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用仿真建筑钢筋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34187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教学用仿真建筑钢筋模型,其包括筏板基础单元、剪力墙单元、抗震梁单元、楼层框架梁单元、悬挑梁单元、竖向折梁单元、梁柱相交节点单元、柱基础单元、DT型楼梯单元、楼层板单元、柱顶与屋面框架梁锚固单元,其结构要点是所述的单元均为透视单元,所述的透视单元均为绑扎定位钢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清楚地显示实体钢筋的实际建筑结构,根据平法图集方便教学和学生深入理解建筑结构,使得理论学习与科学实践有益的结合,不仅仅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而且保证了无建筑工地的实践教学的安全可靠,并便于进行实践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模型,尤其是一种用于教学的清晰显示建筑钢筋结构形式、构件构造、造型的模型,具体地说是一种方便学生理解、具有实体单元和用于观察的透视单元的教学用仿真建筑钢筋模型
技术介绍
在现代教学中,建筑专业的教学通常是通过课堂理论知识和施工实践实习来完成的,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形式单一,通常是将学生安排到正在施工的工地上进行学习和实践,安全性不高,一旦在实践过程中发生事故,将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严重后果,不利于教学实践活动的积极开展。而且,教学实践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深入实践、更好的了解建筑过程的阶段和不同的建筑形式,现有的实践通常为两周到到一个月,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只能了解建筑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不能全面的观察、了解建筑过程,而且具体的工地建筑工程项目结构、构造、材料、施工等方面受设计用途的限制、不可能完成符合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要求,比如,需要学习的多种建筑材料和不同的构造方式就不可能完成涵盖。现有的建筑教学模型通常是积木式的简单结构拼接,只能让学生了解建筑物的直观的结构形式,不能了解建筑物的内部钢筋构造、施工技术,不利于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和内部钢筋构造形式的全面理解,不符合现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教学用仿真建筑钢筋模型,包括筏板基础单元(1)、剪力墙单元(2)、抗震梁单元(3)、楼层框架梁单元(4)、悬挑梁单元(5)、竖向折梁单元(6)、梁柱相交节点单元(7)、柱基础单元(8)、DT型楼梯单元(9)、楼层板单元(10)、柱顶与屋面框架梁锚固单元(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均为透视单元,所述的透视单元均为绑扎定位钢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和平区一砖一瓦教育培训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