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7238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4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成型机。所述压缩成型机(1)包括具有第一半模(21)和第二半模(22)的压缩成型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成型机(1)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成型模具(2)分开布置的冲孔装置(3),所述冲孔装置(3)具有冲头(31)和被冲孔部件的支承件(32),所述第一半模(21)和所述冲头(31)被布置在所述压缩成型机(1)的同一移动部分(11)上。由于利用所述压缩成型机(1)关闭时的压力同时对依次制造的两个部件分别进行冲孔和模制这两个独立的操作,所以无需额外的装置来驱动冲孔装置,实现了流水线作业,缩短了制造周期,大幅度减小了设备的整体体积和能源消耗,节省了制造成本,还避免了远距离运输模制好的部件去打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模制塑料部件的压缩成型机
,这样的部件特别地具有孔洞。
技术介绍
汽车的许多结构部件都可能属于以上所述的用塑料模制的具有孔洞的部件。这类部件的特点之一是在具有贯穿部件的孔洞的情况下仍然要保持良好的机械强度,因此往往在材料基体中散布有用于增强机械强度的增强体,比如纤维或织物。已知存在多种模制塑料部件的方法,比如压缩成型、注塑和挤制。其中,在模具中利用压力在高温下压缩成型部件的压缩成型模制法通常是通过模具的活动部件相对于模具的固定部件的移动来实现的。一般地,这些部件由钢制成,这种移动通过关闭压缩成型机来驱动。具体而言,首先在模具中铺设加热软化的塑料片。该塑料片典型的是复合材料,比如热固性塑料,例如是被称为“SMC”的材料,该缩写源于英语名称“sheet mouldingcompound”或者“sheet moulding composite”,即片状模塑料。然后启动压缩成型机以关闭模具,这时模具的活动部件例如向下移动(当模具的活动部件是上模时)直至关闭位置。接着,继续启动压缩成型机以将模制压力传递给塑料材料。塑料材料于是在压力作用下流动并具有了模具型腔的形状。最后,塑料材料发生聚合反应从而成型为部件。为了在塑料模制部件中形成孔洞,已知存在多种现有技术。例如一种包括能够模制出孔洞的局部形状的模具,用于在模制部件的同时在其中开孔。该局部形状例如是形状与期望的孔洞一致的钎具。虽然该方案想到了利用模具关闭时的压力来冲孔,然而,由于用于模制部件的塑料材料一般预先浸渍了用于增强机械强度的纤维,在对加热软化的材料冲孔时这些增强纤维很可能缠绕在钎具上,从而破坏期望的随机且均匀的纤维取向,导致部件上出现局部增强纤维不均质,例如在开孔位置可能很少甚至没有增强纤维,从而影响部件的机械强度。此外,还提出了在模制完成后再进行开孔的方案。传统的先模制再开孔的方案中使用的开孔设备是独立于模制设备比如压缩成型机存在的设备,其例如通过加工、钻孔、冲孔等方式一次对一个或多个部件进行开孔,因此需要将部件从模制设备远距离运送至开孔设备。然而,该方案具有多种弊端。首先,因为要么使用加工中心和/或冲孔压机等大功率设备,要么使用加工工具和/或开孔工具等专用设备,这些设备都需要进行控制和驱动,所以制造孔洞所需的空间、时间、能源、成本等均大幅度增加。而且,开孔设备的处理能力如果与模制设备的处理能力不一致的话,还可能导致待开孔设备运转过于饱和或不饱和的问题。另外,远距离运输部件也带来了空间、时间、能源、成本等方面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弊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成型机,包括具有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的压缩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成型机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成型模具分开布置的冲孔装置,所述冲孔装置具有冲头和被冲孔部件的支承件,所述第一半模和所述冲头被布置在所述压缩成型机的同一移动部分上。在根据本技术的压缩成型机中,由于压缩成型模具的移动半模和冲孔装置的冲头被布置在压缩成型机的同一移动部分上,因此压缩成型机的关闭即压缩成型机的移动部分沿关闭方向的移动可驱动压缩成型模具的移动半模和冲孔装置的冲头一起沿该关闭方向移动,从而同时关闭压缩成型模具和冲孔装置,也就是同时进行了模制和冲孔这两个独立的操作。同样地,压缩成型机的打开即压缩成型机的移动部分沿打开方向的移动可驱动压缩成型模具的移动半模和冲孔装置的冲头一起沿该打开方向移动,从而同时打开压缩成型模具和冲孔装置。因此,根据本技术的压缩成型机充分利用了压缩成型机关闭时的压力,无需额外的装置来驱动冲孔装置,大幅度减小了设备的整体体积和能源消耗,节省了制造成本,并且避免了远距离运输模制好的部件去打孔。在所述第一半模和所述冲头被布置在所述压缩成型机的同一移动部分上的情况下,优选地将所述第二半模和所述被冲孔部件的支承件布置在所述压缩成型机的同一不移动部分上。在根据本技术的压缩成型机中,由于冲孔装置与压缩成型模具分开布置,并且同时进行模制和冲孔这两个操作,因此在冲孔装置对一个模制好的部件η进行冲孔的同时压缩成型模具可以模制下一个部件η+1。也就是说,该压缩成型机在不同区域在同一时间对依次制造的两个部件分别进行冲孔和模制,从而形成了流水线作业,大幅度缩短了部件制造周期。优选地,根据本技术的压缩成型机还包括自动馈送装置,用于馈送模制材料给压缩成型模具、从压缩成型模具运送模制好的部件给冲孔装置以及从冲孔装置取走冲好孔的部件。所述自动馈送装置有利地具有两个工作表面,以便通过简单的平移来对所述压缩成型模具的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或者对所述冲孔装置的冲头和被冲孔部件的支承件分别进行两个不同的操作。通过灵活运用这两个工作表面,可以使该自动馈送装置的行程最优化,避免该自动馈送装置进行需要较多空间和时间的转动,从而大幅度缩短部件制造周期。特别地,所述自动馈送装置的两个工作表面中的第一表面从所述第一半模抓取模制好的部件,而第二表面抓取用于模制下一个部件的材料运送给所述第二半模;或者,所述第一表面抓取模制好的部件运送给所述冲头,而所述第二表面从所述被冲孔部件的支承件抓取冲好孔的部件。这样,即使在压缩成型机完全打开的情况下,也只需自动馈送装置在压缩成型模具的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之间的一次移动即可卸下模制好的部件η并加载用于模制下一个部件η+1的材料,同样地也只需自动馈送装置在冲孔装置的冲头与被冲孔部件的支承件之间的一次移动即可加载待冲孔的部件η+1并卸下冲好孔的部件η。优选地,所述自动馈送装置的第一表面上布置有吸盘,第二表面上布置有爪和/或可收起的吸盘。在根据本技术的压缩成型机中,优选地,所述冲孔装置结合了形状定形工具,用于在对模制好的部件进行冲孔之前或期间对该部件进行形状校正。事实上,在模制刚完成时,部件可能还没有完全冷却固化因此可能发生轻微变形,使用对形状进行校正的定形工具可以提高部件几何形状和冲孔位置的精确度。在根据本技术的压缩成型机中,优选地,所述冲头具有用于冲压出多个孔的多个钎具。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被冲孔部件的支承件具有数量与所述冲头的钎具一致的多个柱件,所述柱件有利地是空心管以使得所述钎具在穿透所述被冲孔部件之后至少部分地伸入所述空心管当中。由此冲孔位置的精确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并且便于压缩成型机打开时钎具抽离开被冲孔的部件。【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为了说明的目的,这些图并非完全按比例绘制。图1是处于打开待机状态的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成型机的示意性正视图。图2至图5示意性地按顺序示出了使用图1的压缩成型机来依次制造三个部件n、η+1和η+2的过程,其中:-图2示出了初始化的打开的压缩成型机,其中在冲孔装置中加载了模制好的部件η并在压缩成型模具中加载了用于模制下一个部件η+1的材料;-图3示出了关闭的压缩成型机,其对部件η冲孔并同时模制部件η+1;-图4不出了再次打开的压缩成型机;以及-图5示出了从冲孔装置卸下冲好孔的部件η并加载来自压缩成型模具的模制好的部件η+1,和在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成型机,包括具有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的压缩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成型机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成型模具分开布置的冲孔装置,所述冲孔装置具有冲头和被冲孔部件的支承件,所述第一半模和所述冲头被布置在所述压缩成型机的同一移动部分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卫·特雷斯达米安·布瓦松
申请(专利权)人:全耐塑料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