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企鹅珍珠贝培育三型珍珠的一体三用方法。首先,在育珠贝的左袋核位植入珠核和细胞小片培养游离珍珠;下海养殖一段时间后,用X-光机检测是否保留珠核,对保留珠核的企鹅珍珠贝在右袋核位通过注射的方法植入细胞小片悬液培养米粒珠;同时,在其外套膜下植入造型模核培养附壳珍珠;再经过一段时间养殖育珠,即可在一个育珠贝中收获游离珍珠、米粒珍珠和附壳珍珠。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企鹅珍珠贝一体三用技术,显著地提高了其育珠产量,提高了珍珠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珍珠培育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企鹅珍珠贝的养殖育珠生产中,一般都是单一的在外套膜下植模核培育各种形状的附壳珍珠,经济效益较低。另外,正圆形游离珠的培养技术还存在育珠贝吐核率高、死亡率高、成珠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企鹅珍珠贝产业化养殖的发展。企鹅珍珠贝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分泌珍珠质速度快等特点,因而也比较适合培养米粒珠。谢绍河等对于企鹅珍珠贝的一体两用可行性做过研宄。先通过插核手术植入珠核和细胞小片,培养游离珠,6个月后,通过贴附壳模核培养附壳珠。继续养殖I年后,取珠。手术贝附壳珍珠成珠率为69%,但游离珠培养留核率仅为20%。因而,他们认为企鹅珍珠贝并不适合用来培养游离珍珠。.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2,32 (6):33-38] 现有的在内脏囊植核培育游离珍珠的手术方法并不成熟,基本上是完全照搬马氏珠母贝的植核方法,但是由于企鹅珍珠贝肠道弯曲,足丝茂盛,核位较小。用上述方法植入珠核,经过内脏足丝上侧面送达核位,由于受到足丝阻隔手术难度大,另外,由于企鹅珍珠贝缩足肌力量较大,收缩时极易将珠核排出,导致手术留核率低。所以企鹅珍珠贝内脏囊植核育珠在国内、外均未形成规模化生产。现有的在外套膜下植模核培育附壳珍珠,主要是培育半圆型附壳珍珠,其操作方法已经比较成熟,成珠率以及商品珠率都有保证。目前,还没有用企鹅珍珠贝培养米粒珍珠的报道。细胞小片在植入育珠贝内脏囊后,可以形成无核珍珠,但无核珍珠大小不一,形状多为扁平狭长,这就失去了市场的价值。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细胞小片的制备,如何保证其大小和形状以及一致性。【专利技术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企鹅珍珠贝作为育珠贝和小片贝,其中,所述育珠贝需做栓口处理; 步骤二,获取步骤一中所述小片贝的整体外套膜上皮组织,去除所述外套膜的裙带部分后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将剩余部分切割成规格一致的细胞小片D1,并用红汞药水处理;步骤三,获取一定直径规格的企鹅珍珠贝珠核; 步骤四,将小片Dl和珠核依次插入育珠贝核位,采用先送小片再送珠核的方式将所述细胞小片Dl和珠核插入育珠贝的左袋核位,并使得所述细胞小片Dl和珠核贴紧,以培育正圆形游离珍珠; 步骤五,待上述操作完成后休养一定时间,然后下海养殖一定时间; 步骤六,检测留核情况,具有珠核的企鹅珍珠贝则通过备用; 步骤七,获取步骤一中所述小片贝的整体外套膜上皮组织,去除所述外套膜的裙带部分后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将剩余部分切割成规格一致的细胞小片D2,并用红汞药水处理,然后混合于平衡盐溶液中,制成细胞悬液备用; 步骤八,将所述细胞悬液注入企鹅珍珠贝右袋核位,以培育米粒珍珠; 步骤九,在所述育珠贝的外套膜下植入造型模核,用于培育附壳造型珍珠; 步骤十,将术后的企鹅珍珠贝重新放回养殖水域中进行养殖育珠,养殖一定时间后,可从企鹅珍珠贝收获正圆形游离珍珠,米粒珍珠和附壳造型珍珠。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一中,所述栓口处理进一步包括待企鶴珍珠贝开壳后,用木楔子塞住开口。进一步,所述规格一致的细胞小片Dl为2mm方形细胞小片。进一步,步骤六中,采用X-光机检测留核情况。进一步,所述规格一致的细胞小片D2为Imm方形细胞小片。进一步,步骤九中,在所述育珠贝的外套膜下植入造型模核进一步包括用手术工具将其边缘外套膜送核处的贴壳膜缘与贝壳适当掀开,用干燥的布或纸将外套膜下的贝壳内部擦干,在造型模核的一面涂上粘合剂,用镊子送入贝壳内,贴紧在擦干后的贝壳部位。进一步,步骤五中,待上述操作完成后休养20天,然后下海养殖6个月。进一步,选取壳高为1cm的企鹅珍珠贝作为育珠贝,且壳高为6?7cm的企鹅珍珠贝作为小片贝。进一步,步骤十中,手术操作完成后,休养20天,装笼,继续下海养殖,一年后,即可取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作为,因企鹅珍珠贝左袋植核培养游离珠,右袋植入细胞小片培养米粒珠,这样,使企鹅珍珠贝的左袋与右袋同时发挥了作用,加上企鹅珍珠贝又适合培育附壳象形珍珠,因此,充分发挥了企鹅珍珠贝的育珠功能,增加了养殖企鹅珍珠贝的经济效益。米粒珠的培养采用注射细胞小片悬液的方式,提高了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对育珠贝的伤害,提高了成活率;游离珠培养采用较小的企鹅珍珠贝作小片贝,由于其外套膜薄,容易切割,同时因其制成的小片较扁容易紧密的贴合到珠核表面,避免出现尾巴珠;游离珠和米粒珠培养也可采用马氏珠母贝作为小片贝,产出的珍珠为白色,颜色一致性好,因此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企鹅珍珠贝作为育珠贝和小片贝,其中,所述育珠贝需做栓口处理;步骤二,获取步骤一中所述小片贝的整体外套膜上皮组织,去除所述外套膜的裙带部分后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将剩余部分切割成规格一致的细胞小片D1,并用红汞药水处理;步骤三,获取一定直径规格的企鹅珍珠贝珠核;步骤四,将小片Dl和珠核依次插入育珠贝核位,采用先送小片再送珠核的方式将所述细胞小片Dl和珠核插入育珠贝的左袋核位,并使得所述细胞小片Dl和珠核贴紧,以培育正圆形游离珍珠;步骤五,待上述操作完成后休养一定时间,然后下海养殖一定时间;步骤六,检测留核情况,具有珠核的企鹅珍珠贝则通过备用;步骤七,获取步骤一中所述小片贝的整体外套膜上皮组织,去除所述外套膜的裙带部分后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将剩余部分切割成规格一致的细胞小片D2,并用红汞药水处理,然后混合于平衡盐溶液中,制成细胞悬液备用;步骤八,将所述细胞悬液注入企鹅珍珠贝右袋核位,以培育米粒珍珠;步骤九,在所述育珠贝的外套膜下植入造型模核,用于培育附壳造型珍珠;步骤十,将术后的企鹅珍珠贝重新放回养殖水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企鹅珍珠贝培育三型珍珠的一体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企鹅珍珠贝作为育珠贝和小片贝,其中,所述育珠贝需做栓口处理;步骤二,获取步骤一中所述小片贝的整体外套膜上皮组织,去除所述外套膜的裙带部分后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将剩余部分切割成规格一致的细胞小片D1,并用红汞药水处理;步骤三,获取一定直径规格的企鹅珍珠贝珠核;步骤四,将小片D1和珠核依次插入育珠贝核位,采用先送小片再送珠核的方式将所述细胞小片D1和珠核插入育珠贝的左袋核位,并使得所述细胞小片D1和珠核贴紧,以培育正圆形游离珍珠;步骤五,待上述操作完成后休养一定时间,然后下海养殖一定时间;步骤六,检测留核情况,具有珠核的企鹅珍珠贝则通过备用;步骤七,获取步骤一中所述小片贝的整体外套膜上皮组织,去除所述外套膜的裙带部分后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将剩余部分切割成规格一致的细胞小片D2,并用红汞药水处理,然后混合于平衡盐溶液中,制成细胞悬液备用;步骤八,将所述细胞悬液注入企鹅珍珠贝右袋核位,以培育米粒珍珠;步骤九,在所述育珠贝的外套膜下植入造型模核,用于培育附壳造型珍珠;步骤十,将术后的企鹅珍珠贝重新放回养殖水域中进行养殖育珠,养殖一定时间后,可从企鹅珍珠贝收获正圆形游离珍珠,米粒珍珠和附壳造型珍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民,顾志峰,石耀华,战欣,侯令,郑兴,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6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