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及数据管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6037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23:37
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其可在筒状部材内周面上设置数据载体部件以便与支撑轴接触而不破损,用于操作固定装置的轴部具有高抗弯刚度。对卷绕有长条体RS的筒状部件6进行支撑的支撑装置21具有:支撑轴213,在其长度方向一端的开口部将筒状部件6从外部插入并支撑筒状部件6;固定板217,其组装在支撑轴213内,从内周侧固定筒状部件6;以及操作装置,其从该支撑轴213的尖端向前突出,具有操作固定板217且直径小于支撑轴213的操作轴214。还具有保护部件218,其安装在支撑轴214的尖端,插入有支撑轴214,保护部件218具有直径小于支撑轴213的缩径部218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支撑装置及数据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将长条体卷绕在筒状部件上的装置的支撑装置及管理与使用该支撑装置卷绕在筒状部件上的长条体相关的数据的数据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例如,已知一种粘贴装置,其预先将在剥离薄片的一面上临时贴附有粘接薄片或标签的长条体(原布)卷绕到筒状部件上后,连续馈送该长条体,将粘接薄片或标签粘贴在半导体晶片或容器等被粘贴物的表面上。根据长条体的类型对应使用这种粘贴装置时,生产管理上希望对与适应长条体特性的薄片的馈送速度等处理相关的数据和与卷绕在筒状部件上的长条体的种类(商品名)、批号、生产日期、使用量、剩余量、保质期等相关的各种数据(以下只称为“数据”。)进行管理。以往,已知对将长条体卷绕在筒状部件上的装置进行支撑的支撑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该装置具有:支撑轴(卷绕轴),其由粘贴装置的框架等支撑体悬臂支撑,从其长度方向一侧的开口部由外部插入筒状部件并支撑该筒状部件;以及固定装置(止动部件),其通过开设在该支撑轴的外径表面上的通孔收放自如地组装在支撑轴内,从内轴侧固定筒状部件。并且,存储上述数据的数据载体部件设置在筒状部件的内周面,并在支撑轴上设置与数据载体部件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数据通信装置(数据读写装置)。固定装置通常与用于对固定和放开筒状部件进行切换操作的操作装置相连。这种操作装置的一个例子是一种装置,该装置具有操作轴(轴部),该操作轴以支撑轴的悬臂支撑侧为基端,以其相反侧为尖端,同心设置在支撑轴内,从该支撑轴尖端向前突出且直径小于支撑轴;以及凸轮部件,该凸轮部件从外部插入该操作轴。而且,一旦从固定装置所在的支撑轴内的放开位置手沿一个方向手动旋转设置在操作轴的尖端的操作旋钮,则通过使对应该旋转角而与凸轮部件抵接的固定装置沿直径方向向外按压并从支撑轴的外径表面突出而与筒状部件内面啮合,将筒状部件固定在其内周面侧(固定位置)。然而,如上述以往例子所述的,当数据通信装置内置在支撑轴内时,在将筒状部件从外部插入支撑轴的同时,必须使数据载体部件和数据通信部件的位置适配,如此,存在其可操作性恶化的情况。再有,需要穿通作为被旋转驱动部件、且组装有上述操作装置的支撑轴,进行数据通信或供电用配线,如此,必须采用例如旋转接头和滑环,不但支撑轴的构造更加复杂,且可能导致成本上升。因此,还要进行不将数据通信装置组装在支撑轴内,而是根据需要通过传送机器人或操作人员手动等使例如手持型数据通信部靠近数据载体部件进行数据通信。此处,由于以电磁波作为通信介质非接触地进行各种数据的存储和发送,例如在基材片的一面上保持IC芯片和天线而形成的商标状IC标签,以该IC标签构成数据载体部件时,该商标状IC标签的IC芯片即使遇到微弱冲击也极易损坏。因此,可想到在将筒状部件从外部插入支撑轴后,将筒状部件的尺寸定为外部插入方向后侧的规定长度部分从支撑轴尖端向前延伸,在不与支撑轴接触,且易于与数据通信部进行数据通信的该部分的内周面上设置数据载体部件。但是,一旦采用将筒状部件的尺寸定为外部插入方向后侧的规定长度部分从支撑轴尖端向前延伸的结构,则需要将操作装置的操作轴设计为从筒状部件的外部插入方向后端突出的长度,随之从操作轴的支撑轴前端的突出长度也会变长。此处,在将长条体卷绕在筒状部件上的状态下,有时其重量达十多公斤,在操作人员将筒状部件从外部插入支撑轴时,存在筒状部件钩挂在操作轴上的情况。此时,如果从操作轴的支撑轴的另一端的突出长度长的话,则该操作轴的抗弯刚度变弱,可能因筒状部件的负荷而弯曲。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专利公开2007-128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鉴于以上内容,本专利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其可与支撑轴接触而不破损地将数据载体部件设置在筒状部件内周面、且用于操作固定装置的轴部具有高抗弯刚度,以及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其管理与使用该支撑装置卷绕在筒状部件上的长条体相关的数据。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对将长条体卷绕在筒状部件上的装置进行支撑的本专利技术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撑轴,其由支撑体悬臂支撑,从其长度方向一端的开口部将所述筒状部件由外部插入并支撑该筒状部件;固定装置,其组装在所述支撑轴内,从内周侧固定筒状部件;以及操作装置,其具有以所述支撑轴的悬臂支撑侧为基端,以其相反侧为尖端,从该支撑轴的尖端向前突出,切换操作由所述固定装置进行的所述筒状部件的固定和放开,直径小于所述支撑轴的轴部;还具有保护部件,其安装在所述支撑轴的尖端,插入有所述轴部,该保护部件具有直径小于支撑轴的缩径部。再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管理与使用上述支撑装置,卷绕在筒状部件上的长条体相关的数据的本专利技术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支撑轴的长度方向上一端的开口部将所述筒状部件从外部插入所述支撑轴,以位置比所述缩径部的基端更远的所述筒状部件的部分的内周面为载体设置区域,通过数据通信装置与设置在所述载体设置区域上的数据载体部件之间进行数据通信,以此来管理数据。专利技术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在支撑轴的尖端安装保护部件,由于在保护部件中插入轴部加以保护,所以可将轴部的突出长度缩短保护部件的长度的量。因此,可使轴部的抗弯刚度高于上述以往例的产品,可抑制承受筒状部件的负荷而弯曲。再有,如果预先在保护部件上形成缩径部的话,则在筒状部件从外部插入支撑轴时,会产生在与支撑轴接触且位置比所述缩径部的基端更远的筒状部件的部分的内周面上设置的数据载体部件破损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组装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支撑装置的薄片粘贴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支撑装置的平面图。图3(a)是固定装置位于固定位置时沿图2的III-III线的支撑轴的剖面图,(b)是固定装置位于放开位置时的剖面图。图4(a)是说明数据载体部件的构成的平面图,(b)是其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以用本专利技术的支撑装置作为将粘接薄片AS贴在被粘贴物AH上的薄片粘贴装置的进给单元的情况为例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表示方向或位置的用语“左”、“右”、“上”、“下”,如无特别说明,以图1为基准。再有,以下文的支撑轴的悬臂支撑侧为基端(同图中近前侧),以其相反侧为尖端(同图中深入侧),根据需要,以尖端侧为“前”或“尖”,以基端侧为“后”进行说明。参照图1,薄片粘贴装置具有传送被粘贴物AH的传送装置1;配置在传送装置1上方、馈送长条形原布RS的进给装置2;相比进给装置2靠左侧配置、将粘接薄片AS按压并粘贴在被粘贴物AH上的按压装置3;支撑进给装置2的框架4以及覆盖传送装置1、进给装置2和按压装置3的机壳5。传送装置1具有将被粘贴物AH吸附并保持在框架4下方位置的工作台11;以及设置在工作台11下方、可通过滑块12在左右方向上传送工作台11的作为驱动机器的线性马达LM。进给装置2具有:作为支撑装置支撑原布RS的进给单元21,多个粘接薄片AS与剥离薄片RL留有间隔地经省略图示的粘接剂层临时附着在该原布RS上;上下两个导辊22、23;通过折叠剥离薄片RL而从该剥离薄片RL上剥下粘接薄片AS的剥离板24;夹住通过了剥离板24的剥离薄片RL的驱动辊25和夹辊26;以及回卷剥离薄片RL的回卷轴27。驱动辊25和回卷轴27通过分别作为驱动机器的旋转马达D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支撑装置及数据管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将长条体卷绕在筒状部件上的装置进行支撑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撑轴,其由支撑体悬臂支撑,从其长度方向一端的开口部将所述筒状部件由外部插入并支撑该筒状部件;固定装置,其组装在所述支撑轴内,从内周侧固定筒状部件;以及操作装置,其具有以所述支撑轴的悬臂支撑侧为基端,以其相反侧为尖端,从该支撑轴的尖端向前突出,切换操作由所述固定装置进行的所述筒状部件的固定和放开,直径小于所述支撑轴的轴部;还具有保护部件,其安装在所述支撑轴的尖端,插入有所述轴部,该保护部件具有直径小于支撑轴直径的缩径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2.13 JP 2013-0258841.一种对将长条体卷绕在筒状部件上的装置进行支撑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撑轴,其由支撑体悬臂支撑,从其长度方向一端的开口部将所述筒状部件由外部插入并支撑该筒状部件;固定装置,其组装在所述支撑轴内,从内周侧固定筒状部件;操作装置,其具有以所述支撑轴的悬臂支撑侧为基端,以其相反侧为尖端,从该支撑轴的尖端向前突出,切换操作由所述固定装置进行的所述筒状部件的固定和放开,直径小于所述支撑轴的轴部;以及保护部件,其安装在所述支撑轴的尖端,插入有所述轴部,该保护部件具有直径小于支撑轴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下香织山口和寿渡边健一冈本直也
申请(专利权)人:琳得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