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电感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9382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8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电感成型模具,包括上固定板、安装在上固定板上的上模、与上模对应的上凹模、安装在上凹模另一侧的第一折弯凸模、下模底座、安装在下模底座的下模,以及与下模对应的下凹模,上凹模与下凹模上下对应,第一折弯凸模位于上凹模与下凹模之间;上凹模具有上模腔,下凹模具有下模腔,上模腔与下模腔上下对应,下凹模内设置有对应下模腔的第二折弯机构。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体式电感成型模具,其通过将原来需要多套模具经过多道工序实现的电感成型集成设计为一套模具进行一体成型,极大提高了成型效率及质量,并极大降低了加工成本与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式电感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参考图2为一种常用的电感的剖视图,其包括填料19,以及两端对称包覆在填料19中的导电片20,其制作工序包括:①将填料19填入凹模,然后将导电片20从母体切断并对称放到填料19上,然后导电片20上再进行二次填料19 ;②压合填料19,使导电片20紧密的压合在上下填料19中;③第一次折弯,使两端预留伸出的导电片20第一次向上折弯形成直角并贴合填料19的两侧端面;④第二次折弯,使两端超出填料19上端面的部分再次向内对折紧贴填料19上端面并形成C型导电片20。由于上述电感的成形包括多道工序,常规需要通过多套模具分步成形,效率低下且人工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电感成型模具,以实现电感的一体化高效成型,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投入与劳动强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一体式电感成型模具,包括上固定板、安装在所述上固定板上的上模、与所述上模对应的上凹模、安装在所述上凹模另一侧的第一折弯凸模、下模底座、安装在所述下模底座的下模,以及与所述下模对应的下凹模,所述上凹模与下凹模上下对应,所述第一折弯凸模位于所述上凹模与下凹模之间;所述上凹模具有上模腔,所述下凹模具有下模腔,所述上模腔与下模腔上下对应,所述下凹模内设置有对应所述下模腔的第二折弯机构。其中,所述第二折弯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下模腔两侧的第二折弯凸模,以及用于所述第二折弯凸模进退的驱动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体式电感成型模具,其通过将原来需要多套模具经过多道工序实现的电感成型集成设计为一套模具进行一体成型,极大提高了成型效率及质量,并极大降低了加工成本与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实施例所公开的一体式电感成型模具不意图不意图;图2为一种电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1.上固定板12.上模13.上凹模14.第一折弯凸模15.下凹模16.下模17.下模底座18.导电片进料口 19.填料20.导电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体式电感成型模具,包括上固定板11、安装在上固定板11上的上模12、与上模12对应的上凹模13、安装在上凹模13另一侧的第一折弯凸模14、下模底座17、安装在下模底座17的下模16,以及与下模16对应的下凹模15,上凹模13与下凹模15上下对应,第一折弯凸模14位于上凹模13与下凹模15之间;上凹模13具有上模腔,下凹模15具有下模腔,上模腔与下模腔上下对应,下凹模15内设置有对应下模腔两侧的第二折弯凸模,以及用于第二折弯凸模进退的驱动器。结合图2所示的电感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的本技术成型模具用于图2所示电感成型时,其工作原理如下: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下模16上升的同时,下凹模15的下模腔内同步第一次填料;在下模16上升的时候,导电片20通过导电片20进料口 18同步进入下凹模15的下模腔位置;上模12与上凹模13同步下降对导电片20进行切断第一成型平铺的导电片20 ;然后上模12复位;上模12复位后对上凹模13的上模腔进行填料;然后上模12、上凹模13、下凹模15、下模16合模成型,使导电片20两侧的填料19压紧并将导电片20压合在两侧的填料19之间,同时在合模过程中通过第一折弯凸模14实现对导电片20的第一次折弯,使导电片20的两端向内第一次折弯并紧贴填料19的两侧;然后第一次脱模,即上模12与上凹模13复位;然后通过第二折弯凸模对导电片20进行第二次折弯,使导电片20高出填料19上端面的部分向内折弯并紧贴填料19的上端面从而实现最终成型;最后第二次脱模获得如图2所示的成型的电感。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一体式电感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板、安装在所述上固定板上的上模、与所述上模对应的上凹模、安装在所述上凹模另一侧的第一折弯凸模、下模底座、安装在所述下模底座的下模,以及与所述下模对应的下凹模,所述上凹模与下凹模上下对应,所述第一折弯凸模位于所述上凹模与下凹模之间;所述上凹模具有上模腔,所述下凹模具有下模腔,所述上模腔与下模腔上下对应,所述下凹模内设置有对应所述下模腔的第二折弯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感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下模腔两侧的第二折弯凸模,以及用于所述第二折弯凸模进退的驱动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电感成型模具,包括上固定板、安装在上固定板上的上模、与上模对应的上凹模、安装在上凹模另一侧的第一折弯凸模、下模底座、安装在下模底座的下模,以及与下模对应的下凹模,上凹模与下凹模上下对应,第一折弯凸模位于上凹模与下凹模之间;上凹模具有上模腔,下凹模具有下模腔,上模腔与下模腔上下对应,下凹模内设置有对应下模腔的第二折弯机构。该技术提供的一体式电感成型模具,其通过将原来需要多套模具经过多道工序实现的电感成型集成设计为一套模具进行一体成型,极大提高了成型效率及质量,并极大降低了加工成本与劳动强度。【IPC分类】H01F41/00【公开号】CN204740943【申请号】CN201520337727【专利技术人】范开军, 闫志康 【申请人】昆山市东川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申请日】2015年5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式电感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板、安装在所述上固定板上的上模、与所述上模对应的上凹模、安装在所述上凹模另一侧的第一折弯凸模、下模底座、安装在所述下模底座的下模,以及与所述下模对应的下凹模,所述上凹模与下凹模上下对应,所述第一折弯凸模位于所述上凹模与下凹模之间;所述上凹模具有上模腔,所述下凹模具有下模腔,所述上模腔与下模腔上下对应,所述下凹模内设置有对应所述下模腔的第二折弯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开军闫志康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东川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