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轮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5790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擦轮传动装置,包括套装在主动轴(14)上的轴套(1)、固定联接在轴套(1)上的摩擦轮(2)、与主动轴(14)垂直布置的从动轴(13),轴套(1)通过套装在主动轴(14)上的开缝锥套(3)与主动轴(14)抱紧;从动轴(13)从上至下依次套装有端盖(6)、从动轮(7),端盖(6)通过第二螺钉(5)固定联接在从动轴(13)的上端,从动轮(7)通过轴销(8)带动从动轴(13)回转。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实现传动比和传动力的调整,且具有过载保护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摩擦轮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些垂直传递运动的机构中,有齿轮传动、蜗杆蜗轮等传动形式,但这些传动成本都较大,加工周期也长,尤其是不能用在一些需过载保护、传动比可调的场合中。为克服以上缺点,需设计一种简易的垂直传递运动装置,通过机械零件的组合,实现运动的垂直传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过载保护功能、可调传动比的能完成垂直方向运动传递的传动装置。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擦轮传动装置,包括套装在主动轴上的轴套、固定联接在轴套上的摩擦轮、与主动轴垂直布置的从动轴,轴套通过套装在主动轴上的开缝锥套与主动轴抱紧;从动轴从上至下依次套装有端盖、从动轮,端盖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联接在从动轴的上端,从动轮通过轴销带动从动轴回转。进一步的,所述从动轮下方还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弹簧座、调节螺母以及设置在弹簧座中的蝶形弹簧组,蝶形弹簧组的上端支撑在从动轮的下表面,蝶形弹簧组的下端顶在弹簧座的内表面。进一步的,定位装置还包括锁紧螺母。进一步的,摩擦轮可用非金属耐磨材料制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传动比和传动力可调;(2)具有过载保护功能;(3)实现运动的垂直传递;(4)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摩擦轮传动装置,包括套装在主动轴14上的轴套1、固定联接在轴套1上的摩擦轮2、与主动轴14垂直布置的从动轴13,轴套1通过套装在主动轴14上的开缝锥套3与主动轴14抱紧;从动轴13从上至下依次套 装有端盖6、从动轮7,端盖6通过第二螺钉5固定联接在从动轴13的上端,从动轮7通过轴销8带动从动轴13回转。进一步的,为实现磨擦驱动力的调节,所述从动轮7下方还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弹簧座10、调节螺母11以及设置在弹簧座10中的蝶形弹簧组9,蝶形弹簧组9的上端支撑在从动轮7的下表面,蝶形弹簧组9的下端顶在弹簧座10的内表面。进一步的,为提高本技术传动的稳定性,定位装置还包括锁紧螺母12。进一步的,为提高本技术的使用寿命,摩擦轮2可用非金属耐磨材料制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调节传动比时,压紧第二螺钉5,使从动轮7向下微移,这时松开第一螺钉4,摩擦轮2可沿主动轴14左右移动,至设定位置后,再拧紧第一螺钉即可。当需调整磨擦驱动力时,先松开锁紧螺母12,向上拧动调节螺母11,使弹簧座10向上移动,使座中蝶形弹簧组9受压缩,然后微松第二螺钉5,使蝶形弹簧组9的弹簧力加至摩擦轮2上,再向上拧紧锁紧螺母12。当从动轴13的阻力矩大于磨擦力矩时,摩擦轮2和从动轮7在接触处会打滑,起到过载保护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擦轮传动装置,包括套装在主动轴(14)上的轴套(1)、固定联接在轴套(1)上的摩擦轮(2)、与主动轴(14)垂直布置的从动轴(13),其特征在于:轴套(1)通过套装在主动轴(14)上的开缝锥套(3)与主动轴(14)抱紧;从动轴(13)从上至下依次套装有端盖(6)、从动轮(7),端盖(6)通过第二螺钉(5)固定联接在从动轴(13)的上端,从动轮(7)通过轴销(8)带动从动轴(13)回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轮传动装置,包括套装在主动轴(14)上的轴套(1)、固定联接在轴套(1)上的摩擦轮(2)、与主动轴(14)垂直布置的从动轴(13),其特征在于:轴套(1)通过套装在主动轴(14)上的开缝锥套(3)与主动轴(14)抱紧;从动轴(13)从上至下依次套装有端盖(6)、从动轮(7),端盖(6)通过第二螺钉(5)固定联接在从动轴(13)的上端,从动轮(7)通过轴销(8)带动从动轴(13)回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轮传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邦韩志良孙艳芬王毅汪凯邓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