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平衡担架,包括担架本体,所述担架本体包括骨架和套在其上的担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本体的两长边上各安装至少两个滚动轮,所述自平衡担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供所述滚动轮滚动的弧形滑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平衡担架的担架本体通过滚动轮在弧形滑槽中的滚动,使担架本体不随支撑架的角度变化而变化,而是能适应各种环境,特别是在具有坡度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担架本体的水平位置,既提高了被运送伤员的舒适度,又利于医护人员与抢救人员更方便地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平衡担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担架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平衡担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担架主要由直型担架主体和担架布组成,依赖人力将担架杆抬起后进行平行移动,但在上下楼梯或坡道时,由于地形的影响导致担架前后高度不一致,担架的变化角度过大,容易引起病人的不舒适感或被运送人员从担架上摔下的风险,造成二次伤害。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通过链动机械装置、数字感应传动等设计的平衡担架,但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操作繁琐,不利于救援现场的应用。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担架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新的自平衡担架,是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自平衡担架,使其能适合于任何救援现场,从而克服现有的担架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平衡担架,包括担架本体,所述担架本体包括骨架和套在其上的担架布,所述担架本体的两长边上各安装至少两个滚动轮,所述自平衡担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供所述滚动轮滚动的弧形滑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撑架的中间段为圆弧形结构,其弧形滑道设在所述圆弧形结构的内弧面上。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弧形结构的外弧面设有支腿。进一步改进,所述支腿为可收缩型支腿。进一步改进,所述支腿设置于支撑架圆弧形结构的下部,所述圆弧形结构的外弧面上设有供可收缩支腿收回的凹面。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的中间段依次为圆弧段、平面段、圆弧段组成的结构,其弧形滑道设在所述圆弧段的内弧面上。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滑道的各端头设有挡块。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自平衡担架的担架本体通过滚动轮在弧形滑槽中的滚动,使担架本体不随支撑架的角度变化而变化,而是能适应各种环境,特别是在具有坡度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担架本体的水平位置,既提高了被运送伤员的舒适度,又利于医护人员与抢救人员更方便地工作。2.本技术自平衡担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利于推广。【附图说明】上述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自平衡担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自平衡担架在不同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所示,本技术自平衡担架包括担架本体I和支撑架3。该担架本体I包括长方形骨架和套在其上的担架布,在该担架本体I的两长边上各安装有两个或以上滚动轮2,形成可活动的担架本体;该支撑架3上设有供该滚动轮滚动的弧形滑道31。本技术支撑架3的中间段为圆弧形结构,其弧形滑道31设在该圆弧形结构的内弧面上。参照附图2所示,本技术在使用时,特别是在具有坡度的环境下使用时,支撑架3的角度会有较大改变,但担架本体I可随滚动轮2在弧形滑道31中滚动,始终保持担架本体I的水平状态,从而实现了担架本体I的自平衡。为防止支撑架3的角度调整过大,滚动轮2滚出滑道31,造成被运送人员的伤害,在滑道31的两端头均设有挡块5。本技术的支撑架3下部设有支腿4,利于自平衡担架落地时的稳定性。优选为可收缩型支腿,如该支腿4设置在支撑架3圆弧形结构的下部,且该圆弧形结构的外弧面上设有供可收缩支腿收回的凹面,使担架需要落地时支腿伸出,在不需要时支腿收回,以防止支腿在上坡或上楼梯时被卡住或卡坏而影响运送速度。当然,本技术支撑架的中间段也可依次设为圆弧段、平面段、圆弧段组成的结构,其弧形滑道设在该圆弧段的内弧面上,该平面段利于圆弧形支撑架的稳定。本技术自平衡担架将滚动轮运用到担架上,通过设置在弧形滑槽中的滚动轮来保持担架本体的平衡,可适应在各种环境中运送伤员或特殊人员,特别是在具有坡度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担架的水平位置,即提高了被运送伤员的舒适度,又利于医护人员与抢救人员更方便地工作。本技术自平衡担架在使用时,操作者只须握住担架支撑架的把手就可以方便的运送伤员。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利于推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自平衡担架,包括担架本体,所述担架本体包括骨架和套在其上的担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本体的两长边上各安装至少两个滚动轮,所述自平衡担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供所述滚动轮滚动的弧形滑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中间段为圆弧形结构,其弧形滑道设在所述圆弧形结构的内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平衡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结构的外弧面设有支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平衡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为可收缩型支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平衡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设置于支撑架圆弧形结构的下部,所述圆弧形结构的外弧面上设有供可收缩支腿收回的凹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中间段依次为圆弧段、平面段、圆弧段组成的结构,其弧形滑道设在所述圆弧段的内弧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道的各端头设有挡块。【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平衡担架,包括担架本体,所述担架本体包括骨架和套在其上的担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本体的两长边上各安装至少两个滚动轮,所述自平衡担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供所述滚动轮滚动的弧形滑道。本技术自平衡担架的担架本体通过滚动轮在弧形滑槽中的滚动,使担架本体不随支撑架的角度变化而变化,而是能适应各种环境,特别是在具有坡度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担架本体的水平位置,既提高了被运送伤员的舒适度,又利于医护人员与抢救人员更方便地工作。本技术自平衡担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利于推广。【IPC分类】A61G1/00, A61G1/04【公开号】CN204671411【申请号】CN201520325898【专利技术人】王和舒琦 【申请人】王和舒琦【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申请日】2015年5月2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平衡担架,包括担架本体,所述担架本体包括骨架和套在其上的担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本体的两长边上各安装至少两个滚动轮,所述自平衡担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供所述滚动轮滚动的弧形滑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和舒琦,
申请(专利权)人:王和舒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