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致变色调光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20143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1 23:21
一种气致变色调光部件,其具备:第1透明部件,其具有第1面;第2透明部件,其具有第2面,并被配置为该第2面与所述第1透明部件的第1面相对;调光部,其形成在所述第1面上,通过氢化、脱氢化,其光学特性可逆地进行变化;氢气供给单元,其将含氢气体导入所述第1和第2透明基材之间;及脱氢化单元,其将氢气从所述第1和第2透明基材之间除去。其中,所述第1和第2透明基材介由所述调光部被积层,所述第2面和与所述第2面相对的所述调光部的面之间部分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致变色(gas chromic)调光部件。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建筑物的窗户(开口部)是较大热量的进出场所。例如,冬季供暖时,热量从窗户流失的比例为48%左右,夏季供冷时,热量从窗户流入的比例也达71%左右。所以,通过对经过窗户的光.热量进行适当的控制,可获得很大的节能效果。调光部件正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开发的,其具有可对光.热量的流入.流出进行控制的功能。这样的调光部件的调光元件具有几个种类,例如,可列举出使用了如下所述材料的方式。I)电流.电压的施加导致透光率可逆变化的电致变色材料2)温度导致透光率变化的热变色(thermo chromic)材料3)环境气体的控制导致透光率变化的气致变色材料其中,作为调光元件使用了氧化鹤薄膜等电致变色材料(electro chromic)的电致变色调光元件的研宄正走在前沿,现在,基本上已到达了实用化阶段,并且已经在市场上进行了销售。但是,就电致变色调光部件而言,为了获得充分的光学特性,需要将构成调光部件的调光元件设计成5层左右的多层薄膜结构,这样就存在着成本很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气致变色调光部件而言,与电致变色调光部件相比,该调光元件的结构比较简单,所以,作为一种可低成本地进行制造的调光部件,已经对该调光元件的材料和调光部的结构等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宄(例如,专利文献I?4)。另外,在气致变色调光部件中,为了对向调光元件进行氢气供给的路径进行确保,还使用了具有如下结构的装置,即,介由间隔部(spacer)使I对玻璃贴合,并在该I对玻璃的相对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一个上配置了调光元件。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635729号明细书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5905590号明细书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6647166号明细书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 - 066747号公报然而,在具有介由间隔部对I对玻璃进行了贴合的结构的情况下,调光部件整体的厚度变厚,形状也受到了限制。为此,其应用范围有限,例如不能在无法使用成对(pair)玻璃的汽车等中进行使用。另外,由于I对玻璃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间,所以在进行氢化时需要大量的氢气,并且在进行脱氢化时为了从该空间内除去氢气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为此,存在着元件大型化以及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使光学特性变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能够提供一种气致变色调光部件,其可小型化,并且形状的自由度也大于现有的调光部件,另外在较短时间内藉由少量氢气就可进行氢化、脱氢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气致变色调光部件,其具备:第I透明部件,其具有第I面;第2透明部件,其具有第2面,并被配置为该第2面与所述第I透明部件的第I面对向(相对);调光部,其形成在所述第I面上,并具有调光元件,藉由氢化、脱氢化,该调光元件的光学特性可逆地进行变化;氢气供给单元,其将含氢气体导入所述第I和第2透明基材之间;及脱氢化单元,其从所述第I和第2透明基材之间除去氢气。所述第I和第2透明基材介由所述调光部被积层,所述第2面和与所述第2面相对的所述调光部的面之间部分接触。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能够提供一种气致变色调光部件,其可小型化,并且形状的自由度也高于现有的调光部件,另外在较短时间内藉由少量氢气就可进行氢化、脱氢化。【附图说明】图1A是第I实施方式的气致变色调光部件的斜视图。图1B是第I实施方式的气致变色调光部件的截面图。图2A是第I实施方式的气致变色调光部件的说明图。图2B是第I实施方式的气致变色调光部件的说明图。图3是第I实施方式的氢气制造单元的说明图。图4是第2实施方式的氢气制造单元的说明图。图5A是第I实施方式的气致变色调光部件的斜视图。图5B是第I实施方式的气致变色调光部件的截面图。图6是在第I实施方式的气致变色调光部件中设置了氢气浓度检测单元的结构例的说明图。图7A是第2实施方式的气致变色调光部件(自动调光部件)的说明图。图7B是第2实施方式的氢气供给单元的说明图。图8是第3实施方式的具备气致变色调光部件的图像显示装置的说明图。图9是第4实施方式的具备气致变色调光部件的防眩镜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下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下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和置换。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本专利技术的气致变色调光部件的结构例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气致变色调光部件具备相对配置的一对透明基材。另外,在所述一对透明基材的互相相对的面中的一个面或者两个面上形成了调光部,其具有氢化、脱氢化可导致光学特性可逆变化的调光元件。再有,还具备将含氢气体导入所述一对透明基材之间的氢气供给单元;及从所述一对透明基材之间对氢气进行除去的脱氢化单元,其中,所述一对透明基材介由所述调光部被进行了积层。仅在一对透明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调光部的情况下,所述调光部的面与一对透明基材的另一个面之间部分接触。在一对透明基材的两个面上都形成了调光部的情况下,所述调光部的相对的面之间部分接触。接下来参照图1A、IB对具体结构例进行说明。图1A是本实施方式的气致变色调光部件的斜视图,图1B是在图1A中从图中箭头A的方向进行观察的气致变色调光部件的截面图。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A中,对氢气供给单元14和脱氢化单元15的结构进行了省略表不。气致变色调光部件如图1A所示具有一对透明基材11。另外,作为所述一对透明基材11的第I透明基材111和第2透明基材112的相对的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配置了调光部12。再有,第I透明基材111和第2透明基材112介由调光部12被进行了积层。在图示的例子中,第I透明基材111的面上配置了调光部12,调光部12和第2透明基材112的相对的面之间部分接触。一对透明基材11可通过固定部件13进行固定,以可保持上述状态。另外,如图1B所不,还设置了与在第I透明基材111的表面上所设置的开口部相连的配管16、17,配管16、17可分别与用于将含氢气体供给至第1、第2透明基材之间的氢气供给单元14和用于从第1、第2透明基材之间对氢气进行除去的脱氢化单元15相连。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B中,尽管描绘了透明基材112和调光部12之间具有间隙,但是,这仅是为了便于理解结构;实际上,两者可构成为部分接触。另外,图2之后也都一样。以下对构成气致变色调光部件的各部分进行说明。首先对透明基材11进行说明。透明基材11具有第I透明基材111和第2透明基材112。图1B中尽管示出了第I透明基材111和第2透明基材112的厚度和大小均不同的结构,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该形态,也可为两者的厚度和大小都相同的结构,或着,还可为两者的厚度和大小中的任意一个为不同的结构。另外,例如在透明基材的表面上还可形成镜面。另外,第1、第2透明基材只要被构成为两者可介由调光部被积层即可,并不限定于图1A、IB所示那样的平板形状。就透明基材而言,其面内还可具有例如曲面或球面,并且其形状也可为任意形状。作为透明基材11的材质,对其并无特别限定,但是,因为是气致变色调光部件中所使用的部件,并且是要使可视光透过的部件,所以优选采用可视光的透过率较高的材料。为此,例如上述透明基材优选为玻璃和/或塑料。作为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气致变色调光部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致变色调光部件,其具备:第1透明部件,其具有第1面;第2透明部件,其具有第2面,并被配置为该第2面与所述第1透明部件的第1面相对;调光部,其形成在所述第1面上,通过氢化、脱氢化,其光学特性可逆地进行变化;氢气供给单元,其将含氢气体导入所述第1和第2透明基材之间;及脱氢化单元,其将氢气从所述第1和第2透明基材之间除去,其中,所述第1和第2透明基材介由所述调光部被积层,所述第2面和与所述第2面相对的所述调光部的面之间部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村和记山田保诚田岛一树
申请(专利权)人: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