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6932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4 10:51
在会发生打印扭曲的条件下减少横向偏移提高打印质量。MPU(10)利用存储在ROM(12)中的程序,根据保存在RAM(11)中的打印内容数据计算使打印颗粒带电的图像数据。MPU(10)根据打印内容数据检测最后打印的字符,生成图像数据,使得在最后打印的字符被打印、打印动作结束时,对非打印颗粒施加作为不越过墨槽(25)的程度的带电电压的非打印用带电电压。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非打印颗粒的个数由MPU(10)基于从打印头(2)到被打印物(30)的距离或字符高度设定值等决定。字符信号发生电路(18)基于图像数据生成非打印用带电电压并将其施加到带电电极(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喷墨记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墨记录装置,是一种可应用于例如带电控制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中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2002-196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使连续的带电颗粒间的间隔增大,降低因电荷引起的库仑斥力的影响、减少打印变形,却又不会降低打印速度的技术。具体而言,在利用墨颗粒的点形成要打印的字符(文字)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对于沿着墨颗粒的偏转方向而在纵向上排列的点的纵列数据,掌握各列的纵列数据,基于纵列数据,按各列计算从喷嘴体喷射的墨颗粒的点中的用于打印的点的数量,以及是否存在用于打印的点连续带电的部位,在存在连续带电的连续带电点时,使同一列中不用于打印的点置于连续带电点之间。此外,作为公知例,关于喷墨记录装置有这样的技术,即,为了调整对墨颗粒施加带电电压的时刻(时机),使带电电压的相位偏移而对非打印颗粒施加带电电压,根据该施加了带电电压的非打印颗粒的带电量信息来搜寻用于高效地使颗粒带电的最佳时刻。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9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喷墨记录装置中,通过有效利用打印中不使用的颗粒也就是非打印颗粒,来进行控制使连续的带电颗粒间的间隔增大,降低因电荷引起的库仑斥力的影响、减少打印变形,却又不会降低打印速度。然而,该技术对于纵向的打印变形是有效的,但却未考虑横向的打印变形,例如打印扭曲或弓形打印等。因此,专利文献1的技术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当存在连续带电的连续带电点时,在使同一列中未用于打印的点置于连续带电点之间的情况下,无意间改变了施加带电电压的时刻。于是,颗粒在与其本应到达(即命中被打印物)的时间不同的时间到达,该到达时间差导致横向偏移。计算横向移动距离的公式为,到达时间差×被打印物的移动速度=横向移动距离。即,基于专利文献1的控制存在反而增大了横向偏移的可能。此外,尤其是在被打印物以高速输送时,横向偏移会变得很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会发生打印扭曲的条件下能够减少横向偏移、提高打印质量的技术。关于本专利技术上述以及其它的目的和新的特征,可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和附图得以明确。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对本申请公开的专利技术中的有代表性者之概要简单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有代表性的喷墨记录装置包括打印头的打印控制部。打印头包括使墨激振而将墨喷出并颗粒化的喷嘴,使颗粒化的墨带电的带电电极,形成使带电的墨颗粒偏转的电场的偏转电极,和捕获并回收打印中未使用的墨颗粒的墨槽。而打印控制部控制对带电电极施加的电压。该打印控制部利用带电电极对作为要在被打印物上进行打印的墨颗粒的打印颗粒施加带电电压,并对作为不在被打印物上进行打印的墨颗粒的非打印颗粒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来减小高速时的打印扭曲,其中非打印用带电电压为使非打印颗粒不越过墨槽的程度的带电电压,且与进行打印的颗粒为相同极性。专利技术效果对通过本申请公开的专利技术中的有代表性者所能获得的效果简单说明如下。(1)能够降低打印结果的质量波动。(2)基于上述(1),能够提高打印检验时的检验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之一例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图1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主体和打印头的结构之一例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正向扫描时发生打印扭曲之一例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在一边高速输送被打印物一边进行打印时发生打印扭曲的情况下的打印结果之一例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反向扫描时发生打印扭曲之一例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在以反向扫描方式打印时发生打印扭曲的打印结果之一例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利用图2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打印之一例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图7的打印中非打印颗粒的飞行示例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利用专利技术人提出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打印之一例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图9的打印中非打印颗粒的飞行示例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利用本实施方式2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打印之一例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图11的打印中非打印颗粒的飞行示例的说明图。图13是表示利用专利技术人提出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打印之一例的说明图。图14是表示图13的打印中非打印颗粒的飞行示例的说明图。图15是表示利用本实施方式3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打印之一例的说明图。图16是表示图15的打印中非打印颗粒的飞行示例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在有必要时为了便于说明而分成多个章节或实施方式来描述,但除了特别明确说明的情况之外,它们之间并非无关而是存在这样的关系,即,其中的一方为另一方的一部分或全部变形例、细节、补充说明等。此外,在以下实施方式中,在提及要素的数字等(包括个数、数值、量、范围等)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确说明的情况和从原理上明显限定为特定数字的情况之外,并不限定于该特定数字,可为特定数字以上或以下。进一步地,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其结构要素(包括步骤要素等)除了特别明确说明的情况和从原理上明显理解为是必须的情况之外,都不一定是必须的,这无需明言。同样地,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结构要素等的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明确说明的情况和从原理上明显地理解为并不可行的情况之外,包括实质上与其形状等近似或类似的要素。这对于上述数值和范围也同样。此外,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所有图中,原则上对相同部件标注相同标记并省略其重复说明。并且,为了使附图易懂,即使是平面图有时也会添加阴影线。(实施方式1)<喷墨记录装置的结构例>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之一例的说明图。喷墨记录装置包括主体1、打印头2和线缆3。主体1经线缆3与打印头2连接。如后述图2所示,主体1包括打印控制部4和循环部5。打印头2基于从主体1输出的控制信号喷出打印颗粒,对作为被打印物的产品等进行打印。<主体和打印头的结构例>图2是表示图1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主体和打印头的结构之一例的说明图。主体1包括打印控制部4和循环部5。打印控制部4包括作为控制部的MPU(MicroProcessingUnit,微处理单元)10、作为数据存储部的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11、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12、显示装置13、输入面板14、打印控制电路15、被打印物检测电路16、图像RAM17和字符信号发生电路18。构成打印控制部4的各组件通过总线20相互连接。循环部5包括泵19。此外,打印头2包括喷嘴21、带电电极22、负偏转电极23、正偏转电极24和墨槽(gutter)25。MPU10负责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RAM11为易失性存储器,负责临时保存数据。ROM12是非易失性存储器,保存用于计算起印位置等的软件和数据。显示装置13显示输入的数据和打印内容等。输入面板14是供输入打印内容数据等的输入装置。打印内容数据例如包括被打印物宽度、打印间距、起印位置、打印字符串的宽度、字符高度设定值和要打印的字符等。打印距离是表示从打印头2到被打印物30的距离的距离信息,字符高度设定值是表示要打印的字符的高度的字符高度信息。打印控制电路15控制喷墨记录装置的打印动作。被打印物检测电路16基于被打印物传感器32的检测结果来检测被打印物30。图像RAM17存储图像数据也就是使打印颗粒带电的带电数据。作为带电电压发生部发挥功能的字符信号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头,其包括使墨激振而将墨喷出并颗粒化的喷嘴,使所述颗粒化的墨带电的带电电极,形成使带电的墨颗粒偏转的电场的偏转电极,和捕获并回收打印中未使用的墨颗粒的墨槽;和控制对所述带电电极施加的电压的打印控制部,其中,所述打印控制部利用所述带电电极对作为要在被打印物上进行打印的墨颗粒的打印颗粒施加带电电压,并对作为不在所述被打印物上进行打印的墨颗粒的非打印颗粒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来减小高速时的打印扭曲,其中所述非打印用带电电压为使所述非打印颗粒不越过所述墨槽的程度的带电电压,且与进行打印的颗粒为相同极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3.28 JP 2013-068889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头,其包括使墨激振而将墨喷出并颗粒化的喷嘴,使所述颗粒化的墨带电的带电电极,形成使带电的墨颗粒偏转的电场的偏转电极,和捕获并回收打印中未使用的墨颗粒的墨槽;和控制对所述带电电极施加的电压的打印控制部,其中,所述打印控制部利用所述带电电极对作为要在被打印物上进行打印的墨颗粒的打印颗粒施加带电电压,并对作为不在所述被打印物上进行打印的墨颗粒的非打印颗粒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来减小高速时的打印扭曲,其中所述非打印用带电电压为使所述非打印颗粒不越过所述墨槽的程度的带电电压,且与进行打印的颗粒为相同极性,所述打印控制部在所述被打印物上的全部的打印结束后,立即对所述非打印颗粒施加所述非打印用带电电压,所述打印控制部包括:数据存储部,保存作为要打印的打印内容的数据的打印内容数据;控制部,根据保存在所述数据存储部中的所述打印内容数据,生成用于对所述打印颗粒施加所述带电电压,并对所述非打印颗粒施加所述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带电数据;和带电电压发生部,基于所述带电数据产生所述带电电压或所述非打印用带电电压并将它们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岸每明原田信浩加藤学河野贵池川正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