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高韧性的PVC管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7460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击高韧性的PVC管材,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氯乙烯100-120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20-2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接枝共聚物15-25份,改性白炭黑8-12份,聚磷酸铵6-10份,甲基膦酸二甲酯4-6份,微胶囊化红磷8-12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7份,环氧大豆油5-7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5-2份,2-苯基咪唑1-2份,氧化锌0.5-1.5份,有机锡稳定剂2-3份,硬质酸钙1-2份,Ca/Zn复合稳定剂2-3份,防老剂PPD 1-2份,防老剂264 1-3份,聚乙烯蜡3-5份,钛白粉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韧性高,机械性能好,抗冲击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PVC管材
,尤其涉及一种抗冲击高韧性的PVC管材
技术介绍
聚氯乙烯(PVC)是开发最早的塑料之一,也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其用途很广,价格也较低廉。具有优良的机械、绝缘、不易燃、耐腐蚀和耐磨损性能,且价格低廉、原材料来源广泛。广泛的应用于塑料管材、板材、棒材、塑料门窗、绝缘材料、仿木塑料、薄膜、人造革、电线电缆及包装材料等。PVC管道具有轻便、不导电、不易燃、不助燃、耐腐蚀、安装简便、不易被细菌及菌类腐化、水流阻力小、输水能力高等优点,但同时存在冲击性能差、韧性低、加工性能不良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抗冲击高韧性的PVC管材,本专利技术韧性高,机械性能好,抗冲击性能好,加工性能好。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冲击高韧性的PVC管材,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氯乙烯100-120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20-2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接枝共聚物15-25份,改性白炭黑8-12份,聚磷酸铵6-10份,甲基膦酸二甲酯4_6份,微胶囊化红磷8-12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7份,环氧大豆油5-7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5-2份,2-苯基咪唑1-2份,氧化锌0.5-1.5份,有机锡稳定剂2-3份,硬质酸钙1-2份,Ca/Zn复合稳定剂2-3份,防老剂PPD 1-2份,防老剂264 1-3份,聚乙烯蜡3_5份,钛白粉1_3份;其中,改性白炭黑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将1-1.5份钛酸酯偶联剂TMC-105加入130-180份浓度为90wt%的异丙醇水溶液中,搅拌2-3h得到溶液A ;将70-90份白炭黑加入溶液A中,升温至70-80°C,保温3-5h,保温过程中不停搅拌,抽滤,干燥得到物料B ;将0.5-1份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200份去离子水中,加氨水调节pH = 8-9,加入物料B混匀,升温至50-70 °C,超声分散40-60min,再加入0.5-0.9份过硫酸钾,保温40_60min,保温过程中不停搅拌,以2-4滴/s的速度依次滴加1-3份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和1-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然后升温至70-80°C,保温6-7h,冷却,抽滤,干燥得到改性白炭黑。优选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为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优选地,聚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接枝共聚物的重量比为105-115:21-23:18_22。优选地,改性白炭黑、聚磷酸铵、甲基膦酸二甲酯和微胶囊化红磷的重量比为9-11:7-9:4.5-5.5优选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环氧大豆油的重量比为5.5-6.5:5.5-6.5。优选地,过氧化二异丙苯、2-苯基咪唑和氧化锌的重量比为1-1.5:1.2-1.8:0.8_1.2 ο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氯乙烯105-115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21-23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接枝共聚物18-22份,改性白炭黑9-11份,聚磷酸铵7-9份,甲基膦酸二甲酯4.5-5.5份,微胶囊化红磷9-11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5-6.5份,环氧大豆油5.5-6.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1.5份,2-苯基咪挫1.2-1.8份,氧化锌0.8-1.2份,有机锡稳定剂2.2-2.8份,硬质酸钙1.3-1.7份,Ca/Zn复合稳定剂2.2-2.8份,防老剂Pro1.3-1.7份,防老剂264 1.5-2.5份,聚乙烯蜡3.5-4.5份,钛白粉1.5-2.5 份。优选地,改性白炭黑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将1.2-1.3份钛酸酯偶联剂TMC-105加入150-160份浓度为90wt%的异丙醇水溶液中,搅拌2.3-2.7h得到溶液A ;将75-85份粒径为4-8 μ m的白炭黑加入溶液A中,升温至73-77 °C,保温3.5-4.5h,保温过程中不停搅拌,抽滤,干燥得到物料B ;将0.7-0.8份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200份去离子水中,加氨水调节pH = 8.4-8.6,加入物料B混匀,升温至55-65 °C,超声分散45_55min,再加入0.6-0.8份过硫酸钾,保温45-55min,保温过程中不停搅拌,以2_4滴/s的速度依次滴加1.5-2.5份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和2-3份甲基丙烯酸甲酯,然后升温至72-78 V,保温6.2-6.8h,冷却,抽滤,干燥得到改性白炭黑。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聚氯乙烯、有机锡稳定剂、硬质酸钙、Ca/Zn复合稳定剂加入温度为80°C的高速混合机中以300r/min的速度共混7min,加入聚乙稀錯,升温至90°C,以300r/min的速度共混5min,加入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稀-苯乙稀三元接枝共聚物、改性白炭黑,升温至105°C,以600r/min的速度共混lOmin,加入聚磷酸铵、甲基膦酸二甲酯、微胶囊化红磷、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防老剂PPD、防老剂264、钛白粉以800r/min的速度共混lOmin,加入过氧化二异丙苯、2-苯基咪挫、氧化锌,升温至120°C,以lOOOr/min的速度共混4min,然后置于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得到抗冲击高韧性的PVC管材。本专利技术选用钛酸酯偶联剂TMC-105对白炭黑表面进行预处理,在白炭黑表面引入碳碳双键,并与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发生聚合反应得到改性白炭黑,大大增加了与聚氯乙烯的相容性,使改性白炭黑能均匀的分散在聚氯乙烯中大大增加本专利技术的抗冲击性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与聚氯乙烯共混,可以相互形成网络状结构增加本专利技术的抗冲击性能和韧性,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与聚氯乙烯的相容性好,能进一步增加本专利技术的抗冲击性能和韧性;改性白炭黑、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接枝共聚物与聚氯乙烯的相容性很好,可以相互作用形成“海-岛”结构,大大增加了本专利技术的抗冲击性能和冲击韧性;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接枝共聚物中的聚丁二烯均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与改性白炭黑相互作用大大增加了本专利技术的低温下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聚磷酸铵、甲基膦酸二甲酯和微胶囊化红磷增加了本专利技术的阻燃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环氧大豆油作为增塑剂进一步增加了本专利技术的抗冲击性能;有机锡稳定剂、硬质酸钙、Ca/Zn复合稳定剂、防老剂PPD、防老剂264协同作用增加了本专利技术耐受性、抗氧化性能,过氧化二异丙苯、2-苯基咪唑和氧化锌可使改性白炭黑、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接枝共聚物与聚氯乙烯相互键合交联形成网络结构,增加本专利技术的抗冲击性、韧性、耐腐蚀性;各物质可分散在交联网络结构中,进一部增加本专利技术的抗冲击性能;聚乙烯蜡可以改善本专利技术加工的流变性,提高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光洁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抗冲击高韧性的PVC管材,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氯乙烯100份,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2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接枝共聚物15份,改性白炭黑12份,聚磷酸铵6份,甲基膦酸二甲酯6份,微胶囊化红磷8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7份,环氧大豆油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2份,2-苯基咪唑I份,氧化锌1.5份,有机锡稳定剂2份,硬质酸钙2份,Ca/Zn复合稳定剂2份,防老剂P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冲击高韧性的PVC管材,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氯乙烯100‑120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20‑2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接枝共聚物15‑25份,改性白炭黑8‑12份,聚磷酸铵6‑10份,甲基膦酸二甲酯4‑6份,微胶囊化红磷8‑12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7份,环氧大豆油5‑7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5‑2份,2‑苯基咪唑1‑2份,氧化锌0.5‑1.5份,有机锡稳定剂2‑3份,硬质酸钙1‑2份,Ca/Zn复合稳定剂2‑3份,防老剂PPD 1‑2份,防老剂2641‑3份,聚乙烯蜡3‑5份,钛白粉1‑3份;其中,改性白炭黑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将1‑1.5份钛酸酯偶联剂TMC‑105加入130‑180份浓度为90wt%的异丙醇水溶液中,搅拌2‑3h得到溶液A;将70‑90份白炭黑加入溶液A中,升温至70‑80℃,保温3‑5h,保温过程中不停搅拌,抽滤,干燥得到物料B;将0.5‑1份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200份去离子水中,加氨水调节pH=8‑9,加入物料B混匀,升温至50‑70℃,超声分散40‑60min,再加入0.5‑0.9份过硫酸钾,保温40‑60min,保温过程中不停搅拌,以2‑4滴/s的速度依次滴加1‑3份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和1‑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然后升温至70‑80℃,保温6‑7h,冷却,抽滤,干燥得到改性白炭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先锋胡正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正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