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翠燕专利>正文

智能中央空调系统通风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25380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中央空调系统通风设备,包括智能通风口、主处理器、温度采集器。智能通风口设有叶片、驱动带、转动轴、电机和辅助处理器,所述叶片可转动地间隔排列于所述智能通风口中,所述智能通风口的一侧安装电机,另一侧安装转动轴。驱动带的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连接转动轴。所述驱动带上间隔排列有固定驱动带的磁性固定件。所述温度采集器间隔分布,采集温度信息并输送至主处理器。所述辅助处理器无线连接主处理器,接收主处理器传输过来的指令信号,并根据指令信号控制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多个温度采集器监测不同区域温度的情况,控制智能通风口打开、关闭或者部分关闭,自动调节室内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智能中央空调系统通风设备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用户利用温控器调节适当的温度,中央空调系统通过布满整个场地的通风口供应固定温度的冷气或者暖气。但是,由于场地大小和布局、通风口排布情况的不同,整个场地不能同时达到相同的温度,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同时无法最大化地合理利用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配合中央空调系统的智能通风设备,解决使用中央空调系统时密闭场地内各区域温度不同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中央空调系统通风设备,包括智能通风口、主处理器、温度采集器。所述智能通风口设有叶片、驱动带、转动轴、电机和辅助处理器,所述叶片可转动地间隔排列于所述智能通风口中,所述智能通风口的一侧安装电机,驱动带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带的另一端连接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固定于智能通风口相对于电机的一侧,所述驱动带上间隔排列有磁性固定件,所述磁性固定件与叶片相匹配,固定所述驱动带于预定位置。所述温度采集器间隔分布,及时收集温度信息并无线传输至主处理器。所述主处理器接收温度采集器传输的信号后作进一步分析处理,输出指令信号。所述辅助处理器无线连接主处理器,接收主处理器传输过来的指令信号,并根据指令信号控制电机,从而电机控制智能通风口的打开、关闭或者部分关闭。另外,所述辅助处理器定时发送心跳信号至主处理器,保持连接通路的畅通。每一个智能通风口皆有相对应的硬编码的唯一的ID,从而使得每一个智能通风口皆可被唯一地识别。每一个温度采集器皆有相对应的硬编码的唯一的ID,从而使得每一个温度采集器皆可被唯一地识别。作为优选,所述温度采集器包括热敏电阻和模数转换器,所述热敏电阻测量到的温度为模拟信号,模拟信号经模数转换器转换后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传输至主处理器作进一步处理。作为优选,所述智能通风口与主处理器的连接基于无线通信网络协议设置。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轴的内部设有弹簧。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多个温度采集器监测不同区域温度的情况,然后控制智能通风口打开、关闭或者部分关闭,从而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提供舒适的环境。 【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智能中央空调系统通风设备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智能中央空调系统通风设备具体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房间,101、智能通风口,102、103、104、温度采集器,105、传输信号,106、反馈信号,107、主处理器,201、叶片,202、电机,203、辅助处理器,204、驱动带,205、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智能中央空调系统通风设备,包括智能通风口 101、主处理器107、温度采集器102、103、10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通风口用于安装有中央空调系统的房间100中,所述中央空调系统可提高或降低房间100内部的温度。如图1所示,所述智能通风口 101设有叶片201、驱动带204、转动轴205、电机202和辅助处理器203,所述叶片201可转动地间隔排列于所述智能通风口 101中。所述智能通风口 101的一侧安装电机202,驱动带20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202,驱动带204的另一端连接转动轴205,所述转动轴205固定于智能通风口 101相对于电机202的一侧。所述驱动带204上间隔排列有磁性固定件,所述磁性固定件与叶片201相匹配,固定所述驱动带204于预定位置。所述转动轴205配合电机202带动驱动带204来回转动,控制智能通风口 101的打开、关闭或者部分关闭。所述辅助处理器203连接电机202。如图2所示,所述温度采集器102、103、104间隔分布于房间100的各个位置,及时收集温度信息并传输至主处理器107。所述主处理器107接收温度采集器102、103、104传输的信号后作进一步分析处理,输出指令信号。所述辅助处理器203无线连接主处理器107,接收主处理器107传输过来的指令信号,并根据指令信号控制电机202,从而电机202控制智能通风口 101的打开、关闭或者部分关闭。另外,所述辅助处理器203定时发送心跳信号至主处理器107,保持连接通路的畅通。每一个智能通风口 101皆有相对应的硬编码的唯一的ID,从而使得每一个智能通风口 101皆可被唯一地识别。每一个温度采集器102、103、104皆有相对应的硬编码的唯一的ID,从而使得每一个温度采集器102、103、104皆可被唯一地识别。具体实施中,所述温度采集器102、103、104包括热敏电阻和模数转换器,所述热敏电阻测量到的温度为模拟信号,模拟信号经模数转换器转换后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传输至主处理器作进一步处理。具体实施中,所述智能通风口 101与主处理器107的连接基于无线通信网络协议设置。具体实施中,所述转动轴205的内部设有弹簧。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主权项】1.智能中央空调系统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通风口、主处理器、温度采集器,所述智能通风口设有叶片、驱动带、转动轴、电机和辅助处理器,所述叶片可转动地间隔排列于所述智能通风口中,所述智能通风口的一侧安装电机,驱动带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带的另一端连接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固定于智能通风口相对于电机的一侧,所述驱动带上间隔排列有磁性固定件,所述磁性固定件与叶片相匹配,固定所述驱动带于预定位置;所述温度采集器间隔分布,采集温度信息并输送至主处理器;所述辅助处理器无线连接主处理器,接收主处理器传输过来的指令信号,并根据指令信号控制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中央空调系统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器包括热敏电阻和模数转换器,所述热敏电阻连接模数转换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中央空调系统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的内部设有弹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智能中央空调系统通风设备,包括智能通风口、主处理器、温度采集器。智能通风口设有叶片、驱动带、转动轴、电机和辅助处理器,所述叶片可转动地间隔排列于所述智能通风口中,所述智能通风口的一侧安装电机,另一侧安装转动轴。驱动带的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连接转动轴。所述驱动带上间隔排列有固定驱动带的磁性固定件。所述温度采集器间隔分布,采集温度信息并输送至主处理器。所述辅助处理器无线连接主处理器,接收主处理器传输过来的指令信号,并根据指令信号控制电机。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多个温度采集器监测不同区域温度的情况,控制智能通风口打开、关闭或者部分关闭,自动调节室内温度。【IPC分类】F24F11/00【公开号】CN204730403【申请号】CN201520281038【专利技术人】梁翠燕 【申请人】梁翠燕【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申请日】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智能中央空调系统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通风口、主处理器、温度采集器,所述智能通风口设有叶片、驱动带、转动轴、电机和辅助处理器,所述叶片可转动地间隔排列于所述智能通风口中,所述智能通风口的一侧安装电机,驱动带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带的另一端连接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固定于智能通风口相对于电机的一侧,所述驱动带上间隔排列有磁性固定件,所述磁性固定件与叶片相匹配,固定所述驱动带于预定位置;所述温度采集器间隔分布,采集温度信息并输送至主处理器;所述辅助处理器无线连接主处理器,接收主处理器传输过来的指令信号,并根据指令信号控制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翠燕
申请(专利权)人:梁翠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