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氟唑环菌胺和咯菌腈以及氟吡呋喃酮的农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83234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5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氟唑环菌胺和咯菌腈以及氟吡呋喃酮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氟唑环菌胺在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40%,咯菌腈在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40%,氟吡呋喃酮在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70%;本发明专利技术农药组合物能够有效防治马铃薯上的多种病虫害,具有防治谱广、抗性发展较慢、增效作用显著和防治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以氟唑环菌胺和咯菌腈以及氟 吡呋喃酮为有效成分的农药组合物,应用于马铃薯上病虫害的防治。
技术介绍
氟唑环菌胺(Sedaxane):主要抑制线粒体,对丝核菌的效果显著,持效期长,对其 它种传和土传病害也有广谱的防治。 咯菌腈(Fludioxonil):为非内吸苯吡咯类触杀型杀菌剂,通过抑制葡萄糖磷酰 化有关的转移,并抑制真菌菌丝体的生长,最终导致病菌死亡,作用机理独特,与现有杀菌 剂无交互抗性。高效广谱,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等许多病原菌引起的种传和土传病害 有非常好的防效。 氟吡咲喃酮(Flupyradifurone):是新型烟碱类杀虫剂,作用于昆虫的中枢神经 系统,是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拮抗剂。主要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有效,对蜜蜂无害,并 不受开花应用限制,对作物安全。 对于农业上易产生抗药性的病虫害防治,使用作用机理不同、防治谱不同的农药 品种进行混配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如果配比合理,则可以产生显著的增效作用,使田间防治 效果显著优于各单剂的作用,扩大防治谱。大田中的病害和虫害往往混合发生,如马铃薯 上的蚜虫、黑痣病等病虫害常年混合发生,农民需要同时购买杀虫剂和杀菌剂,田头临时混 合,随意性大,往往不是超量使用,造成浪费,加大了环境污染,就是用量不足,影响防治质 量。且部分杀菌剂和杀虫剂由于化学反应等原因,并不适合混配在一起使用,混配不当也易 造成防治效果下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含有氟唑环菌胺和咯菌腈以及氟 吡呋喃酮的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马铃薯上蚜虫、蛴螬、晚疫病和黑痣病等多种病虫害,一 次用药可以虫病兼治,简化了农事,节药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防治质量。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含有氟唑环菌胺和咯菌腈以及氟吡呋喃酮的农药组合 物,有效成分为氟唑环菌胺、咯菌腈、氟吡呋喃酮,氟唑环菌胺在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 比为0. 1 %~40%,咯菌腈在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 1 %~40%,氟吡呋喃酮在农 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草药〇. 1 %~70%。 本专利技术农药组合物还含有农药制剂所需的辅助成分,包括乳化剂、分散剂、防冻 剂、防腐剂、成膜剂、消泡剂、着色剂等,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成分,并无特别 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的试验确定。 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加工成悬浮种衣剂。 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应用剂型的生产工艺均属现有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专利技术农药组合物,适用于防治马铃薯病虫害蚜虫、蛴螬、晚疫病、黑痣病。 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农药组合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 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浓 度。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农药组合物,通常采用拌种法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农业上应 用的其他使用技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氟唑环菌胺、咯菌腈和氟吡呋喃酮三元复配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较之单 剂或二元复配使用明显提高了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同时扩大了防治谱,做到了一药多治、 兼治多种病虫害。 2、氟唑环菌胺、咯菌腈和氟吡呋喃酮三元复配,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使用成 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延缓了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延长了农药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但不能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对于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原则 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氟唑环菌胺2%、咯菌腈1%、氟吡呋喃酮10%、农乳 500号10%、木质素碘酸钠1.5%、苯甲酸钠1.5%、聚醋酸乙烯酯0.5%、硅油1 %、丙三醇 1. 5%、玫瑰精油0. 5%,加水补足至100%。将各组分进行预先混合,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 经高剪切混合后加入成膜剂和着色剂调配,即可制得13%氟唑环菌胺·咯菌腈?氟吡呋喃 酮悬浮种衣剂。 该实施例用于防治马铃薯上的蚜虫、蛴螬、晚疫病和黑痣病:13%氟唑环菌胺?咯 菌腈?氟吡咲喃酮悬浮种衣剂按130g a. i. /IOOkg种子拌种处理,播种后40d对马铃薯上 的蚜虫、蛴螬、晚疫病和黑痣病的防效分别为86. 42%、83. 17%、84. 58%、85. 95% ;30%氟 P坐环菌胺20 %略菌腈悬浮种衣剂按40g a. i. /IOOkg种子拌种处理,播种后40d对马铃薯 上的蚜虫、蛴螬、晚疫病和黑痣病的防效分别为0. 84%、0. 92%、51. 37%、57. 89% ;44%氟 P坐环菌胺悬浮种衣剂按30g a. i. /IOOkg种子拌种处理,播种后40d对马铃薯上的姐虫、赂 螬、晚疫病和黑痣病的防效分别为〇. 37%、0. 75%、39. 74%、54. 53%;25克/升咯菌腈悬浮 种衣剂按20g a. i. /IOOkg种子拌种处理,播种后40d对马铃薯上的蚜虫、蛴螬、晚疫病和黑 痣病的防效分别为〇. 58%、0. 62%、48. 65%、52. 58% ;50%氟吡呋喃酮悬浮种衣剂按150g a. i. /IOOkg种子拌种处理,播种后40d对马铃薯上的蚜虫、蛴螬、晚疫病和黑痣病的防效分 别为66. 78 %、58. 93 %、0. 56 %、0. 78%。可见,氟唑环菌胺、咯菌腈和氟吡呋喃酮三元复配 后增效作用显著,持效期长,扩大了防治谱,对马铃薯上的蚜虫、蛴螬、晚疫病和黑痣病等病 虫害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或二元复配,三元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剂或二元复配 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减轻了环境负荷、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三元 复配药剂对马铃薯种薯发芽及植株生长产生药害。 实施例二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氟唑环菌胺3%、咯菌腈1 %、氟吡呋喃酮30%、农乳 400号10%、十二烷基硫酸钠 I. 5 %、苯甲酸钠 I. 5%、聚醋酸乙烯酯0. 5%、硅油I %、丙三 醇1. 5%、玫瑰红0. 5%,加水补足至100%。将各组分进行预先混合,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 经高剪切混合后加入成膜剂和着色剂调配,即可制得34%氟唑环菌胺·咯菌腈?氟吡呋喃 酮悬浮种衣剂。 该实施例用于防治马铃薯上的蚜虫、蛴螬、晚疫病和黑痣病:34%氟唑环菌胺?咯 菌腈?氟吡咲喃酮悬浮种衣剂按130g a. i. /IOOkg种子拌种处理,播种后40d对马铃薯上 的蚜虫、蛴螬、晚疫病和黑痣病的防效分别为84. 78%、83. 66%、85. 53%、82. 47% ;30%氟 P坐环菌胺20 %略菌腈悬浮种衣剂按40g a. i. /IOOkg种子拌种处理,播种后40d对马铃薯 上的蚜虫、蛴螬、晚疫病和黑痣病的防效分别为0. 93%、0. 77%、50. 75%、58. 17% ;44%氟 P坐环菌胺悬浮种衣剂按30g a. i. /IOOkg种子拌种处理,播种后40d对马铃薯上的姐虫、赂 螬、晚疫病和黑痣病的防效分别为〇. 64%、0. 48 %、40. 76 %、52. 69 %;25克/升咯菌腈悬浮 种衣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氟唑环菌胺和咯菌腈以及氟吡呋喃酮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氟唑环菌胺、咯菌腈、氟吡呋喃酮,氟唑环菌胺在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40%,咯菌腈在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40%,氟吡呋喃酮在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7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伟冷忠国王礼文朱刚陈佛祥吴泽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