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格诺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无焊缝捆扎机的捆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7035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一个捆扎装置中,位于一对可转动的封接钳口上的切缝模和位于一个冲头夹具上可纵向移动的冲头协同配合,可在一个拉紧的钢带圈的两个搭接层中进行无焊缝连接。(*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申请参考包含有Donald.R.Tremper和Timothy.B.Pearlson于1987年12月2日提出的127,449号美国专利申请“无焊缝金属带连接装置”所披露的内容。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一种捆扎机的捆扎装置的改进,这种机器用于在一个拉紧的钢带圈搭接处的两层中进行无焊缝连接。上述类型的捆扎机在Leslieetal的美国专利US4,154,158中被举例说明,其中公开了这样的内容从一个钢带分配器送出一条钢带,该钢带通过一个钢带滑槽,围绕被捆扎物形成一个圈,钢带领先端的一段与邻接的一段搭接。当钢圈尾部往回缩时,其领先端被夹紧,以便将钢带圈从钢带滑槽中拉出,环绕物件,并把绕着物件的钢带拉紧。无焊缝连接是利用一个冲头和冲模组件在搭接段进行进压而实现的。把连接着钢带圈和留在钢带分配器中的钢带的那层那切断,就能使钢带圈单独分离出来。上述这些送料、夹紧、拉紧、封接和切断的功能由一个捆扎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来完成。上述Leslieetal的专利参考了Beach的美国专利US3,303,541中关于无焊缝连接的具体细节。有关的有价值的无焊缝连接在下述美国专利中公开Leslie的US2,276,988,Partridge的US3,188,706,Simmons的US3,935,616,Cepurities的US4,031,594,Duenser的US4,048,697,Wojclk的US4,062,086,Duenser的US4,226,007,Lemsetal的US4,228,565。在上段提到的这些专利中公开了这样的内容在一个拉紧的钢带圈的搭接的两段中,冲出Z形或其它的切口,形成可以联锁的凸肩,当钢带圈在残留的张力下松开时,这些凸肩就联锁。除上述Beach的专利外,这些专利还提到各种所谓“抗逆动”锁定特性,即阻止搭接的钢带段在能够使凸肩解除联锁的方向上相对运动。例如,Leslie的专利US2,276,988公开了在无焊缝连接完毕后,沿两个搭接的钢带段的边缘各做一个平行的横向凹槽,这些凹槽形成定位钩爪,绕纵轴线向下弯,防止搭接段在纵向相对运动。在上面提到的Tremper和Pearson的申请中,公开了在捆扎的两个重叠搭接的钢带段之间的无焊缝连接方面的改进。其中谈到,当各钢带段在纵向锁止方向彼此相对移动时,它们的凸肩彼此联锁,此后,从各段的搭接边缘往里切出凹槽,在沿与各段斜交的轴线的凹槽处形成各搭接部分,以阻止各段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在各段的对边上也有同样的凹槽,在那里同样地形成相应的搭接部分。本专利技术提供对上述类型的钢带捆扎机的捆扎装置改进,因此,该捆扎装置使一个拉紧的钢带圈的两个搭接层形成无焊缝连接。而且在一个推荐的实施例中,这种捆扎装置还提供了最好象上述Tremper和Pearson的申请所公开的那种“抗逆动”锁止装置。本专利技术在一个拉紧的钢带圈的两个搭接层中形成无焊缝连接的捆扎机的捆扎装置中,提供了一个组合系统,包括一对装在捆扎装置上、绕平行的封接钳口轴线转动的封接钳口。每个封接钳口在轴线的相对的两侧各有一个驱动端和一个工作端,并可以在开启位置和一个闭合位置之间转动。该组合系统还包括刚性地安装在封接钳口工作端的切缝模和安装在各封接钳口驱动端的凸轮从动件。同样,该组合系统还包括一个在捆扎装置中、在一个退回位置和一个伸出位置之间纵向移动的封接轭架,该封接轭架具有一个驱动端和一个工作端,并且在它的退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有一个封接钳口转动位置。该封接轭架适于在一个二级可回行气动活塞和气缸机构的驱动下在其退回和伸出位置之间移动。该组合系统还包括连接件,把封接钳口连拥椒饨娱罴苌希佣沟狈饨娱罴艽悠浞饨忧谧恢靡贫狡渫嘶匚恢檬保饨忧诖铀堑谋蘸衔恢米娇粑恢茫狈饨娱罴艽油嘶匚恢靡贫椒饨忧谧恢檬保饨忧诖铀堑目粑恢米奖蘸衔恢谩 另外,该组合系统还包括装在封接轭架上的适于在封接轭架移动于其退回和伸出位置之间时与装在各封接钳口上的凸轮从动件接合的凸轮。该凸轮的轮廓做成能使封接钳口在封接轭架从其退回位置移动到封接钳口转动位置时,使封接钳口从它们的开启位置转动到闭合位置,因此当封接轭架在其封接钳口转动位置和伸出位置间移动时,使封接钳口停留在它们的闭合位置;并且当封接轭架从其封接钳口移动到其退回位置时,使封接钳口从它们的闭合位置转到开启位置。该组合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个装在捆扎装置中相对于封接轭架作纵向运动的、具有一个驱动端和一个工作端的冲头夹具、一个刚性地安装在冲头夹具工作端的切缝冲头和连接冲头夹具驱动端与封接轭架的部件。这些连接件使封接轭架与冲头夹具之间可以允许无效运动,最好能使当封接轭架从其退回位置通过一个第一中间位置移动到一个第二中间位置时,冲头夹具不随它一起移动;当封接轭架从其第二中间位置移动到伸出位置时,冲头夹具随它一起移动;当封接轭架从其伸出位置经过第二中间位置移动到第一中间位置时,冲头夹具不随它一起移动;当封接轭架从其第一中间位置移动到退回位置时,冲头夹具随它一起移动。特别是,当拉紧的钢带圈的搭接层被置于冲头和模具之间后,封接轭架被驱动从其退回位置移动到伸出位置,同时封接钳口转动,使模具合拢,并使冲头夹具移动带动冲头进入模具。冲头和模具协同配合,在这些层中冲出可联锁的狭长切口,然后,当封接轭架被反向驱动,从而使冲头退出冲模并使封接钳口离开闭合位置转动时,这些切口在钢带圈中残留张力的作用下联锁。于是,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捆扎装置就象上面所述的那样在一个拉紧的钢带圈的两个搭接层中完成了无焊缝连接。最好,该捆扎装置在无焊缝连接处被联锁后,还在搭接层的相对的边缘中切出凹槽。也可以以上述Tremper和Pearson的申请中所述的方式形成搭接层。另外,该凹槽可以形成定位钩爪,同时可以用一种Leslie的专利US2,276,988中所述的方式使该钩爪弯曲。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推荐的实施例中,捆扎装置于无焊缝连接处被联锁之后,在拉紧的钢带圈的搭接层的相对的边缘中切出凹槽,所述的组合系统还包括一对装在捆扎装置上的绕平行的开槽钳口轴线转动的开槽钳口。每个开槽钳口有一个驱动端和一个工作端,它们分别位于开槽钳口轴线的相对的两侧。开槽钳口可以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转动。同样,在上述推荐的实施例中,该组合系统包括一个装在捆扎装置中相对于封接轭架在退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纵向移动的开槽轭架。该开槽轭架的退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有一个第一中间位置和一个第二中间位置。该开槽轭架还有一个驱动端和一个工作端。该开槽轭架借助于一个一级可回位气动活塞和气缸机构可以有选择地移动到伸出位置和从该位置退回。此外,在上述推荐的实施例中,该组合还包括一个装在捆扎装置中、相对于开槽轭架作纵向运动的开槽刀架,一对各带有刀刃并彼此间隔地装在开槽刀架上的开槽刀具以及连接该开槽刀架和开槽轭架并允许它们之间有无效运动的部件。最好这样的连接部件能使当开槽轭架从其退回位置经过第一中间位置移至到第二中间位置时,开槽刀架不随它一起移动;当开槽轭架从其第二中间位置移动到伸出位置时,开槽刀架随它一起运动;当开槽轭架从其第二中间位置移动到第一中间位置时,开槽刀架不随它一起运动;而当开槽轭架从其第一中间位置移动到退回位置时,开槽刀架随它一起运动。此外,在上述推荐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一个拉紧的钢带圈的两个搭接层中进行无焊缝连接的捆扎机的捆扎装置中的组合系统,包括:(a)一对装在捆扎装置中、绕平行的封接钳口轴线转动的封接钳口,每个封接钳口在一条封接钳口轴线的相对的两侧各有一个驱动端和一个工作端,该封接钳口在 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转动;(b)刚性地安装在各个封接钳口工作端上的切缝模;(c)安装在各封接钳口的驱动端上的凸轮从动件;(d)一个装在捆扎装置中、在一个退回位置和一个伸出位置之间纵向移动的封接轭架,该轭架有一个驱动端和一个工作 端,在该轭架的退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有包括一个封接钳口转动位置在内的若干中间位置,该轭架适于被驱动在退回和伸出位置之间运动;(e)将封接钳口连接到封接轭架上的装置,该装置使得当封接轭架从封接钳口转动位置移动到退回位置时,该封接钳口从闭合 位置转动到开启位置,当封接轭架从退回位置移动到封接钳口转动位置时,封接钳口从开启位置转动到闭合位置;(f)装在封接轭架上、并且当该轭架在退回和伸出位置之间移动时分别与各封接钳口上的凸轮从动件接合的凸轮,所述这些凸轮的轮廓做成能使当封接轭 架从退回位置移动到封接钳口转动位置时,封接钳口从开启位置转动到闭合位置,当封接轭架在封接钳口转动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移动时,封接钳口停留在闭合位置上,当封接轭架从封接钳口转动位置移动到退回位置时,封接钳口从闭合位置转动到开启位置;(g)一 个装在捆扎装置中、相对于封接轭架的运行作纵向运动的冲头夹具,该夹具有一个驱动端和一个工作端;(h)一个刚性地安装在冲头夹具的工作端上的切缝冲头;(i)将冲头夹具的驱动端连接到封接轭架上,允许封接轭架与冲头夹具之间有无效运动的装置;   当拉紧的钢带圈的搭接层被置于冲头和切缝模具之间、并且封接轭架被驱动从退回位置经封接钳口转动位置移动到伸出位置。而封接钳口转动使模具合拢、冲头夹具移动并驱动冲头进入模具时,冲头和切缝模具就在这些搭接层中冲出可联锁的狭长切口,然后,当封接轭架被向相反方向驱动,使冲头撤出模具并使封接钳口转离闭合位置时,在钢带圈中的残留张力的作用下,这些狭长的切口便达到联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蒂莫菲B皮尔逊
申请(专利权)人:西格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