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荣高专利>正文

一种玉米脱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71398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脱粒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脱粒仓,该脱粒仓中设有脱粒筒;脱粒筒上焊接有呈螺旋状设置的第一脱粒筋;该脱粒筒靠进料口的一段设置有第二脱粒筋;该脱粒筒靠出料口的一段设置有第三脱粒筋;第二脱粒筋呈螺旋状直接焊接在脱粒筒上;该第二脱粒筋沿脱粒筒至少绕设一周设置;第三脱粒筋与第一脱粒筋焊接;第三脱粒筋的两端在圆周上相差150°-170°;该第三脱粒筋的两端与第一脱粒筋的两端位于同一横截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能够提高脱净率,另一方面能够防止脱离滚筒抱死;具有结构简单,改造成本较低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玉米脱粒机
技术介绍
玉米脱粒机的滚筒安装在脱粒仓内,并能相对脱粒仓旋转。为了提高脱粒效率,现有的脱粒机滚筒上一般设置有脱离筋,当滚筒旋转时,在脱离筋的作用下玉米粒与玉米棒发生分离。但是还是存在着脱净率低,通常都还需要进行第二次脱粒,才能够将玉米棒上玉米粒全部脱粒下来。再者,人手将玉米棒丢进脱粒仓中,由于脱粒滚筒无法将玉米棒理顺,从而脱粒滚筒在高速转动时,脱粒仓的仓壁与脱粒滚筒之间的缝隙很容易将玉米卡住,致使脱粒机抱死,一方面影响脱粒效率,另一方面容易损坏脱粒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脱净率高的玉米脱粒滚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净率高的玉米脱粒滚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脱粒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脱粒仓,该脱粒仓中设有脱粒筒;脱粒筒上焊接有呈螺旋状设置的第一脱粒筋;其特征是:该脱粒筒靠进料口的一段设置有第二脱粒筋;该脱粒筒靠出料口的一段设置有第三脱粒筋;第二脱粒筋呈螺旋状直接焊接在所述脱粒筒上;该第二脱粒筋沿脱粒筒至少绕设一周设置;第三脱粒筋与第一脱粒筋焊接;第三脱粒筋的两端在圆周上相差150° -170° ;第一脱粒筋、第二脱粒筋和第三脱粒筋的旋向相同。为了提高脱净率,第三脱粒筋的两端在圆周上相差160°。为了提高脱粒效率,第二脱粒筋的条数为两条,该两条第二脱粒筋相互对称设置。为了提高脱粒效率,第三脱粒筋的条数为两条,该两条第三脱粒筋相互对称设置。为了加强脱粒筋的强度,方便生产加工,第二脱粒筋与第三脱粒筋为一体成型结构。为了不损伤玉米粒,提高脱粒效率,第二脱粒筋的直径为2mm以上。为了使脱粒效果更佳,第一脱粒筋、第二脱粒筋和第三脱粒筋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为了增加脱粒效率,第二脱粒筋的螺距是第一脱粒筋螺距的四倍。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脱粒率,第一脱粒筋螺距为Icm以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方面能够提高脱净率,另一方面能够防止脱离滚筒抱死;具有结构简单,改造成本较低等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脱粒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玉米脱粒机,包括机架4,机架4上设置有脱粒仓5,该脱粒仓5中设有脱粒筒I。脱粒筒I上焊接有呈螺旋状设置的第一脱粒筋2,该脱粒筒I靠进料口的一段设置有两条相互对称的第二脱粒筋3,本实施例中第二脱粒筋3的直径为1.2cm,该第二脱粒筋3的直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玉米棒的棒径进行更换。第二脱粒筋3沿脱粒筒I至少绕设一周设置,该脱粒筒I靠出料口的一段设置有两条相互对称的第三脱粒筋10,第三脱粒筋10的两端在圆周上相差160°。第二脱粒筋3呈螺旋状直接焊接在脱粒筒I上,第三脱粒筋10与第一脱粒筋2焊接,第三脱粒筋10的两端与第一脱粒筋2的两端位于同一横截面。第二脱粒筋3与第三脱粒筋10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脱粒筋2、第二脱粒筋3和第三脱粒筋10的旋向相同。第一脱粒筋2、第二脱粒筋3和第三脱粒筋10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第二脱粒筋3的螺距是第一脱粒筋2螺距的四倍。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脱粒筋2螺距L为3cm。在焊接第一脱粒筋2时,可以对该脱粒机本身进行定位,如是专门针对较大玉米棒径进行脱粒,那么在焊机第一脱粒筋2时,加宽第一脱粒筋2的螺距L ;相反,如果针对较小玉米棒径进行脱粒,那么在焊机第一脱粒筋2时,就将第一脱粒筋2的螺距L变窄。本实施例中第一脱粒筋2螺距L采用3cm,在对较大棒径和较小棒径的玉米棒进行脱粒时都具有较佳的效果。在使用时,人手将玉米棒放进脱粒仓5,此时玉米棒位于第二脱粒筋3处,利用第二脱粒筋3将玉米棒理顺,即使玉米棒的轴线与脱粒筒的轴线基本平行,有效的防止了脱粒筒I抱死,被理顺的玉米棒随着脱粒筒I的旋转进入第一脱粒筋2和第三脱粒筋10处,利用第一脱粒筋2和第三脱粒筋10可以有效的提高脱净率,加快脱粒速度。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玉米脱粒机,包括机架(4),所述机架(4)上设置有脱粒仓(5),该脱粒仓(5)中设有脱粒筒(I);所述脱粒筒(I)上焊接有呈螺旋状设置的第一脱粒筋(2);其特征是:该脱粒筒(I)靠进料口的一段设置有第二脱粒筋(3);该脱粒筒(I)靠出料口的一段设置有第三脱粒筋(10); 所述第二脱粒筋(3)呈螺旋状直接焊接在所述脱粒筒(I)上;该第二脱粒筋(3)沿所述脱粒筒(I)至少绕设一周设置; 所述第三脱粒筋(10)与所述第一脱粒筋(2)焊接;所述第三脱粒筋(10)的两端在圆周上相差150° -170° ; 所述第一脱粒筋(2)、第二脱粒筋(3)和第三脱粒筋(10)的旋向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脱粒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三脱粒筋(10)的两端在圆周上相差16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脱粒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脱粒筋(3)的条数为两条,该两条第二脱粒筋(3)相互对称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脱粒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三脱粒筋(10)的条数为两条,该两条第三脱粒筋(10)相互对称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脱粒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脱粒筋(3)与所述第三脱粒筋(10)为一体成型结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脱粒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脱粒筋⑶的直径为2mm以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脱粒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脱粒筋(2)、第二脱粒筋(3)和第三脱粒筋(10)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脱粒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脱粒筋(3)的螺距是所述第一脱粒筋(2)螺距的四倍。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玉米脱粒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脱粒筋(2)的螺距(L)为Icm以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脱粒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脱粒仓,该脱粒仓中设有脱粒筒;脱粒筒上焊接有呈螺旋状设置的第一脱粒筋;该脱粒筒靠进料口的一段设置有第二脱粒筋;该脱粒筒靠出料口的一段设置有第三脱粒筋;第二脱粒筋呈螺旋状直接焊接在脱粒筒上;该第二脱粒筋沿脱粒筒至少绕设一周设置;第三脱粒筋与第一脱粒筋焊接;第三脱粒筋的两端在圆周上相差150°-170°;该第三脱粒筋的两端与第一脱粒筋的两端位于同一横截面。本技术一方面能够提高脱净率,另一方面能够防止脱离滚筒抱死;具有结构简单,改造成本较低等有益效果。【IPC分类】A01F12/20, A01F11/06【公开号】CN204681926【申请号】CN201520317944【专利技术人】杜荣高 【申请人】杜荣高【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申请日】2015年5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玉米脱粒机,包括机架(4),所述机架(4)上设置有脱粒仓(5),该脱粒仓(5)中设有脱粒筒(1);所述脱粒筒(1)上焊接有呈螺旋状设置的第一脱粒筋(2);其特征是:该脱粒筒(1)靠进料口的一段设置有第二脱粒筋(3);该脱粒筒(1)靠出料口的一段设置有第三脱粒筋(10);所述第二脱粒筋(3)呈螺旋状直接焊接在所述脱粒筒(1)上;该第二脱粒筋(3)沿所述脱粒筒(1)至少绕设一周设置;所述第三脱粒筋(10)与所述第一脱粒筋(2)焊接;所述第三脱粒筋(10)的两端在圆周上相差150°‑170°;所述第一脱粒筋(2)、第二脱粒筋(3)和第三脱粒筋(10)的旋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荣高
申请(专利权)人:杜荣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