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析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8088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析膜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配比制成:胶原蛋白22~46份、蚕丝蛋白18~39份、丝素7~21份、丝胶5~18份、纤维素12~26份、丙烯酸甲酯8~24份、聚丙烯酰胺12~28份、碳酸氢钠1~9份、去离子水30~6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透析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纯度高,不含杂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2)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透析膜耐老化,不会因严格消毒而变形;(3)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透析膜具有稳定持久的生理惰性及良好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生物材料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由于生物体本身的拒绝异物侵入的本能,当人工脏器材料与生物体接 触时,生物体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异物反应,刺激组织细胞异常发育,甚至产生肿瘤致癌。为 了防止组织细胞坏死和人工脏器在生物体内体液和血液等作用下发生老化及分解变质现 象,人工脏器用高分子材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纯度高,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杂质;具有生物 相容性,即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在相容过程中对人体组织不产生任何破坏,且耐生物 老化;无毒性,使用过程中不引起发炎和异常变态反应等;稳定持久的生理惰性及良好的 力学性能;经严格消毒而不变型;质优价廉。 现有技术中,透析膜价格昂贵,且与组织相容性较好的材料稳定性及生理惰性不 佳,因此不能满足临床上的尚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获得一种价格适中,生物相容性佳,且生理惰性良好的膜材 料,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透析膜,主要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配比制成:胶原蛋白22~46份、蚕丝蛋白 18~39份、丝素7~21份、丝胶5~18份、纤维素12~26份、丙烯酸甲酯8~24份、聚丙烯酰胺 12~28份、碳酸氢钠]-9份、去离子水30~65份。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透析膜主要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配比制成: 胶原蛋白35份、蚕丝蛋白29份、丝素18份、丝胶16份、纤维素22份、丙烯酸甲酯21份、聚 丙烯酰胺20份、碳酸氢钠6份、去离子水56份。 -种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 将碳酸氢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制成基液,碳酸氢钠的质量浓度为〇. 5~4% ; (2) 将胶原蛋白、蚕丝蛋白、丝素和丝胶溶于基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3) 将纤维素、丙烯酸甲酯和聚丙烯酰胺置于反应釜中,在温度为560~780°C、压力为 1.4~2.9MPa的条件下制成熔融物,并经干燥、粉碎制成粉末,粒径为800~1200目; (4) 将步骤(3)获得的粉末加入步骤(2)中的溶液中,在温度为560~780°C、转速为 600~12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蒸发至粘稠状膏体; (5) 将步骤(4)获得的膏体涂布于模具中,在520~670°C、1. 6~3. 2MPa条件下压制成型, 制得透析膜。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1)中将碳酸氢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制成基 液,碳酸氢钠的质量浓度为2. 5%。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3)中将纤维素、丙烯酸甲酯和聚丙烯酰胺 置于反应釜中,在温度为720°C、压力为2. IMPa的条件下制成熔融物,并经干燥、粉碎制成 粉末,粒径为1200目。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4)中将步骤(3)获得的粉末加入步骤(2) 中的溶液中,在温度为720°C、转速为8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蒸发至粘稠状膏体。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5)中将步骤(4)获得的膏体涂布于模具 中,在640°C、2. SMPa条件下压制成型,制得透析膜。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 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透析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纯度高,不含杂质,不会对人体造 成危害; (2) 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透析膜耐老化,不会因严格消毒而变形; (3) 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透析膜具有稳定持久的生理惰性及良好的力学性能。【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 一种透析膜,主要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配比制成:胶原蛋白22份、蚕丝蛋白18份、丝 素7份、丝胶5份、纤维素12份、丙烯酸甲醋8份、聚丙烯酰胺12份、碳酸氢钠1份、去离子 水30份。 一种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 将碳酸氢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制成基液,碳酸氢钠的质量浓度为0. 5% ; (2) 将胶原蛋白、蚕丝蛋白、丝素和丝胶溶于基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3) 将纤维素、丙烯酸甲酯和聚丙烯酰胺置于反应釜中,在温度为560°C、压力为 1.4MPa的条件下制成熔融物,并经干燥、粉碎制成粉末,粒径为800目; (4 )将步骤(3 )获得的粉末加入步骤(2 )中的溶液中,在温度为560 °C、转速为600转/ 分钟条件下搅拌蒸发至粘稠状膏体; (5)将步骤(4)获得的膏体涂布于模具中,在520°C、1. 6MPa条件下压制成型,制得透析 膜。 实施例2: 一种透析膜,主要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配比制成:胶原蛋白35份、蚕丝蛋白29份、丝 素18份、丝胶16份、纤维素22份、丙烯酸甲酯21份、聚丙烯酰胺20份、碳酸氢钠6份、去 尚子水56份。 一种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 将碳酸氢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制成基液,碳酸氢钠的质量浓度为2. 5% ; (2) 将胶原蛋白、蚕丝蛋白、丝素和丝胶溶于基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3) 将纤维素、丙烯酸甲酯和聚丙烯酰胺置于反应釜中,在温度为720°C、压力为 2. IMPa的条件下制成熔融物,并经干燥、粉碎制成粉末,粒径为1200目; (4 )将步骤(3 )获得的粉末加入步骤(2 )中的溶液中,在温度为720 °C、转速为800转/ 分钟条件下搅拌蒸发至粘稠状膏体; (5)将步骤(4)获得的膏体涂布于模具中,在640°C、2. SMPa条件下压制成型,制得透析 膜。 实施例3 : 一种透析膜,主要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配比制成:胶原蛋白46份、蚕丝蛋白39份、丝 素21份、丝胶18份、纤维素26份、丙烯酸甲酯24份、聚丙烯酰胺28份、碳酸氢钠9份、去 尚子水65份。 一种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 将碳酸氢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制成基液,碳酸氢钠的质量浓度为4% ; (2) 将胶原蛋白、蚕丝蛋白、丝素和丝胶溶于基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3) 将纤维素、丙烯酸甲酯和聚丙烯酰胺置于反应釜中,在温度为780°C、压力为 2. 9MPa的条件下制成熔融物,并经干燥、粉碎制成粉末,粒径为1200目; (4) 将步骤(3)获得的粉末加入步骤(2)中的溶液中,在温度为780°C、转速为1200转 /分钟条件下搅拌蒸发至粘稠状膏体; (5) 将步骤(4)获得的膏体涂布于模具中,在670°C、3. 2MPa条件下压制成型,制得透析 膜。 对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透析膜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主权项】1. 一种透析膜,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配比制成:胶原蛋白22~46 份、蚕丝蛋白18~39份、丝素7~21份、丝胶5~18份、纤维素12~26份、丙烯酸甲酯8~24份、 聚丙烯酰胺12~28份、碳酸氢钠1~9份、去离子水30~65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析膜,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配比 制成:胶原蛋白35份、蚕丝蛋白29份、丝素18份、丝胶16份、纤维素22份、丙烯酸甲酯21 份、聚丙烯酰胺20份、碳酸氢钠6份、去离子水56份。3. 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 将碳酸氢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制成基液,碳酸氢钠的质量浓度为〇. 5~4% ; (2) 将胶原蛋白、蚕丝蛋白、丝素和丝胶溶于基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3) 将纤维素、丙烯酸甲酯和聚丙烯酰胺置于反应釜中,在温度为5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析膜,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配比制成:胶原蛋白22~46份、蚕丝蛋白18~39份、丝素7~21份、丝胶5~18份、纤维素12~26份、丙烯酸甲酯8~24份、聚丙烯酰胺12~28份、碳酸氢钠1~9份、去离子水30~6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少波李卓才李苏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乔纳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