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间歇过程优化的酱油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580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目标间歇过程优化的酱油生产方法,包括以豆粕∶麸皮∶小麦=50∶40∶10原料配比的原池发酵原池浇淋法、以豆粕∶麸皮∶小麦=55∶40∶5原料配比的原池发酵串池淋油法、以豆粕∶麸皮∶小麦=55∶40∶5原料配比的低盐固态发酵移池淋油法三种工艺方法,经灭菌灌装后获得酱油成品,其特征在于:对三种方法的原料利用同一种设备分别进行原料处理、利用同一种设备分别加入种曲后进行制曲,制曲后应用多功能池分别按各工艺条件进行发酵,发酵后应用多功能池分别按各工艺条件进行淋油,淋油后分别进行后发酵,后发酵以后利用同一种设备分别按各工艺条件进行灭菌,灭菌后分别分别进行半成品储存,以各种半成品为基料进行勾兑。(*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目标间歇过程优化的酱油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多目标间歇过程优化的酱油生产方法,涉及调味品生产
,尤其涉及酱油调味品生产

技术介绍
目前在酱油调味品生产中,普通采用低盐固态发酵法,其淋油为压榨法,存在酱油质量差、设备昂贵、耗能高等弊端;也有分别采用原池浇淋法或原池淋油法的,但均存在产量低的不足;总之,所有酱油生产企业,均只是采用三种方法中某一种方法进行酱油生产,无论采用那种方法,都存在着设备利用率低、成本高、质量差、品种单一、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更不能引导消费等共同不足。本专利技术就是在上述生产技术基础上,解决了上述生产技术弊端与不足而研究成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目标间歇过程优化的酱油生产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在研制关键设备多功能池的前提下,利用多功能池把酱油生产的原池发酵原池浇淋法、原池发酵串池淋油法、低盐固态发酵移池淋油法三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同一套设备和流程对三种方法的多种目标统筹考虑,并对多种目标进行间歇过程优化,从而在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成本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安排调整酱油生产。同时,在酱油生产方法中研究增加后发酵、勾兑工艺流程,有效地提高酱油产品质量、实现酱油生产的多系列与多品种、适应市场需求、科学引导消费、进行规模生产经营、获得技术社会效果与技术经济效益的统一。本专利技术可达到预期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目标间歇过程优化的酱油生产方法,包括以豆粕∶麸皮∶小麦=50∶40∶10原料配比的原池发酵原池浇淋法、以豆粕∶麸皮∶小麦=55∶40∶5原料配比的原池发酵串池淋油法、以豆粕∶麸皮∶小麦=55∶40∶5原料配比的低盐固态发酵移池淋油法三种工艺方法,经灭菌灌装后获得酱油成品,其特征在于:对三种方法的原料利用同一种设备分别进行原料处理、利用同一种设备分别加入种曲后进行制曲,制曲后应用多功能池分别按各工艺条件进行发酵,发酵后应用多功能池分别按各工艺条件进行淋油,淋油后分别进行后发酵,后发酵以后利用同一种设备分别按各工艺条件进行灭菌,灭菌后分别分别进行半成品储存,以各种半成品为基料进行勾兑。所述对三种方法的原料处理利用同一种设备分别进行原料处理所指的同一种设备为高压瞬时管道连续蒸料机,原料处理的优选技术参数是蒸汽压力为0.15Mpa、蒸料时间为3分钟。-->所述利用同一种设备分别加入种曲后进行制曲所指的同一种设备为圆盘制曲机,制曲的优选技术参数是制曲温度为28℃-36℃、制曲湿度为≥85%、原池发酵原池浇淋法的制曲时间为72小时、原池发酵串池淋油法与低盐固态发酵移池淋油法的制曲时间为28小时。所述利用同一种设备分别加入种曲后进行制曲所指的种曲是以麸皮∶水=100∶95混匀后,经0.15MPa的蒸汽压力蒸30分钟,待冷却至34℃以下时进行喷雾接种,接种后在温度为30℃-34℃、湿度为≥85%条件下培养72小时,从而获得种曲。所述制曲后应用多功能池分别按各工艺条件进行发酵、发酵后应用多功能池分别按工艺条件进行淋油,其多功能池是用以三种工艺发酵、三种工艺淋油的六种功能的多功能池,该多功能池包括池壁、保温层、进初级油料管、假底、通气管、初级出油管、泵、二淋管、三淋管、出油管、油管,所述池壁为双壁与双层底、假底为蓖式结构,所述进初级油料管、通气管、初级出油管、二淋管、三淋管、出油管、油管均为管状结构,所述池壁外设置有保温层、池壁的下端设置有假底、池壁的一角设置有通气管、池壁一角的池底处设置有初级出油管、池壁的壁上设置有油管,所述初级出油管与泵相连接,所述泵与设置有阀门的进初级油料管、二淋管、三淋管、出油管相连接。所述制曲后应用多功能池分别按各工艺进行发酵是指:原池发酵原池浇淋法的曲料∶盐水=100∶200-300、发酵温度为-->30℃-35℃、不倒池、当发酵至20天时加入经72小时培养的酵母培养液、总发酵周期为45天至90天,原池发酵串池淋油法的曲料∶盐水=100∶72-75、发酵温度为41℃-58℃、不倒池、发酵周期为24天,低盐固态发酵移池淋油法的曲料∶盐水=100∶70、发酵温度为41℃-52℃、12天倒池一次、发酵周期为28天。所述发酵后应用多功能池分别按各工艺条件进行淋油是指:原池发酵原池浇淋法在淋油时,是利用原发酵池进行原池直接循环浇淋,料厚为2.5米至3米、浇淋温度为30℃-35℃、在发酵20天至30天期间每天浇淋一次、在发酵30天至完成发酵每两天浇淋一次、最后淋油时间为8小时,原池发酵串池淋油法在淋油时,是利用几个原发酵池进行串池串淋,料厚为1米至1.2米、淋油水温为80℃、淋油时间为48小时,低盐固态移池淋油法在淋油时,是将原发酵池中的物料移出而分放到多个多功能池中进行串淋,料厚为0.5米、淋油水温为80℃、淋油时间为24小时。所述淋油后分别进行后发酵是使淋出的油有一个后熟过程,该过程需要促进酯香气与醇香气进一步生成的多菌种液添加与保温条件,所述后发酵以后利用同一套设备分别按各工艺条件进行灭菌的同一种设备是板框灭菌设备,原池发酵原池浇淋法的灭菌温度为120℃、原池发酵串池淋油法与低盐固态发酵移池淋油法的灭菌温度为80℃,所述以各种半成品为基料进-->行勾兑是三种方法的半成品为原料统一勾兑出一个品种,相继勾兑出诸多品种、系列品种、多系列品种。由于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使得本专利技术多目标间歇过程优化的酱油生产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专利技术研制设定了多功能池,从而获得了使酱油生产的原池发酵原池浇淋法、原池发酵串池淋油法、低盐固态发酵移池淋油法三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有益效果。2、由于本专利技术研究设定了三种方法共用同一套高压瞬时管道连续蒸料机、同一套圆盘连续制曲机、多个同一种多功能池、同一套板框灭菌设备,并形成顺畅的工序过程,从而获得了多目标间歇过程优化而生产酱油的有益效果;同时还获得了设备利用率高、成本低的有益效果。3、由于本专利技术研究设定了后发酵工序,从而获得了提高酱油产品质量的有益效果。4、由于本专利技术研究设定了勾兑工序,从而获得了产品多系列化、多品种化的有益效果。5、由于本专利技术研究设定了顺畅的全套工序过程,从而获得了适应市场需求、科学引导消费、社会效果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有益效果。说明书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流程窗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多功能池的主视示意图;图中的点划示意假底;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多功能池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多功能池的A-A向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原池发酵原池浇淋法的淋油方式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原池发酵串池淋油法的淋油方式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低盐固态发酵移池淋油法的淋油方式示意图。图中的标号:1、池壁,2、保温层,3、进初级油料管,4、假底,5、通气管,6、初级出油管,7、泵,8、二淋管,9、三淋管,10、出油管,11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多目标间歇过程优化的酱油生产方法作详细描述,正如说明书附图所示:一种多目标间歇过程优化的酱油生产方法,包括以豆粕:麸皮∶小麦=50∶40∶10原料配比的原池发酵原池浇淋法、以豆粕∶麸皮∶小麦=55∶40∶5原料配比的原池发酵串池淋油法、以豆粕∶麸皮∶小麦=55∶40∶5原料配比的低盐固态发酵移池淋油法三种工艺方法,经灭菌灌装后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多目标间歇过程优化的酱油生产方法,包括以豆粕∶麸皮∶小麦=50∶40∶10原料配比的原池发酵原池浇淋法、以豆粕∶麸皮∶小麦=55∶40∶5原料配比的原池发酵串池淋油法、以豆粕∶麸皮∶小麦=55∶40∶5原料配比的低盐固态发酵移池淋油法三种工艺方法,经灭菌灌装后获得酱油成品,其特征在于:对三种方法的原料利用同一种设备分别进行原料处理、利用同一种设备分别加入种曲后进行制曲,制曲后应用多功能池分别按各工艺条件进行发酵,发酵后应用多功能池分别按各工艺条件进行淋油,淋油后分别进行后发酵,后发酵以后利用同一种设备分别按各工艺条件进行灭菌,灭菌后分别分别进行半成品储存,以各种半成品为基料进行勾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目标间歇过程优化的酱油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三种方法的原料处理利用同一种设备分别进行原料处理所指的同一种设备为高压瞬时管道连续蒸料机,原料处理的优选技术参数是蒸汽压力为0.15Mpa、蒸料时间为3分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目标间歇过程优化的酱油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同一种设备分别加入种曲后进行制曲所指的同一种设备为圆盘制曲机,制曲的优选技术参数是制曲温度为28℃-36℃、制曲湿度为≥85%、原池发酵原池浇淋法的制曲时间为72小时、原池发酵串池淋油法与低盐固态发酵移池淋油法的制曲时间为28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目标间歇过程优化的酱油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同一种设备分别加入种曲后进行制曲所指的种曲是以麸皮∶水=100∶95混匀后,经0.15MPa的蒸汽压力蒸30分钟,待冷却至34℃以下时进行喷雾接种,接种后在温度为30℃-34℃、湿度为≥85%条件下培养72小时,从而获得种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目标间歇过程优化的酱油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曲后应用多功能池分别按各工艺条件进行发酵、发酵后应用多功能池分别按工艺条件进行淋油,其多功能池是用以三种工艺发酵、三种工艺淋油的六种功能的多功能池,该多功能池包括池壁(1)、保温层(2)、进初级油料管(3)、假底(4)、通气管(5)、初级出油管(6)、泵(7)、二淋管(8)、三淋管(9)、出油管(10)、油管(11),所述池壁为双壁与双层底、假底(4)为蓖式结构,所述进初级油料管(3)、通气管(5)、初级出油管(6)、二淋管(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胜利张冠军吴宗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金狮酿造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