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建法专利>正文

两冲程水平对置发动机曲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0917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5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冲程水平对置发动机曲轴箱,包括曲轴箱箱体,所述曲轴箱箱体上设有曲轴箱进气口,所述曲轴箱箱体内转动连接有曲轴,所述曲轴旋转形成以其转动轴为轴心的气流附着区,所述曲轴箱进气口位于所述曲轴箱箱体混合气稀的一侧,所述曲轴箱进气口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气流附着区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针对混合气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做了进气气流模拟实验,从而准确获得每种型号发动机曲轴箱进气口位置的合理设计参数,使得两侧气缸温差得以控制,从而大大简化了发动机调整步骤,发动机工作平顺性增加,燃料利用率高,发动机拉缸几率大幅下降,极大地增加了发动机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箱,具体涉及一种两冲程水平对置发动机曲轴箱
技术介绍
两冲程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曲轴箱进气口都设置在曲轴轴心位置,混合气从曲轴箱进气口进入曲轴箱内,由于曲轴始终保持沿同一方向旋转,曲轴旋转时带动混合气在曲轴箱内流动,尤其是曲轴通常不是回转体,进一步加大了其旋转带动混合气的作用,因此从曲轴箱进气口的位置沿曲轴的转动方向,混合气的分布越来稀,即进入水平对置在曲轴两侧的两个燃油气缸内的混合气含量差异较大,在曲轴箱内形成混合气稀的一侧和混合气浓的一侧,稀混合一侧的燃油气缸容易高温拉缸,而浓混合一侧的气缸又积碳严重,出力不够,这使得发动机油耗大,污染大,发动机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冲程水平对置发动机曲轴箱,通过设置曲轴箱进气口的位置,使得曲轴与曲轴箱进气口的最近距离上曲轴指向曲轴箱进气口的方向与曲轴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曲轴箱进气口偏置在稀混合的一侧,从而使得混合气从曲轴箱进气口进入曲轴箱后在自由扩散和曲轴的转动的带动的共同作用下填充到曲轴箱内,从而保证曲轴箱内的混合气均匀分配,避免“稀混合一侧的燃油气缸容易高温拉缸,而浓混合一侧的气缸又积碳严重,出力不够,这使得发动机油耗大,污染大,发动机可靠性不高”这一问题的发生,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两冲程水平对置发动机曲轴箱,包括曲轴箱箱体,所述曲轴箱箱体上设有曲轴箱进气口,所述曲轴箱箱体内转动连接有曲轴,所述曲轴旋转形成以其转动轴为轴心的气流附着区,所述曲轴箱进气口位于所述曲轴箱箱体混合气稀的一侧,所述曲轴箱进气口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气流附着区内。进一步的,所述曲轴箱进气口的形状为圆形通孔,所述曲轴箱进气口的轴线与所述曲轴箱箱体的外壁垂直,所述曲轴箱进气口的轴线到所述曲轴的轴心的距离为6mm-20mmo进一步的,所述曲轴箱进气口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有所述曲轴箱进气口呈与所述曲轴的轴线平行的直线布置。进一步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曲轴箱进气口之间的距离相等。优选的,所述曲轴箱箱体的形状为回转体或长方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曲轴箱进气口的位置,使得曲轴箱进气口位于曲轴箱箱体混合气稀的一侧,从而使得混合气从曲轴箱进气口进入曲轴箱后在自由扩散和曲轴的转动的带动的共同作用下填充到曲轴箱内,从而保证曲轴箱内的混合气均匀分配,避免“稀混合一侧的燃油气缸容易高温拉缸,而浓混合一侧的气缸又积碳严重,出力不够,这使得发动机油耗大,污染大,发动机可靠性不高”这一问题的发生;曲轴箱进气口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气流附着区内,保证曲轴箱进气口到曲轴的距离不会太远,保证从曲轴箱进气口进入的混合气能够被气流附着区带动,保证自由扩散和曲轴箱的旋转同时起作用并且相互抵消,来达到曲轴箱内混合气的均匀。针对混合气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做了进气气流模拟实验,从而准确获得每种型号发动机曲轴箱进气口位置的合理设计参数,使得两侧气缸温差得以控制,从而大大简化了发动机调整步骤,发动机工作平顺性增加,燃料利用率高,发动机拉缸几率大幅下降,极大地增加了发动机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将设置曲轴箱进气口的壁切除后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曲轴箱箱体;11、曲轴箱进气口 ;12、曲轴箱出气口 ;2、曲轴。【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不,一种两冲程水平对置发动机曲轴2箱,包括曲轴箱箱体1,曲轴箱箱体I的形状为回转体或长方体,曲轴箱箱体I上设有曲轴箱进气口 11,曲轴箱箱体I内转动连接有曲轴2,所述曲轴2旋转形成以其转动轴为轴心的气流附着区,所述曲轴箱进气口 11位于所述曲轴箱箱体I混合气稀的一侧,曲轴箱进气口 11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气流附着区内。通过设置曲轴箱进气口 11的位置,使得曲轴2与曲轴箱进气口 11的最近距离上曲轴2指向曲轴箱进气口 11的方向与曲轴2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曲轴箱进气口11偏置在稀混合的一侧,从而使得混合气从曲轴箱进气口 11进入曲轴2箱后在自由扩散和曲轴2的转动的带动的共同作用下填充到曲轴2箱内,从而保证曲轴2箱内的混合气均匀分配,避免“稀混合一侧(图2中的A所指示的以侧)的燃油气缸容易高温拉缸,而浓混合一侧(图2中的B所指示的以侧)的气缸又积碳严重,出力不够,这使得发动机油耗大,污染大,发动机可靠性不高”这一问题的发生。此处的气流附着区为曲轴2转动时,其带动曲轴2附近的气流一起转动所形成的区域,因此,气流附着区的半径大小与曲轴2径向上的远端距离曲轴2的转动轴的距离有关,即该距离越大气流附着区的半径越大,同时其大小还与曲轴2的旋转速度有关,即旋转速度越大,气流附着区的半径越大。曲轴箱进气口 11的设置与气流附着区的大小有关,因此需根据实际参数按照流体力学的相关原理进行设置曲轴箱进气口 11的位置。针对混合气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做了进气气流模拟实验,从而准确获得每种型号发动机曲轴箱进气口 11位置的合理设计参数,使得两侧气缸温差得以控制,从而大大简化了发动机调整步骤,发动机工作平顺性增加,燃料利用率高,发动机拉缸几率大幅下降,极大地增加了发动机可靠性。通常地,曲轴箱进气口 11的形状为正多边形通孔或圆形通孔,当其为圆形通孔时,其轴线与曲轴箱箱体I的外壁垂直,保证曲轴箱进气口 11沿最短的路径穿入曲轴2箱内,以此来保证曲轴箱进气口 11的进气顺畅,曲轴箱进气口 11的轴线到曲轴2的轴心的距离为6mm-20mm。本技术通过合理的曲轴箱进气口 11位置的偏置,曲轴箱进气口 11偏置的位置取决于发动机的旋转方向和进气阀结构。曲轴箱进气口 1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其可以至少为三个,所有的曲轴箱进气口 11布置成与曲轴2的轴线平行的直线,从而保证曲轴箱进气口 11的进气顺畅。为了保证曲轴2箱内的沿曲轴2的轴向混合气分布的均匀,任意两个相邻的曲轴箱进气口 11之间的距离相等。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混合气从曲轴箱进气口 11进入曲轴箱I内,由于曲轴箱进气口 11偏置,混合气进入曲轴箱I后曲轴2转动所形成的气流暂时不能带动混合气转动,混合气发生短暂的自由扩散,从而先扩散到A侧一部分混合气,随着混合气的继续扩散,其遇到曲轴2转动所形成的气流后沿曲轴2的转动方向(图2中的弧线箭头所指的方向)浓度逐渐降低,即在自由扩散和曲轴2旋转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曲轴箱I内的混合气分配均匀。另外,为了避免曲轴箱进气口 11相对于曲轴2偏置的距离太远,而引起混合气的自由扩散作用远远大于气流附着区对混合气的带动,进一步引起原本混合气稀的一侧的浓度远远大于原本混合气浓的一侧,因此必须对曲轴箱进气口 11相对于曲轴2偏置的距离进行限制,将曲轴箱进气口 11的位置设置成曲轴箱进气口 11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气流附着区内这一形式,保证从曲轴箱进气口 11进入的混合气可以气流附着区带动,从而保证在自由扩散和曲轴2旋转同时作用下,使曲轴箱箱体I两侧的混合气趋于均匀。曲轴箱箱体I上设置有相对的两个曲轴箱出气口 12,曲轴箱I内的混合气经曲轴箱出气口 12后进入两个水平对置的燃油气缸内,使得安装本技术的两冲程水平对置发动机工作而输出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冲程水平对置发动机曲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箱箱体,所述曲轴箱箱体上设有曲轴箱进气口,所述曲轴箱箱体内转动连接有曲轴,所述曲轴旋转形成以其转动轴为轴心的气流附着区,所述曲轴箱进气口位于所述曲轴箱箱体混合气稀的一侧,所述曲轴箱进气口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气流附着区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建法
申请(专利权)人:秦建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