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1208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5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连接处设有增大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导电面积的直连桥,所述直连桥凸出所在汇流排,所述直连桥远离所在汇流排一端的长度小于直连桥贴合所在汇流排一端的长度;直连桥设置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的连接处,在不加厚汇流排整体厚度的情况下增大了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的导电面积,节省了制造汇流排的原材料;另外,由于距离汇流排的距离越远所需要的导电面积就越小,因此,直连桥远离所在汇流排一端的长度小于直连桥贴合所在汇流排一端的长度,进一步节省了制造汇流排的原材料,与现有技术中的汇流排相比,制造汇流排的材料节省了10%到35%,大大降低了蓄电池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新能源的利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作为新能源汽车主要动力源的铅酸蓄电池,以其价格低廉、性价比高、安全可靠及可回收等特点越来越得到用户青睐。随着整车性能的提高,对蓄电池的性能,特别是大电流放电和能量比重量要求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为此,在保证能量的前提下降低电池内阻和电池重量显得格外重要。现有技术中蓄电池极群组连接方式上多数采用过桥柱连接,采用过桥柱连存在导电面积小,电阻大的不足;目前,极群组较为先进的连接方式为直连方式:常规直连方式中导电面积的瓶径在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的连接处,为了在连接处获得足够的导电面积,需要增加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的厚度(汇流排宽度因受极耳宽度限制不能改变),而在实际导电过程中,距离此连接处越远的汇流排需要的导电面积越小,因此,为了在连接处获得足够的导电面积而增加整个汇流排的厚度,造成蓄电池原材料浪费的同时还增加了蓄电池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汇流排的整体厚度大,造成制造蓄电池汇流排的原材料浪费严重、蓄电池制造成本高的不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极群组,所述极群组上电连接有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所述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连接处设有增大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导电面积的直连桥,所述直连桥凸出所在汇流排,所述直连桥远离所在汇流排一端的长度小于直连桥贴合所在汇流排一端的长度。通过直连桥结构,在保证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的连接处导电面积不减小的情况下,减小了正极汇流排、负极汇流排的整体厚度,减少了材料浪费,降低了蓄电池的制造成本。所述直连桥关于所在汇流排对称设置。汇流排制造方便,降低了汇流排的制造成本。所述直连桥位于所在汇流排的中部。直连桥设置在汇流排的中部,使得蓄电池极群组设置灵活。为了降低汇流排材料的浪费,所述直连桥的长度为直连桥所在汇流排长度的1/3到1/2。该长度完全可以满足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的导电需求,节省了制造汇流排的原材料,大大降低了汇流排的制造成本。所述直连桥与所在汇流排平滑过渡。汇流排制造方便。所述直连桥与所在汇流排为一体式结构。提高了汇流排的制造效率。所述直连桥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直连桥沿所在汇流排的宽度方向设置,不会改变直连桥所在汇流排的整体厚度,避免直连桥与蓄电池的壳体、极群组发生干涉。所述直连桥的厚度与所在汇流排的厚度相等,并且直连桥的顶面与所在汇流排的顶面平齐。直连桥与汇流排可以用一次成型的方法制得,降低了汇流排的制造成本且提高了汇流排的成品率,另外,该结构还使得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之间具有最佳的导电效果O所述直连桥沿所在汇流排的厚度方向设置,直连桥设置方式灵活,制造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铅酸蓄电池,通过上述构成: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连接处设有增大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导电面积的直连桥,所述直连桥凸出所在汇流排,所述直连桥远离所在汇流排一端的长度小于直连桥贴合所在汇流排一端的长度;直连桥设置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的连接处,在不加厚汇流排整体厚度的情况下增大了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的导电面积,节省了制造汇流排的原材料;另外,由于距离汇流排的距离越远所需要的导电面积就越小,因此,直连桥远离所在汇流排一端的长度小于直连桥贴合所在汇流排一端的长度,进一步节省了制造汇流排的原材料,与现有技术中的汇流排相比,通过上述设置,制造汇流排的材料节省了 10%到35%,大大降低了蓄电池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铅酸蓄电池的立体图,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铅酸蓄电池的俯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铅酸蓄电池中正极汇流排实施例一的俯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一种铅酸蓄电池中正极汇流排实施例二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铅酸蓄电池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极群组3,所述极群组3上电连接有正极汇流排I和负极汇流排4,为了能清楚地展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附图中仅以三个极群组3的蓄电池结构进行展示,实际使用中极群组3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所有极群组3连接的电路结构为:正极汇流排1-负极汇流排4-正极汇流排I...负极汇流排4,以使所有极群组3串联在一起进行供电,该连接方式即为现有技术中蓄电池内极群组3的连接方式,为了接线方便,参见图1,图2,连接所有极群组3的串联电路中首端的正极汇流排I上设有正极柱,末端的负极汇流排4上设有负极柱;参见图1,图2,图3,所述正极汇流排I与负极汇流排4连接处设有直连桥5,所述直连桥5凸出所在汇流排,并且,参见图3,所述直连桥5沿所在汇流排的宽度方向(Y方向)设置,所在汇流排即为与直连桥5为一体式结构的正极汇流排I或负极汇流排4,所述直连桥5远离所在汇流排一端的长度LI小于直连桥5贴合所在汇流排一端的长度L2 ;具体地说:汇流排与直连桥5在制造过程中,为了使汇流排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直连桥5 —般与所在汇流排为一体式结构,因此,为了使汇流排便于制造、减小了汇流排的内应力,参见图1,图2,图3,所述直连桥5关于所在汇流排对称设置,并且,所述直连桥5位于所在汇流排的中部。当然,所述直连桥5也可以仅向所在汇流排的一侧凸出所在汇流排,即将一个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直连桥5 —体式连接在所在汇流排上。为了节约用于制造汇流排的材料(为了保证导电性能,直连桥5与直连桥5所在的汇流排采用同一种材料制得),参见图1,图2,图3,所述直连桥5的长度为直连桥5所在汇流排长度的1/3到1/2,直连桥5的长度即为直连桥5与汇流排接触处的长度L2 ;所述直连桥5的厚度与所在汇流排的厚度相等,并且直连桥5的顶面与所在汇流排的顶面平齐;为了进一步优化汇流排的导电性能,所述直连桥5与所在汇流排平滑过渡。本技术利用直连桥5结构增加汇流排的导电面积,直连桥5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任何形状,如:所述直连桥5的横截面形状为小于或等于1/2椭圆形;或者,参见图3,所述直连桥5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者,所述直连桥5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实施例二参照实施例一中直连桥5的结构,参见图4,所述直连桥5也可以沿所在汇流排的厚度方向(Z方向)设置,但是该种设置会造成蓄电池高度尺寸的变化,由于极群组3外需要设置蓄电池的壳体,并且汇流排与极群组3之间的距离有限;为了使直连桥5沿所在汇流排的厚度方向(Z方向)设置,就需要增加汇流排与极群组3之间的距离及蓄电池壳体与汇流排之间的距离,因此,该结构会改变蓄电池的整体尺寸,本方案适用于对蓄电池尺寸要求不高的场合。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旨在体现本专利技术的突出技术效果和优势,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利用在正极流流排与负极汇流排4连接处设置直连桥5的结构来增加汇流排的导电面积,实现降低蓄电池制造成本的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的是,一切基于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所做出的修改、变化或者替代技术特征,如直连桥5形状的变化、直连桥5位置的变化等等,皆应涵盖于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主张的技术范畴内。【主权项】1.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极群组(3),所述极群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极群组(3),所述极群组(3)上电连接有正极汇流排(1)和负极汇流排(4),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汇流排(1)与负极汇流排(4)连接处设有增大正极汇流排(1)与负极汇流排(4)导电面积的直连桥(5),所述直连桥(5)凸出所在汇流排,所述直连桥(5)远离所在汇流排一端的长度小于直连桥(5)贴合所在汇流排一端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元军
申请(专利权)人: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