间隙中,并且该多个肋嵌合槽能够嵌合所述旋转防止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3.19 JP 2013-0561611.一种连接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部,第一端子安置在该第一壳体部中;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部,第二端子安置在该第二连接器中,其中由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部嵌合在一起,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部的嵌合完成位置处,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可旋转地装接到所述第一壳体部的第三连接器,所述第三连接器包括第三壳体部,该第三壳体部包括连接器嵌合部,所述连接器嵌合部的朝向由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旋转方向而变化,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三壳体部中的一者设置有旋转防止肋,并且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三壳体部中的另一者设置有:旋转容许环形槽,所述旋转防止肋能够可旋转地安置在该旋转容许环形槽中;多个旋转防止壁,该多个旋转防止壁间隔地设置,并且处于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味義史日野文惠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