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臂式塔机臂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33432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臂式塔机,尤其涉及一种动臂式塔机臂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动臂式塔机臂架包括臂架本体、绕绳和吊钩,在所述臂架本体的自由端设有端部节,所述端部节包括绕绳固定装置和定滑轮,所述吊钩内部有吊钩滑轮,所述绕绳一端固定在所述绕绳固定装置上,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吊钩滑轮、定滑轮后与控制中心相连,且通过所述绕绳吊挂的吊钩内部的吊钩滑轮的转动平面与所述臂架本体的转动平面垂直。这种结构的动臂式塔机臂架的工作幅度大,且能方便塔机司机观察吊钩的运行情况以及绕绳的工作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臂式塔机,尤其涉及一种动臂式塔机臂架
技术介绍
普通动臂式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因为吊钩与臂架起升在同一平面内,在最大工作幅度的时候,普通结构形式中吊钩到臂架端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不能转化为臂架幅度。在最小工作幅度的时候,普通结构形式中当臂架仰角a达到一定角度的时候,吊钩起升过程中会与起重臂架下平面的腹杆干涉,这就限制了角度不能太大,从而增大了最小工作幅度。吊钩与臂架起升在同一平面内,也不利驾驶室司机观察吊钩和钢丝绳的实时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幅度大的动臂式塔机臂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动臂式塔机臂架,包括臂架本体、绕绳和吊钩,在所述臂架本体的自由端设有端部节,所述端部节包括绕绳固定装置和定滑轮,所述吊钩内部有吊钩滑轮,所述绕绳一端固定在所述绕绳固定装置上,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吊钩滑轮、定滑轮后与起升卷筒相连,且通过所述绕绳吊挂的吊钩内部的吊钩滑轮的转动平面与所述臂架本体的转动平面相互垂直。进一步的是,所述绕绳固定装置的外侧和所述定滑轮的外端与所述端部节最外侧的横梁对齐。进一步的是,所述吊钩滑轮的数目为两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吊钩滑轮的转动平面与臂架本体的转动平面垂直,就可以减小吊钩到臂架端面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增大了臂架本体的回转中心到吊钩之间的距离;其次臂架本体的回转中心到吊钩之间的距离增大也能增大臂架本体的仰角,进一步增大臂架本体的工作幅度;再者吊钩与臂架本体旋转平面相互垂直,也使得塔机司机能更容易观察吊钩的运行情况以及起升绕绳是否有相互缠绕和破损等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A向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臂架本体提升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位及编号:臂架本体1、绕绳2、吊钩3、端部节11、绕绳固定装置111、定滑轮112、吊钩滑轮31、横梁1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臂架本体1、绕绳2和吊钩3,在所述臂架本体I的自由端设有端部节11,所述端部节11包括绕绳固定装置111和定滑轮112,所述吊钩3内部有吊钩滑轮31,所述绕绳2 —端固定在所述绕绳固定装置111上,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吊钩滑轮31、定滑轮112后与起升卷筒相连,且通过所述绕绳2吊挂的吊钩3内部的吊钩滑轮31的转动平面与所述臂架本体I的转动平面垂直。吊钩滑轮31的转动平面与臂架本体I的转动平面垂直,相当于吊钩3所在平面与臂架本体I的转动平面垂直,可以减小吊钩3到臂架本体I自由端端面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增大了臂架本体I的回转中心到吊钩3之间的距离,也就增大了臂架的工作幅度;在最小工作幅度的时候,吊钩3起升过程中不会与臂架本体I下平面的腹杆干涉,这就减小了臂架的最小工作幅度,进一步增大了臂架的工作幅度;由于塔机司机的视线是沿着臂架本体I的方向的,所以吊钩3与臂架本体I旋转平面相互垂直,也使得塔机司机能更容易观察吊钩3的运行情况以及绕绳2是否有相互缠绕和破损等情况。具体,为了使臂架本体I的工作幅度达到最大,如图1所示,所述绕绳固定装置111外侧,即图1中绕绳固定装置111的最右侧,所述定滑轮112的外端,即图1中定滑轮112的最右端,与所述端部节11最外侧的横梁113对齐。即保证臂架本体I水平时,吊钩3所在平面在臂架本体I的自由端的最右侧端面上。这种结构的端部节11能使吊钩3离臂架本体I的回转中心的距离最远,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臂架本体I的工作幅度。具体,为了增加吊钩3的稳定性,所述吊钩滑轮31的数目为两个。【主权项】1.动臂式塔机臂架,包括臂架本体(I)、绕绳(2)和吊钩(3),在所述臂架本体(I)的自由端设有端部节(11),所述端部节(11)包括绕绳固定装置(111)和定滑轮(112),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钩(3)内部有吊钩滑轮(31), 所述绕绳(2) —端固定在所述绕绳固定装置(111)上,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吊钩滑轮(31)、定滑轮(112)后与起升卷筒相连,且通过所述绕绳(2)吊挂的吊钩(3)内部的吊钩滑轮(31)的转动平面与所述臂架本体(I)的转动平面相互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臂式塔机臂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绳固定装置(111)的外侧和所述定滑轮(112)的外端与所述端部节(11)最外侧的横梁(113)对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臂式塔机臂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钩滑轮(31)的数目为两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臂式塔机,尤其涉及一种动臂式塔机臂架。本技术公开的动臂式塔机臂架包括臂架本体、绕绳和吊钩,在所述臂架本体的自由端设有端部节,所述端部节包括绕绳固定装置和定滑轮,所述吊钩内部有吊钩滑轮,所述绕绳一端固定在所述绕绳固定装置上,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吊钩滑轮、定滑轮后与控制中心相连,且通过所述绕绳吊挂的吊钩内部的吊钩滑轮的转动平面与所述臂架本体的转动平面垂直。这种结构的动臂式塔机臂架的工作幅度大,且能方便塔机司机观察吊钩的运行情况以及绕绳的工作情况。【IPC分类】B66C23/62, B66C23/16【公开号】CN204714404【申请号】CN201520243286【专利技术人】王晓平, 刘云 【申请人】四川建设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申请日】2015年4月2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动臂式塔机臂架,包括臂架本体(1)、绕绳(2)和吊钩(3),在所述臂架本体(1)的自由端设有端部节(11),所述端部节(11)包括绕绳固定装置(111)和定滑轮(112),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3)内部有吊钩滑轮(31),所述绕绳(2)一端固定在所述绕绳固定装置(111)上,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吊钩滑轮(31)、定滑轮(112)后与起升卷筒相连,且通过所述绕绳(2)吊挂的吊钩(3)内部的吊钩滑轮(31)的转动平面与所述臂架本体(1)的转动平面相互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平刘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建设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