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定尺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9206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9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连铸坯定尺切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摄像定尺移动装置,包括:平台、导向单元、驱动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带动所述平台沿所述导向单元移动,所述检测单元固定于所述平台上;所述导向单元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光轴,所述平台下方连接有多个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光轴滚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滚轮与光轴相配合的结构对平台进行导向,滚轮与光轴为间隙配合,即使铸坯切割现场粉尘量较大,也不会影响平台的移动,导向单元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较低,适应能力强,可广泛推广使用;可以减少检测单元的数量,降低系统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铸坯定尺切割
,特别涉及一种摄像定尺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定尺切割是连铸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艺环节,通过定尺系统检测连铸坯长度,控制切割装置将连铸坯切割成特定的定尺长度,以便用于后续储存和加工。目前,常用的对连铸坯定尺的测量方式基本有以下几种:1、红外摄像定尺测量,在连铸辊道侧面或高处架设一个或多个摄像机,利用图像学原理对坯头进行检测。2、激光测距仪定尺测量,利用激光测距仪检测坯头位置。3、碰球定尺测量,利用电联通原理进行触发切割动作。4、编码器定尺测量,利用测量辊或拉矫机电机数据测量坯头位置。但是,这些测量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点:红外摄像定尺需要复杂的标定过程,采用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方法实时跟踪连铸坯头部,易受阳光火焰等干扰,难于处理连续顶坯的情况。激光测距仪价格昂贵,易受雾气等影响,无法处理顶坯状况。碰球精度较低,设置定尺不能自动,易出故障。编码器定尺容易产生机械磨损、打滑而降低精度,还存在脉冲丢失现象造成累计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的铸坯定尺测量装置在测量过程中存在的测量数据不准确、易受环境影响、易出故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摄像定尺移动装置,包括:平台、导向单元、驱动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带动所述平台沿所述导向单元移动,所述检测单元固定于所述平台上;所述导向单元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光轴,所述平台下方连接有多个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光轴滚动连接。其中,所述滚轮上设有与所述光轴相匹配的内凹圆弧面。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以及连接在所述电机主轴与平台之间的同步带。其中,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光轴的一端。其中,所述平台水平设置于所述光轴的上方,所述检测单元安装于所述平台的上方。其中,所述检测单元为摄像机或激光定尺测距仪。(三)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一种摄像定尺移动装置,通过采用滚轮与光轴相配合的结构对平台进行导向,滚轮与光轴为间隙配合,即使铸坯切割现场粉尘量较大,也不会影响平台的移动,导向单元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较低,适应能力强,可广泛推广使用;可以减少检测单元的数量,降低系统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摄像定尺移动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滚轮与光轴的示意图。其中,1、光轴;2、平台;3、同步带;4、电机;5、检测单元;6、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摄像定尺移动装置,包括:平台2、导向单元、驱动单元和检测单元5,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带动所述平台2沿所述导向单元移动,所述检测单元5固定于所述平台2上;所述导向单元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光轴1,所述平台2下方连接有多个滚轮6,所述滚轮6与所述光轴I滚动连接。平台2能够带动检测单元5 —起沿着光轴I移动,可以根据铸坯的预设切割长度,将检测单元5移动到相应位置,当检测单元5检测到铸坯时,即可开始切割,切割长度恰好为预设长度;检测单元5与切割设备之间的距离可通过在光轴I上移动平台2的方式进行调节,能够满足不同预设切割长度的工艺需求。采用滚轮6与光轴I相配合的结构对平台2进行导向,滚轮6与光轴I为间隙配合,即使铸坯切割现场粉尘量较大,也不会影响平台2的移动,导向单元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较低,适应能力强,可广泛推广使用。优选的,所述滚轮6上设有与所述光轴I相匹配的内凹圆弧面,以确保滚轮6不会轻易从光轴I上脱落,保证使用安全。具体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4、以及连接在所述电机4主轴与平台2之间的同步带3。所述电机4固定于所述光轴I的一端。光轴I的另一端设有带轮,同步带3的两端连接在平台2的两侧,同步带3绕紧在电机4的主轴和光轴I另一端的带轮上,通过电机4正反转带动平台2及检测单元5在光轴I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同步带3精度较高,对检测单元5的定位比较准确,检测精度高。进一步的,所述平台2水平设置于所述光轴I的上方,所述检测单元5安装于所述平台2的上方。所述检测单元5优选为摄像机或激光定尺测距仪。工作时,比如需要切割长度为5m的铸坯,则启动电机4,使平台2沿着光轴I移动,带动摄像单元移动至距离切割设备5m的位置处,关闭电机4 ;启动检测单元5开始检测,当铸坯的前端移动至与检测单元5对齐的位置时,检测单元5检测到的图像发生变化,通过控制器控制切割设备对铸坯进行切割,启动下一次检测。检测过程中,铸坯表面会有很多粉尘落下,若采用较精密的直线轴承作为导向单元的话,由于直线轴承与导轨之间的间隙较小,工作环境要求较高,在粉尘较多的铸坯定尺切割工况下,直线轴承很容易发生故障,无法保证平台2及检测单元5能够随时沿光轴I移动。因此本申请采用了滚轮6与光轴I相配合的结构作为导向单元,该结构中滚轮6与光轴I间隙较大,粉尘对滚轮6与光轴I结构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本技术更加适应铸坯切割的工作环境,故障率低。本技术通过同步带3与导向单元拖动载着摄像机或激光测距仪的平台2跟随连铸坯的定尺改变而移动,由此替代了固定支架安装的多个摄像机或激光测距仪进行钢坯定尺测量。由于摄像机或激光测距仪可移动到计划定尺位置,使用垂直视角捕获连铸坯图像,因此简化了图像处理难度。由于只需处理计划定尺附近的图像,因此使用背景差影法可以有效处理暗坯情况。摄像机使用长焦镜头,用较小的视角处理连铸坯图像,因此能有效分析顶坯情况下连铸坯的缝隙图像,分析出后续坯头的位置,进行定尺切割。本技术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连铸坯长度的测量精度,还可以适应一些特殊的生产情况,并且简捷的操作大大减少了设备维护量,以及极大地提高钢坯生产的成材率;可以减少检测单元的数量,降低系统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摄像定尺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2)、导向单元、驱动单元和检测单元(5),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带动所述平台(2)沿所述导向单元移动,所述检测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摄像定尺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2)、导向单元、驱动单元和检测单元(5),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带动所述平台(2)沿所述导向单元移动,所述检测单元(5)固定于所述平台(2)上;所述导向单元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光轴(1),所述平台(2)下方连接有多个滚轮(6),所述滚轮(6)与所述光轴(1)滚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建伟丛壮康海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远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