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仓孝锐专利>正文

膏体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050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膏体灌装机,包括气缸、料缸和换向阀,其特征是:料缸(16)的一侧与气缸(13)固联成一体,带有气缸口(9),溢气口(14)和导向孔的隔板(19)位于料缸(16)与气缸(13)之间,使两缸内腔隔断,活塞连杆(12)穿过导向孔并与分置于料缸(16)和气缸(13)之中的活塞(15)和活塞(11)固联;料缸(16)的另一侧与一内腔同料缸(16)内腔相连通的一换向阀固联成一体。(*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轻工机械领域,确切地讲是一种用于洗衣膏、油脂类物体灌装的设备。公知技术中的膏体灌装机,结构松散,体积大,其主体结构包括位于一“U”型支架两端的相互分立的旋转式料缸和气缸。其中,旋转式料缸由其外部的齿圈和一由另一气缸驱动的齿条配合完成定角度范围内的往复旋转,以此交替接通进料管口和出料管口。在料缸内腔中的活塞与一连杆固联,该连杆贯通料缸和气缸的相对面并以其另一端与气缸中的活塞相固联。每次吸、排料量由控制气缸中活塞的行程来完成。该技术的缺点是体积大、整机重量大、料气缸分立造成支架受力不合理、易出现气体泄漏,旋转料缸密封件易损,气缸带动齿条齿轮传动耗能大。本技术的目的首先在于减化上述设备的结构,使之减少体积和重量,改善受力条件;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改善密闭条件,减少动力损耗。本技术所提供的膏体灌装机包括气缸、料缸和换向阀,其特征是料缸的一侧与气缸固联成一体,带有气缸口、溢气口和导向孔的隔板位于料缸与气缸之间使两缸内腔隔断,一活塞连杆穿过导向孔并与分置于料缸和气缸中的活塞固联;料缸的另一侧与一内腔同料缸内腔相连通的换向阀固联成一体。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采用了平移切换的结构形式以替代旋转料缸。该结构形式的换向阀由外壳、位于外壳内腔的阀座及与之配合的阀体组成;在阀体探出阀座两端的连杆上分别固联着各一只活塞;在外壳上有与阀座相贯通的进料口、出料口和与料缸相通的料孔以及位于活塞内侧的溢气口,位于活塞外侧的气口。说明书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在附图中1-进料口,2-出料口,3-溢气口,4-外壳,5-气口,6-活塞,7-阀座,8-阀体,9-气缸口,10-气缸口,11-活塞,12-活塞连杆,13-气缸,14-溢气口,15-活塞,16-料缸,17-活塞,18-气口,19-隔板,20-料孔。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主体由相互固联为一体的料缸(16),气缸(13)和换向阀外壳(4)构成。气缸(13)与料缸(16)的内腔由隔板(19)分隔开。在隔板(19)上有与气缸(13)内腔相通的气缸口(9)和与料缸(16)内腔相通的溢气口(14),在隔板(19)的中央部位有一导向孔,连杆(12)穿过导向孔,其左端(附图所示位置)与活塞(15)相固联,中部与活塞(11)相固联,右端探出气缸体外与活塞行程调整机构(公知方法)相配合。在气缸(13)的右侧壁(附图所示位置)处有一气缸口(10)。换向阀的阀座(7)定位于外壳(4)中,阀座(7)的内腔经料孔(20)与料缸(16)的内腔相通;经进料口(1)和出料口(2)穿透外壳(4)而分别与料仓和待灌装容器相导通。在阀座(7)异径内膛中,有一两端探出阀座(7)外的异径轴式阀体(8)。阀体(8)的探出阀座(7)上下两端的连杆上分别固联着活塞(6)和活塞(17)。在活塞(6)上方的外壳(4)上有一气口(5),在活塞(6)与阀座(7)之间,靠近阀座(7)的外壳(4)上有一溢气口(3);在活塞(17)下方的外壳(4)上有一气口(18),在活塞(17)与阀座(7)之间,靠近阀座(7)的外壳(4)上也有一溢气口。本技术中各滑移配合面之间均采用了常规的密闭结构;而各相互固联件之间的固联方式亦均采用了常规的固联结构形式。使用本技术实施膏体灌装,当气体由气缸口(9)压入气缸(13)腔内时,在气压作用下,活塞(11)向缸体右侧平移,并通过连杆(12)带动活塞(15)向右平移。与此同时压力气体由气口(18)进入外壳(4)内压迫活塞(17)进而带动阀体(8)由下向上(附图所示位置)平移,打开进料口(1)与料缸(16)内腔的通道,膏体被吸入料缸(16)腔内。在此一过程中料缸(16)中活塞(15)右侧的气体由溢气孔(14)排出(或部分排出)气缸(13)中活塞(11)右侧的气体由气缸口(10)排出(或部分排出);换向阀外壳中的气体也由相应的气口(溢气口)中排出。给出信号,压力气体由气口(5)进入外壳(4)压迫活塞(6)进而带动阀体(8)下移。封闭进料通道,打开出料通道;同时压力气体由气缸口(10)进入气缸(13)内腔压迫活塞(11)左移并经过连杆(12),作用于活塞(15),使之同步向左平移,将膏体由料缸(16)经料孔(20)、阀座(7)、出料口(2)定量灌入包装容器中。在此过程中,气口(18)、溢气口(3)、气缸口(9)为气体泄压口。使用本技术的优点是整机结构简单、紧凑、受力合理、调整方便、能耗低、密封件使用寿命长。权利要求1.一种膏体灌装机,包括气缸、料缸和换向阀,其特征是料缸(16)的一侧与气缸(13)固联成一体,带有气缸口(9),溢气口(14)和导向孔的隔板(19)位于料缸(16)与气缸(13)之间,使两缸内腔隔断,活塞连杆(12)穿过导向孔并与分置于料缸(16)和气缸(13)之中的活塞(15)和活塞(11)固联;料缸(16)的另一侧与一内腔同料缸(16)内腔相连通的一换向阀固联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膏体灌装机,其特征是换向阀由外壳(4),位于外壳(4)内腔的阀座(7)及与之配合的阀体(3)组成;在阀体(8)探出阀座(7)两端的连杆上分别固联着活塞(6)和活塞(17);在外壳(4)上有与阀座(7)相贯通的进料口(1)、出料口(2)和料孔(20)以及位于活塞内侧的溢气口(3),位于活塞外侧的气口(5)的(18),其中料孔(20)与料缸(16)贯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洗衣膏、油脂类物体灌装的设备,其主要结构包括两侧分别与气缸(13)和换向阀外壳(4)固联成一体的料缸(16),将料缸与气缸的内腔分隔的带有气缸口(9)、溢气口(14)和导向孔的隔板(19),与导向孔配合并与气缸中活塞(11)、料缸中活塞(15)固联的连杆(12)、位于外壳(4)中并相互配合的阀座(7)、阀体(8)及与之配套的进出料口和气口等。其优点是结构紧凑、调整方便、密封好、能耗低。文档编号B65B3/00GK2196085SQ9424009公开日1995年5月3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1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1日专利技术者仓孝锐 申请人:仓孝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仓孝锐
申请(专利权)人:仓孝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