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6189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6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压缩机的启动性能。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缩机包括壳体1至5、吸入通道1b、驱动轴9、转子10和叶片11。在壳体1至5中形成有吸入室13、排出室16和气缸室3a。吸入通道1b使吸入室13与蒸发器60彼此连接。在吸入通道1b中设置有构造成防止制冷剂回流的止回阀20。在排出室16与背压室40之间设置有构造成闭合以将每个背压室40与排出室16切断的开关阀机构4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叶片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在日本技术早期公开N0.3-127095中公开了一种传统的叶片式压缩机(在后文中称为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壳体、驱动轴、转子以及多个叶片。在该壳体中形成有吸入室、排出室以及气缸室。驱动轴以能够绕旋转轴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壳体中。转子以能够与驱动轴同步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气缸室中。在转子中形成有多个叶片槽。叶片以能够在相应的叶片槽中前进和缩回的方式设置。壳体包括前壳体、前侧板、缸体、后侧板以及后壳体。缸体在作为前侧板的后面的第一面与作为后侧板的前面的第二面之间形成气缸室。气缸室和和排出室通过后侧板彼此隔开。压缩室由气缸室的内表面、转子的外表面、第一面、第二面以及叶片形成。在每个叶片与对应的叶片槽之间形成有由第一面和第二面限定的背压室。在前壳体中形成有吸入通道并且在该吸入通道中设置有止回阀。吸入室连接至蒸发器而排出室连接至冷凝器。这样,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形成车辆空气调节设备的制冷回路。在该压缩机中,止回阀能够防止制冷剂从吸入室回流到压缩机外的蒸发器。这防止了蒸发器被加热,从而使得能够防止在重新启动驱动轴期间由于车辆内部中的出口空气温度的增加而导致的制冷效率的降低。然而,对于上述的常规压缩机,由于止回阀在驱动轴停止时闭合,因此压缩机中的气态制冷剂不被释放,该气态制冷剂在压缩机内液化并且与润滑油积聚在一起。随后,当驱动轴重新启动时,则担;L1、在压缩室中可能会出现液态压缩并且启动转矩增大。再者,当止回阀在驱动轴停止的状态下闭合时,担心的是发生制冷剂从排出室回流至吸入室,以及另外地,从冷凝器回流,并且,积聚在吸入室中的制冷剂或润滑油作为阻力在驱动轴的重新启动期间阻碍止回阀的操作,因而止回阀可能不能快速打开。已鉴于上述的传统情况而做出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压缩机的启动性會K。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回路中的压缩机包括:壳体,在该壳体中形成有吸入室、排出室以及气缸室;吸入通道,该吸入通道形成在该壳体中并且连接至吸入室以使得吸入室通过吸入通道连接至蒸发器;驱动轴,该驱动轴以能够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壳体中;转子,该转子在气缸室中设置成能够与驱动轴同步旋转,其中,在转子上形成有多个叶片槽;以及叶片,所述叶片以能够在相应的叶片槽中前进和缩回的方式设置。壳体包括第一分隔壁和第二分隔壁,气缸室形成在作为第一分隔壁的后面的第一面与作为第二分隔壁的前面的第二面之间,并且气缸室和排出室通过第二分隔壁彼此隔开。压缩室由气缸室的内表面、转子的外表面、第一面、第二面以及叶片形成。在每个叶片与叶片槽中的对应的一个叶片槽之间形成有由第一面和第二面限定的背压室。在吸入通道中设置有构造成防止制冷剂回流的止回阀。在排出室与背压室之间设置有构造成闭合以将每个背压室与排出室切断的开关阀机构。通过下文的说明和附图中公开的实施方式、附图中例示的图解,以及整个说明书和附图中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以及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实施方式的叶片式压缩机的截面图。图2为沿着图1中的线I1-1I截取并且沿箭头II方向观察的根据实施方式的叶片式压缩机的截面图。图3为根据实施方式的叶片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的截面图。图4为移除了离心分离器的根据实施方式的叶片式压缩机的局部截面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参照附图对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如图1和2中所示,在根据实施方式的叶片式压缩机中,缸体3容置并固定在彼此联接的前壳体I和后壳体2中。通过贯穿缸体3而在缸体3中形成在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上成椭圆形的气缸室3a。前侧板4和后侧板5容置并固定在前壳体I和后壳体2中。前壳体1、前侧板4、缸体3、后侧板5和后壳体2对应壳体。前侧板4的后面是第一面4a。后侧板5的前面是第二面5a。在第一面4a与第二面5a之间形成有气缸室3a。前侧板4对应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分隔壁而后侧板5对应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分隔壁。构造成旋转地支承驱动轴9的轴孔4b和5b分别形成在前侧板4和后侧板5中。驱动轴9经由轴密封装置6和滑动轴承7和8以能够绕旋转轴线O旋转的方式支承在轴孔4b和5b中。滑动轴承8从后侧压配合在后侧板5中的轴孔5b中。驱动轴9的端部通过贯穿前壳体I中的轴孔Ia伸出,并且电磁离合器或滑轮(未示出)固定至驱动轴9的端部。驱动力从车辆发动机或马达传递至电磁离合器或滑轮。转子10在气缸室3a中设置成能够与驱动轴9同步旋转。如图2中所示,在转子10的外周面上径向地凹设有五个叶片槽10。叶片11以能够前进和缩回的方式设置在相应的叶片槽1a中。在每个叶片槽1a与对应的叶片11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由第一面4a和第二面5a限定的背压室40。通过成对的相邻的叶片11、转子10的外周面、缸体3的内周面、第一面4a以及第二面5a形成五个压缩室12。而且,如图1中所示,在前壳体I与前侧板4之间形成有吸入室13。在前壳体I中形成有构造成经由管道将吸入室13和蒸发器60彼此连接的吸入通道lb。通过贯穿前侧板4而在前侧板4中形成与吸入室13连通的两个吸入路径4c。吸入路径4c与缸体3中的相应的吸入空间3b连通。从图2中还可见,吸入空间3b经由吸入端口 3c与处于吸入阶段的压缩室12连通。而且,在缸体3与后壳体2之间形成有两个排出空间3d。排出空间3d经由排出端口 3e与处于排出阶段的压缩室12连通。在每个排出空间3d中设置有构造成闭合排出端口 3e的排出阀14和构造成调节排出阀14的抬高量的保持器15。如图3和4中所示,在后侧板5的后面的中央形成以某一厚度向后凸出的凸出部5po该凸出部5p包括凸起部5e、阶梯部5f和垂悬部5g,凸起部5e构造成绕着驱动轴9和滑动轴承8向后凸出,阶梯部5f构造成厚度比凸起部5e的厚度小并且侧向地伸展,垂悬部5g构造成厚度与阶梯部5f的厚度相等并且向下延伸。在阶梯部5f上凹设有两个排出槽5h和5i,其从靠近上方的中央的位置朝向下方的周侧侧向地延伸。在该两个排出槽5h和5i的下端处分别形成有与相应的排出空间3d相连通的排出端口 5j和5k,并且该排出端口5j和5k贯穿该两个排出槽5h和5i。而且,如图1中所示,在后侧板5与后壳体2之间形成有排出室16。在后壳体2中形成有出口端口 2a,该出口端口 2a构造成将排出室16连接至冷凝器61。离心分离器50通过被夹置在后侧板5与后壳体2之间而被固定在排出室16中。如图3中所示,分离器50包括端架17和筒形部18,该筒形部18呈筒形并且固定在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端架17中。在端架17中形成有油分离室17a,该油分离室17a沿竖直方向呈柱状地延伸。筒形部18压配合在油分离室17a的上端中。因此,油分离室17a的一部分用作构造成使气态制冷剂绕着筒形部18的外周面涡动的导引面17b。图4中示出的排出槽5h和5i与图3中示出的一对左和右排出出口 17c相连通,并且排出出口 17c两者均与筒形部18和导引面17b之间的空间相连通。而且,在端架17的下端形成有连通端口 17e,该连通端口 17e构造成使油分离室17a的底部与排出室16相连通。而且,在端架17上凹设有供给室17f,该供给室17f构造成将后侧板5的凸起部5e与驱动轴9和滑动轴承8 一起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制冷回路中的叶片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中形成有吸入室、排出室和气缸室;吸入通道,所述吸入通道形成在所述壳体中并且连接至所述吸入室而使得所述吸入室通过所述吸入通道连接至蒸发器;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以能够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中;转子,所述转子在所述气缸室中设置成能够与所述驱动轴同步旋转,其中,在所述转子上形成有多个叶片槽;以及叶片,所述叶片以能够前进和缩回的方式设置在相应的所述叶片槽中,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分隔壁和第二分隔壁,所述气缸室形成在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所述第一面为所述第一分隔壁的后面,所述第二面为所述第二分隔壁的前面,并且所述气缸室和所述排出室通过所述第二分隔壁彼此隔开,由所述气缸室的内表面、所述转子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以及所述叶片形成压缩室,在每个所述叶片与所述叶片槽中的对应的一个叶片槽之间形成有由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限定的背压室,在所述吸入通道中设置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构造成防止制冷剂的回流,并且在所述排出室与所述背压室之间设置有开关阀机构,所述开关阀机构构造成闭合以将每个所述背压室与所述排出室切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井翼堀田和宏小林和男佐藤真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