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式摩擦粘合捆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9592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手提式摩擦粘合捆包机,其有基座、固定在基座的提携式手柄、驱动电机、动摩擦块与静摩擦块组成粘合结构、切断结构、拉紧结构、压紧结构,提携式手柄的手持部Ⅰ垂直于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静摩擦块设置在一压持手杆的前端,压持手杆后端的手持部Ⅱ位于手持部Ⅰ下方成人单手掌可同时握持二者的部位,压持手杆通过轴销与提携式手柄成交叉方式联接在提携式手柄中段部位,在轴销部位设置使手持部Ⅱ相对于手持部Ⅰ通常处于张开状态的弹性撑张体。具有布局合理,机构紧凑,占用空间少等特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聚丙烯(PP)和聚酯(PET)等材质带体的捆包机械,特别涉及到其中一种手提式摩擦粘合捆包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手提式摩擦粘合捆包机,其主要有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摩擦生热熔化粘合结构(动摩擦块和静摩擦块组)、切断结构、拉紧结构、压紧结构等,但由于上述各结构位置及构件设置方式相对独立,因此,占用空间体积较大,结构较为松散,且手动操作杆件较多,协动性较差,给手动操作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为适合手动操作的一种手提式摩擦粘合捆包机。其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手提式摩擦粘合捆包机,其有基座、固定在基座的提携式手柄、驱动电机、动摩擦块与静摩擦块组成的粘合结构、切断结构、拉紧结构、压紧结构,上述提携式手柄的手持部I垂直于或偏离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动摩擦块位于基座的前部,静摩擦块设置在一压持手杆的前端,压持手杆后端的手持部II位于手持部I下方成人单手掌可同时握持二者的部位,压持手杆通过轴销与提携式手柄成交叉方式联接在提携式手柄上,在联接部位设置使手持部II相对于手持部I通常处于张开状态的弹性撑张体。本技术将提携式手柄的手持部与静摩擦块提放压持手杆的手持部位置上下相对设置,且在二者之设置弹性撑张体,一般成人单手掌即可同时合握操作,单手合握手持部I、II可使弹性撑张体储能回缩,压持手杆携带前端的静摩擦块下降贴向动摩擦块一方,释放手持部II可使弹性撑张体伸张,压持手杆携带前端的静摩擦块上升脱离动摩擦块;粘合时静摩擦块贴向动摩擦块,对在此处重叠的两层带体的下层带体,由电机驱动动摩擦块往复高速运动,同时携动下层带体高速运行,使上下层带体在相对面间产生高速摩擦并生热熔化,停止随即冷却粘合在重叠处实现闭合连接,另外,提携式手柄手持部I垂直于或偏离基座长度方向设置,也更加适于手动操作,有利于基座长度方向的其他结构设置和相关操作。上述提携式手柄的前部设置上述电机固定腔,电机轴端朝下置入固定腔内,电机轴端与动摩擦块之间由偏心轴传动联接;所述电机配置的导线通过手持部内腔引向外侧。具有布局合理,机构紧凑,占用空间少等特点。上述切断机构可有固定在基座侧板上的静刀体,与其配合使用的动力体由刀体转轴联接在侧板上;上述动刀体正转或反转使其刃部与静刀体刃部对合或脱离;上述静刀体的刃部相对端侧与动刀体的刃部相对端侧之间留置供单层带体穿经的空隙。该方式,在摩擦粘合结构将双层带体接合完毕,通过相应杆件驱动刀体转轴促使动刀体相应转动,使其刃部与静刀体刃部对合,切断穿经切断机构的单层带体,然后,刀体转轴带动动刀体回转,使其刃部脱离静刀体刃部,等待穿过带体和下次切断动作。结构简单,使于实施,其刀体转轴的驱动可由其他结构的动作协同完成。上述拉紧结构,有一联接在侧板上的拉紧转轴,拉紧转轴外端设置供带体缠绕的框形转筒,框形转筒的相邻隔条间为供一段带体从外侧开放口向内侧置入其中的槽形夹持口,槽形夹持口可至少有两条,拉紧转轴的中段设置棘轮;一驱动手柄,驱动手柄的基部为向下开口的凹槽结构,其两侧壁间隙联接在拉紧转轴上,上述棘轮正对应位于凹槽结构内的棘爪;在上述拉紧转轴部位设置弹性撑张体。上述框形转筒的旁侧还可设置一个限定带体走向固定柱或转动辊。上述方式,在驱动手柄一次下按并被释放由弹性撑张体弹起进程中,棘爪催动棘轮向设定方向转动一个齿距,驱动框形转筒相应转动,对缠卷其上的带体拉持收紧。在需要拉紧时,对已绕过物件与带辊之间的单层带体,由框形转筒的外侧开口将对应带体的一小段同时置入两个槽形夹持口,最好置入对应或接近直径方向的一对槽形夹持口,然后可多次下按并释放驱动手柄,每一个进程通过棘轮结构携带框形转筒前行一个齿距,连续进行下按和释放动作,带体被框形转筒缠绕并逐渐拉紧,紧度适合时可停止上述动作。操作方便,拉紧效果好。设置限定带体走向固定柱或被动转辊,可使带体进入框形转筒缠绕时方向固定紧凑,不外张;使用被动转辊,由于辊体的转动可减少摩擦力及对带面的损伤。上述压紧结构,可有与基座贴靠的压持部,该压持部通过压紧转轴联接在侧板上,并设置一与压紧转轴垂直的驱动杆,压持部设置常时使其回至工位的弹性体;驱动杆的杆梢部位于驱动手柄中上段的下方,二者之间保持适宜的距离。本方式,在压紧带体自由端时,将驱动手柄一直下按,直至下压驱动杆带动压紧转轴转动,压持部转离工位为止,将带体自由端置入压持部与基座间此时形成的工作间隙,释放驱动手柄,压持部在弹性体的催动下,转回至工位,对带体自由端部进行压持;后再进行拉紧已缠绕过被包装物件的带体另一端,上述适宜距离是指以不阻碍驱动手柄单纯进行拉紧操作的距离为限;后可进行摩擦粘合操作。操作简单,结构紧凑。在上述压紧转轴与刀体转轴位于侧板侧的轴端之间可设置驱动连杆。该方式,在驱动手柄下按到低工位,在使压持部释放被压紧带体自由端的同时,由压紧转轴同时驱动上述连杆,使刀体转轴带动动刀体转动,使动刀体刃部与静刀体刃部对合,切断穿经刀口的另一侧端带体,释放粘接部位外的自由端和切断粘接部位与带体辊的之间的带体同时完成,操作方便,效率高;释放驱动手柄后,动刀体和压持部均可回至常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后视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2,本技术手提式摩擦粘合捆包机,其有基座1、固定在基座1的提携式手柄、动摩擦块与静摩擦块组成的粘合结构2,提携式手柄的前部3设置电机固定腔,电机轴端朝下置入固定腔内,电机轴端与动摩擦块之间由偏心轴传动联接,所述电机配置的导线通过手持部内腔引向外侧,提携式手柄的手持部I4垂直于基座的长度方向a设置,也包括偏离基座长度方向a其他适合方位的设置,静摩擦块设置在一压持手杆的前端5上,压持手杆后端的手持部II6位于手持部I4下方,成人单手掌能够同时握持手持部I4和手持部II6二者,压持手杆通过轴销等与提携式手柄成交叉方式联接在提携式手柄上(中段或前端部位),并在联接部位等适宜位置设置弹性撑张体(未示出),弹性撑张体能使手持部II相对于手持部I通常(被手掌释放时)处于张开状态,单手合握手持部I4、II6时,可使弹性撑张体储能回缩,压持手杆携带前端的静摩擦块下降贴向动摩擦块一方,摩擦粘合结束时,手掌释放手持部II,弹性撑张体得以伸张推动压持手杆携带前端的静摩擦块上升脱离动摩擦块;捆包机的切断机构静刀体7和动刀体8,静刀体7固定在基座侧板9上,动力体8由刀体转轴81联接在侧板9上,刀体转轴81可由下述驱动连杆10驱动,并同时带动动刀体8转动使其刃部82向静刀体7刃部71对合或带动动刀体8使其刃部脱离静刀体刃部;上述静刀体的刃部相对端侧与动刀体的刃部相对端侧之间无论在两者刃部对合或脱离均应留置供单层带体穿经的适宜空隙,各刀体刃部的长度大于带体的宽度即可;捆包机的拉紧结构,有一联接在侧板上的拉紧转轴12,拉紧转轴外端设置供带体缠绕的框形转筒,框形转筒的相邻隔条13间为供带体的一段从外侧开放口向内侧置入其中的槽形夹持口14,槽形夹持口14可至少有两条,如选定4条、5条、6条或8条等等,拉紧转轴12的中段设置棘轮,配置一驱动手柄15,驱动手柄的基部为向下开口的凹槽结构,其两侧壁间隙联接在拉紧转轴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提式摩擦粘合捆包机,其有基座、固定在基座的提携式手柄、驱动电机、动摩擦块与静摩擦块组成的粘合结构、切断结构、拉紧结构、压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携式手柄的手持部Ⅰ垂直于或偏离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动摩擦块位于基座的前部,静摩擦块设置在一压持手杆的前端,压持手杆后端的手持部Ⅱ位于手持部Ⅰ下方成人单手掌可同时握持二者的部位,压持手杆通过轴销与提携式手柄成交叉方式联接在提携式手柄上,在联接部位设置使手持部Ⅱ相对于手持部Ⅰ通常处于张开状态的弹性撑张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汝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合力纺织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