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钢装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184889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钢装配系统,包括基准平台、设置在所述基准平台中心处的转子支撑平台,待装配磁钢的转子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子支撑平台上;以及环绕所述转子支撑平台设置的至少一个磁钢装配装置;所述磁钢装配装置包括设置在同一支撑底座上的磁钢喂料装置和磁钢推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节约了人力,而且便于操作,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对大批量风力发电机组进行磁钢安装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电机安装
,特别涉及一种磁钢装配系统
技术介绍
永磁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机转子上一般固定有磁钢,磁钢固定在转子的磁轭内壁上。以往这些磁钢一般通过注胶方式粘接固定在磁轭内壁上,随着风力发电机组的日益大型化,考虑到固定质量及机组的可靠性,目前一般采用机械式的固定方式对磁钢进行固定,如图9所示,其为固定有磁钢的转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为便于示图,图中只示出了切出的一部分结构,在转子4的磁轭内壁41上固定有多条大致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磁钢压条5,磁轭内壁41上开有多个用于固定第二磁钢压条5的螺纹孔,第二磁钢压条5通过压条固定螺栓51和这些螺纹孔固定在磁轭内壁41上。磁钢6被设置在这些第二磁钢压条5之间,磁钢6吸附磁轭内壁41的同时其两边也被第二磁钢压条5压住。第二磁钢压条5的两个侧面为斜面,两条相邻第二磁钢压条5的侧面之间的空间构成燕尾槽型腔,磁钢6便于装入这些燕尾槽型腔中。如图10所示,磁钢6的截面为与燕尾槽型腔相匹配的燕尾形,磁钢6两边的侧面也为斜面,与压条上的斜面相匹配,因此磁钢6不会脱落。磁钢6的块数为多块(图9中只示意性的示出了两块),依次排列在各第二磁钢压条5之间的燕尾槽型腔中。在制造转子时为便于加工磁轭内壁41,转子4上在磁轭内壁41的下方一般还有一段台阶面42,台阶面42的内径大于磁轭内壁41的内径,台阶面42上不安装磁钢,而且台阶面42在竖直方向上也具有一定的宽度。目前,在磁钢安装方面,向磁钢推入装置喂料均是采用人工手动操作来完成的,即人工手动操作将磁钢6分离,并将磁钢6放置到磁钢的装配工装上,然后磁钢推入装置或者磁钢的推入工具等将磁钢推入转子4的磁轭中,最后在磁钢6和转子4的磁轭之间进行注胶,从而固定磁钢6。这种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造成大量的人力浪费,不利于对大批量风力发电机组进行磁钢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并且节约了人力的磁钢装配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钢装配系统,包括基准平台、设置在所述基准平台中心处的转子支撑平台,待装配磁钢的转子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子支撑平台上;以及环绕所述转子支撑平台设置的至少一个磁钢装配装置;所述磁钢装配装置包括设置在同一支撑底座上的磁钢喂料装置和磁钢推入装置。较优地,所述磁钢喂料装置包括架体、喂料平台、第一磁钢推动机构、磁钢导向机构,所述喂料平台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喂料平台上具有水平设置的喂料槽,所述喂料槽的宽度与竖直放置的磁钢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磁钢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喂料平台的端部,并与所述喂料平台垂直,在所述磁钢导向机构上具有与所述喂料槽对接的竖直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截面呈燕尾形,在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喂料槽的对接部分,所述导向槽的底部开放,所述磁钢能够卡在所述对接部分;所述第一磁钢推动机构推动所述磁钢沿着所述喂料槽向所述导向槽位置移动。较优地,所述磁钢导向机构包括与转子下端面对接的圆弧形面板和设置在所述圆弧形面板上的多个第一磁钢压条,所述圆弧形面板的凸出的一面朝向所述喂料槽所在的一侦牝所述第一磁钢压条设置在所述圆弧形面板的凹入的一面,相邻的所述第一磁钢压条与所述圆弧形面板构成一个所述导向槽,所述第一磁钢压条伸出所述圆弧形面板的下端部,并与所述喂料槽的槽壁对接。较优地,所述第一磁钢压条伸出所述圆弧形面板的上端部。较优地,所述第一磁钢推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的推板,所述推板位于所述喂料槽的上方,在所述推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喂料槽数量相同的推爪,所述推爪设置在所述喂料槽中。较优地,所述磁钢推入装置设置在所述磁钢导向机构的外侧,所述磁钢推入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直线导向单元和设置在所述直线导向单元上的第二磁钢推动机构,所述第二磁钢推动机构能够相对所述直线导向单元运动,用于推动所述磁钢沿着所述导向槽向上运动。较优地,所述第二磁钢推动机构包括连接板和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的用于推动所述磁钢的推块,所述推块的数量与所述导向槽的数量相同,所述推块的宽度小于所述导向槽的宽度。较优地,所述磁钢装配装置还包括支撑板以及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架体和所述直线导向单元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并与所述支撑板连接。较优地,在所述第二磁钢推动机构的运动路径上设置有极限位置开关,所述极限位置开关设置在所述对接部分以下的所述运动路径上,所述极限位置开关与所述第一磁钢推动机构电连接,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磁钢推动机构执行推动所述磁钢的动作。较优地,所述转子支撑平台包括基座、转筒和转子连接筒;所述基座连接在所述基准平台上,所述转筒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转子连接筒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转筒上。较优地,所述转子支撑平台还包括轴承,所述转筒通过所述轴承连接在所述基座上。较优地,所述基准平台还包括盖板;所述基准平台上设置用以供线缆穿过的凹槽,所述盖板与所述凹槽相适配,并覆盖所述凹槽。较优地,所述基准平台包括多个扇形板,多个所述扇形板依次可拆卸连接。较优地,所述磁钢装配装置的数量为四个,并且两两一组;两组所述磁钢装配装置组间呈对角分布,并且每组中的两个所述磁钢装配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与相邻另一组中所述磁钢装配装置之间的距离。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在基准平台上设置了可旋转地支撑转子的转子支撑平台和环绕转子支撑平台设置的至少一个磁钢装配装置,通过对转子的可转动的支撑,能够在不移动磁钢装配装置情况下,完成整个转子的磁钢装配,此外,磁钢装配装置还进一步包括相互对接的磁钢推入装置和磁钢喂料装置,从而将磁钢的喂料和磁钢推入的操作通过机械化结构进行对接,显著提高了装配效率,另外,在配置多个磁钢装配装置的情况下,还能够在转子的多个部位同时进行磁钢装配作业,从而进一步提高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磁钢装配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磁钢装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磁钢喂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磁钢导向机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磁钢推入装置结构示意图;如6为图1中转子支撑平台示意图;图7为图1中的基准平台截面局部示意图;图8为图1中基准平台结构示意图;图9为固定有磁钢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磁钢的截面示意图。其中:1_基准平台;11_盖板;12_凹槽;13_扇形板;2_转子支撑平台;21_基座;22-转筒;23_转子连接筒;3_磁钢装配装置;31_磁钢喂料装置;311_架体;312_喂料平台;3121_喂料槽;313_第一磁钢推动机构;3131_第一驱动装置;3132_推板;3133_推爪;314-磁钢导向机构;3141_导向槽;3142_圆弧形面板;3143_第一磁钢压条;32_磁钢推入装置;321_直线导向单元;322_连接板;323_推块;33_支撑底座;34_支撑板;35_第二驱动装置;4-转子;41_磁轭内壁;42_台阶面;5_第二磁钢压条;51_固定螺栓;6_磁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磁钢装配系统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磁钢自动装配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钢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平台(1)、设置在所述基准平台(1)中心处的转子支撑平台(2),待装配磁钢的转子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子支撑平台上;以及环绕所述转子支撑平台(2)设置的至少一个磁钢装配装置(3);所述磁钢装配装置(3)包括设置在同一支撑底座(33)上的磁钢喂料装置(31)和磁钢推入装置(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生旭王孝仁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