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减振器自动铣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4603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减振器自动铣槽装置,包括底座、通过若干固定柱支撑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方的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的上压板和下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方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拉杆穿过所述支撑架与上压板连接,并驱动所述上压板向下压板位置下压;所述底座的侧面还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拉缸与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下压板连接,并带动所述下压板来回位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减振器自动铣槽装置通过第一气缸驱动上压板压在待铣槽的产品表面,固定产品,再由第二气缸推动产品至铣刀位置进行铣槽,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减振器的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减振器的铣槽装置。
技术介绍
扭振减振器在加工配装完成后,需要在减振器的表面铣记号槽,用来给发动机的点火启动一个信号,明确发动机的上止点和供油点。传统的铣槽方式都是在计算测量完成后,人工进行铣槽,工作效率非常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振器的自动铣槽装置。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复合减振器自动铣槽装置,包括底座、通过若干固定柱支撑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方的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的上压板和下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方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拉杆穿过所述支撑架与上压板连接,并驱动所述上压板向下压板位置下压;所述底座的侧面还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拉缸与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下压板连接,并带动所述下压板来回位移。本技术的复合减振器自动铣槽装置具体工作过程是:将待铣槽的复合减振器产品放置在下压板上,启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第一拉杆推动上压板压住产品,再气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第二拉缸推动下压板和放置在下压板上的产品移动到铣刀位置铣出记号槽,完成后,第二气缸复位,第一气缸复位。本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为,所述下压板的表面设置有与待铣槽的复合减振器形状相匹配的凹槽。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滑槽,所述下压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下压板在所述第二气缸驱动下沿所述滑槽来回位移。优选地,所述固定柱为四根,底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四角,顶端支撑固定在所述支撑架的下部。有益效果:(I)本技术的复合减振器自动铣槽装置通过第一气缸驱动上压板压在待铣槽的产品表面,固定产品,再由第二气缸推动产品至铣刀位置进行铣槽,人工只需将产品放置在下压板上,再打开气缸的开关即可完成整个铣槽过程,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强度;(2)本技术在下压板的表面设置有与减振器相匹配的凹槽,用于定位待铣槽的减振器,防止在气缸推动下压板过程中,减振器滑出,影响记号槽的精度;(3)本技术在底座上设置有滑槽,在下压板的底部设置了滑块,下压板在气缸驱动下沿滑槽来回位移,不仅可保证下压板平稳位移,还可以对下压板的位移位置进行限制,进一步提高铣槽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复合减振器自动铣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复合减振器自动铣槽装置,包括底座1、通过四根固定柱支撑固定在底座I上方的支撑架2、设置在底座I与支撑架2之间的上压板3和下压板4以及设置在支撑架2上方的第一气缸5,第一气缸5的第一拉杆穿过支撑架2与上压板3连接,并驱动上压板3向下压板4位置下压;底座I的侧面还设置有第二气缸6,第二气缸6的第二拉缸与放置在底座I上的下压板4连接,下压板4的表面设置有与待铣槽的复合减振器形状相匹配的凹槽,底座I上设置有滑槽,下压板4的底部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下压板4在第二气缸6驱动下沿滑槽来回位移。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技术,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技术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主权项】1.一种复合减振器自动铣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通过若干固定柱支撑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方的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的上压板和下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方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拉杆穿过所述支撑架与上压板连接,并驱动所述上压板向下压板位置下压;所述底座的侧面还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拉缸与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下压板连接,并带动所述下压板来回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减振器自动铣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板的表面设置有与待铣槽的复合减振器形状相匹配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减振器自动铣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滑槽,所述下压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下压板在所述第二气缸驱动下沿所述滑槽来回位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减振器自动铣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为四根,底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四角,顶端支撑固定在所述支撑架的下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复合减振器自动铣槽装置,包括底座、通过若干固定柱支撑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方的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的上压板和下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方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拉杆穿过所述支撑架与上压板连接,并驱动所述上压板向下压板位置下压;所述底座的侧面还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拉缸与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下压板连接,并带动所述下压板来回位移。本技术的复合减振器自动铣槽装置通过第一气缸驱动上压板压在待铣槽的产品表面,固定产品,再由第二气缸推动产品至铣刀位置进行铣槽,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强度。【IPC分类】B23C3/28【公开号】CN204673034【申请号】CN201520313591【专利技术人】邱东旭, 郑清国, 俞琦 【申请人】南京赛博宁减振器制造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申请日】2015年5月1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减振器自动铣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通过若干固定柱支撑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方的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的上压板和下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方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拉杆穿过所述支撑架与上压板连接,并驱动所述上压板向下压板位置下压;所述底座的侧面还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拉缸与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下压板连接,并带动所述下压板来回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东旭郑清国俞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赛博宁减振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